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纪律“堤坝” 成都市纪检监察干部坚守防汛救灾一线

成都日报 2020-08-19 04:16 大字

连日来,省、市气象部门连续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成都市部分地区出现汛情。

面对持续的降雨,成都纪检监察干部积极投身防汛救灾一线,主动担当作为,紧盯防汛救灾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扎实开展监督检查,督促防汛救灾各项措施落地落实,筑牢纪律“堤坝”。

青白江

“拉网式”监督

护航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斗渠翻水、三斗渠翻水、排洪河翻水,曙光1组下穿涵积水、白马村7组下穿涵积水……”一轮又一轮强降雨轮番肆虐,一组又一组新数据不断危及青白江区弥牟镇,多个部位出现了汛情隐患。

刚紧急组织完百姓有序转移的弥牟镇纪委委员、监察员蒋帅,便与同事一同深入村社一线,对全镇13个下穿涵洞、9条河渠开展全天候“拉网式”监督,确保隐患点位的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8月16日上午,蒋帅刚来到弥牟镇白马村8组的杨柳堰,就发现杨柳堰的河渠河水已外翻,沿线的缺口处均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出现问题的地方,往往都是我们关注得比较少的隐患点位,这个时候再不做好安全警示,就极有可能发生险情。”在向负责值守杨柳堰的人员指出问题后,蒋帅迅速将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镇防汛指挥部及各村(社区)的工作群,督促各村(社区)举一反三、全面摸排类似的问题,并及时做好整改。目前针对各村(社区)排查出的隐患点位,已设置安全警示标识27处。

根据弥牟镇防汛指挥部的要求,对于翻水的河渠以及下穿涵洞,必须24小时不间断派人值守。为确保值守人员在岗在位,督查工作开展以来,蒋帅每天都要在各翻水的河渠、积水的下穿涵洞跑三四趟。由于下穿涵洞积水不能通过,需要绕路才能督查到其他点位,一趟下来至少也是两三个小时。

16日下午7时,蒋帅来到狮子村顺民肥料口的下穿涵洞进行督查,积水的涵洞只有一边有人值守,一行的该镇纪委副书记立刻约谈该村防汛工作的带班村干部,并将问题按规定上报。

“督查的目的在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切实补齐防汛备汛短板,才能真正护航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蒋帅说道。

双流

定人定位定责

真正做到人尽其责,物尽其用

8月16日清晨,一夜的暴雨让平日温顺的江安河像被激怒的狮子,咆哮翻滚着流向黑压压的天际。

“估计还有50厘米可能就要封洞了!赶快向街道防汛值班室报告,是否启动防汛抗洪预案,对江安河桥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双流区怡心街道三江社区纪委书记杨季明站在江安桥头,打着伞,焦急地向社区党委书记报告。

社区党委书记迅即组织安排全体两委、社区消防队员、居民小组长马上按照汛情危急程度,进入辖区工地、河渠、地势低洼地段、庙宇、楼盘等居民聚集区,定人、定位、定责,明确职责,严防死守,保证汛期不发生生命财产安全事故。

此外,按照区、街道防汛抗洪指挥部要求,社区纪委会同社区其他两委干部对辖区的江安桥、柏顺路、万缘宫三处危险地段的险情进行全时段巡查,每隔一个小时向街道防汛抗洪指挥部报告巡堤查险情况,确保了指挥部及时正确地作出抗洪抢险决策、部署。

社区纪委还对辖区防汛抗洪值班点位情况进行不间断巡查,并及时将情况汇总报告给社区党委书记,便于社区及时调配值班人员、防汛抗洪物资,真正做到人尽其责,物尽其用,把社区人、财、物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今天我们的工作重点是抽干柏顺路的积水,保证过往车辆、人员的顺利通行。”8月17日一大早,在江安河桥值守了一个通宵的杨季明又和其他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社区综治队员,马上又转移至辖区柏顺路,在街道抗洪救灾相关负责人指挥下,组织人员、机具、抽水泵对柏顺路的积水进行抽排。

8月17日下午,江安河水位下降后,三江社区纪委又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对洪水退去的道路、公共区域进行清扫、消杀,保证洪灾过后无疫情。本报记者 王雪钰

新闻推荐

暴雨夜突遇停电,锦江水位不断上涨 暴雨袭川 抢险一线 黄龙溪古镇上演“5厘米拉锯战”

刘建东的工作就是实时监控水位情况8月11日晚上,黄龙溪古镇景区因突降暴雨而停电。夜色越来越浓,古镇旁,锦江水位不断上...

双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双流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