范镇和他的《东斋记事》
《东斋记事》
范镇
□贾登荣
范镇(公元1007—1088年),字景仁,益州华阳人(今成都双流)。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范镇以科举考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步入宦海,先后在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等四朝任职。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为官,范镇都以敢于进谏、勤 政 爱 民 闻名。范镇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曾参与修编了史学著作《新唐书》《仁宗实录》《玉牒》等,还著有 多 部 诗 文集。不过,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当数他的笔记杂录集——《东斋记事》。
《东斋记事》全书共计185卷,所记内容涉及北宋从宋太祖到宋哲宗时期的典章制度、名臣及文士逸事等。从南宋开始,这本书就成为人们研究北宋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范镇自然不会忘记养育了他的 这 一 方 土地。所以,《东斋记事》里也有许多对巴蜀名物、风情、人物的记录,为了解一千年前蜀地的风土人情打开了一扇窗户。
巴蜀风情绚丽多彩
范镇在《东斋记事》中,用大量的篇幅,为人们呈现了一个文明悠远、学风敦厚,名胜众多、物产丰富的大美四川。
西汉景帝末年,担任蜀郡太守的文翁看到四川教育落后,便从郡县小吏中选拔张叔等十余人前往京师就读。同时,他在成都修建了全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成都府学,培养本地人才。数百年后,农家子弟范镇也曾在这里读书求学,进而成为名噪一时的朝廷大员。当功成名就的范镇返乡省亲时,专程前来拜谒这座给予他知识滋养的成都府学,并在《东斋记事》中,对学堂的现状、内部陈设、周边环境、学堂沿革、历代修缮等情况,都一一进行了详细记录:“成都府学有周公礼殿,及孔子像在其中……其屋制甚古,非近世所为者,相传以为秦、汉以来有也。殿下有二堂:曰温故,曰时习,东西相对……”“蒋密学堂谒庙,令圬墁之。莫测其所谓也。其西有文翁石室。其南有高朕石室,比文翁石室差大,背有石像……殿之南面有石刻《九经》,盖孟氏时所为,又为浅廊覆之,皆可读也。”今天,成都府学的那些建筑虽然不复存在,但从范镇的记录中,仍能感受到当年的辉煌、庄重、肃穆。
公元304年,来自川东北渠县的賨人首领李雄攻占成都,建立了成汉政权。虽然李雄是一介武夫,但他却十分崇拜诸葛亮,在成都城外建起了一座武侯祠。从范镇《东斋记事》对武侯祠的记录看,那时的武侯祠应该建筑不多,还十分简陋。所以他只是作了这样寥寥几笔的介绍:“武侯庙柏,其色若牙然,白而光泽,不复生枝叶矣。杜工部甫云:‘黛色参天二千尺’,其言盖过,今才十丈。工部诗及段相国文昌记石龛于庙堂中。”从这画龙点睛的介绍中也能看出,当时的许多名人,包括唐代大诗人杜甫、唐朝宰相段文昌都在这里留下了诗文。在《东斋记事》中,还有对成都大慈寺的记录:“大慈寺御容院有唐明皇铸像在焉,又有壁画《明皇按乐十眉图》。其地有瑞草纹,谓之‘瑞草地’,亦谓之‘花锦地’。”
《东斋记事》还记录了不少四川的奇花异草、珍禽猛兽。如在第123卷中,作者介绍说:“蜀有魶鱼,善缘木,有声如啼儿。孟子所谓‘缘木求鱼’者,以其不可得也,是亦未闻者矣。”而作者对四川茶叶及其品种的记录,更为珍贵:“蜀之产茶凡八处,雅州之蒙顶、蜀州之味江、邛州之火井、嘉州之中峰、彭州之堋口、汉州之杨村、绵州之兽目、利州之罗村。然蒙顶为最佳也。”在《东斋记事》中,作者还对剑门枯柏、嘉陵江畔猴群、嘉陵江上雕、卓筒井、邛竹等进行了介绍,让人们看到天府之国丰富的物产、奇特的景观。
巴蜀英才风流倜傥
四川不但风光迤逦,更是人才辈出,仅在北宋时期,就在科举考试中涌现了苏易简、陈尧叟、陈尧咨、范镇、邓绾、马涓等状元,以及何郯、蒲宗孟、苏轼、苏辙、张唐英、张商英、鲜于侁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四川才子,他们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范镇在《东斋记事》中,记录了部分“四川老乡”的逸闻趣事,从中可以窥见他们的人格品行、精神风貌。
出生于川北南部县的马涓,字巨济,是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的状元,算是范镇的晚辈。在《东斋记事》中,范镇记载了这么一件事:“马涓巨济亦以状元及第,为秦签,亦呼状元。秦帅吕晋伯曰:‘状元者,及第未除也。既为判官,不可曰状元。’巨济愧谢。”意思是说,马涓中状元后,前往秦州(今甘肃天水)吕晋伯处任职。报到时,他自称“状元”,吕晋伯便对他说,状元是你考试结束没有任官职的称谓,既然现在有了官名,就不应该再称自己是状元!马涓拜吕晋伯为师,从此成为一个谦虚谨慎、为人正派的官员。
出生于川南青神县的陈希亮,字公弼,在《东斋记事》中,范镇记录了陈希亮在潭州长沙(今湖南长沙)、虔州雩都(今江西赣州于都县)任职期间的作为:“陈公弼知潭州长沙县。部僧有海印者,多识权贵人,数挠政违法,夺民园池,更数令莫敢治。公弼捕之,以园池还民。又知虔州雩都县,毁淫祠数百区,勒巫觋为良民七十余家。”一是在长沙任职时,对夺民田地池塘,有后台的和尚海印予以抓捕,并处以刑罚,责令退还百姓的财物;二是在于都任职时,捣毁滥建的祠庙数百座,勒令巫师巫婆改邪归正,大大净化了当地风气。正因为此,《宋史》称陈希亮“为政严而不残,不愧为清官良吏”。他的老乡苏轼破天荒地写下《陈公弼传》,作为陈希亮的墓志铭,镌刻于墓碑上。
范镇在《东斋记事》中,还记录了一个不满科举考试而愤然退学,从此不再当官的隐士——何群。何群是果州西充县人(今四川南充市西充县)。当时,一些谏官、御史联合上书皇帝,建议取消“以赋取士”的科举方式,认为这样录取的人才“无益于治”,还是太学生的何群也“致力助之”。不过,在翰林院、中书舍集体讨论时,他们“以为赋诗用之久,且祖宗故事,不可废”。何群听说自己与谏官、御史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后大哭,从太学退学返回家乡,隐居乡野读书治学。
《东斋记事》还记载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人物事迹,如雍慎微。范镇在书中说,雍慎微是阆州(今四川阆中)人。他在凤州(今陕西凤县)担任推官时,看到“贫民不能葬者,弃尸水中”,于是便“以俸钱市旷地使之葬”。在他出任栎阳(今陕西西安阎良区)县令时,看到泾水修建的渠道上,有若干道渠门早已废弃,但30年来,仍然“岁役百夫”,增加了民众的负担,于是便向上级要求废除以前的法度,不再征用民夫作无用功,同时减轻了财政支出。
益州太守各领风骚
《东斋记事》记录了几位太守在成都的作为,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那些勤政爱民的官员形象。
通过范镇的记录,人们认识了一位发现人才、挖掘人才的益州太守张咏。书中记载:“初,蜀人虽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张公咏察其有闻于乡里者,得张及、李畋、张逵,屡召与语民间事……其后,三人皆荐于朝,俱为员外郎,而蜀人自此寝多仕宦也。”北宋之初,四川人虽然好学,但却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当官。张咏发现这一情况后,就走乡串户,深入老百姓家中去发现人才,最后发现了张及、李畋、张逵这三个优秀学子,最后又将这三人举荐给朝廷为官。从此以后,参加科举考试的四川人渐渐多了起来,很快涌现了一大批朝廷官员。
通过范镇的记录,人们也认识了一个善于明辨是非、敢于伸张正义的益州太守田况。田况“宽厚明辨,其治成都最为有声。有诉讼,其懦弱不能自伸者,必委曲问之,莫不尽得其情,故决遣未尝少误。蜀人谓之‘照天蜡烛’”。田况在任成都太守时,但凡遇到诉讼官司,看到有人因为胆怯不敢在大堂上申辩时,都会来到他们身边,轻言细语地问案件经过,让真相水落石出。因而,四川人称田况是“照天蜡烛”。
范镇还记录了有胆有识、智慧超群的益州太守文彦博。“文潞公任成都府日,米价腾贵,因就诸城门相近寺院,凡十八处,减价粜卖,仍不限其数,张榜通衢。翌日,米价遂减”。过去遇到米价上涨时,人们习惯采取“或限升斗以粜,或抑市井价直”的方法,但最终却适得其反,助长了奸商们的气焰,使米价不能下降。所以范镇对文彦博增加粮店,“减价粜卖”的方法大加赞赏:“大抵临事当须有术也。”
还有铁腕整治秩序,还百姓一方净土的益州太守薛奎。范镇记载道:自古以来,成都便有每年二月二郊外踏青的习俗。就在全城官民喜气洋洋欢度节日时,城内却发生了兵卒抢劫百姓的事件:“有戍卒扣郑龙脑家,求富贵,郑即以银匙、箸一把与之”。这些兵卒并不满足已经得到的财物,他们来到“第二巷尾客店,升屋放火杀伤人”。薛奎命令将抢劫杀人的兵卒“于擒获处令人斩却”。这一下,不但老百姓拍手称快,多年来经常发生兵卒抢劫民众的乱象,顿时得到根治。
新闻推荐
车辆乱停放?信号灯不亮?地铁多久开? 别急,你的呼声有回应啦!
民呼我应9月23日-9月30日,“民呼我应——我为群众办实事”特别报道聚焦“公共服务”主题的“交通出行”领域。截至9月25日...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