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成都将形成“一源双核四带” 成都出台《关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成都商报 2020-02-29 03:51 大字

一源

以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为主要载体

高水平开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形成新经济发展动力源。

双核

将成都科学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成前沿创新核心引擎

强化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支撑作用,加快聚集世界一流创新平台、科研机构、研发团队和人才,打造国际创新高地。

四带

●数字经济带

围绕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高地。依托成都芯谷、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创新水平。

●开放经济带

依托双流国际机场等开放通道、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开放平台,提升国际高端资源要素聚集力,打造以航空枢纽经济为特色的开放新高地。

●总部经济带

以天府总部商务区为核心营造国际化总部生态,创新营城模式,促进城市结构升级、功能提升,形成城市总部经济新核心。

●绿色经济带

发挥天府绿道、鹿溪河、白鹤滩湿地等重大生态功能作用,开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设,引领生态价值转化示范,依托天府农博园等探索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公园城市“三生”融合可持续发展样板。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日前,成都出台《关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示范区将在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公园城市建设、开放发展、民生服务方面先行先试,具体包括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双流区、新津县及邛崃市羊安街道、固驿街道,形成“一源双核四带”生产力布局。到2025年,示范区经济密度提升至2.5亿元/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市比重提升10个百分点。

现阶段成都如何聚焦“一源双核四带”生产力布局,推进重大政策、重要项目和重点工程落地见效?红星新闻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目前示范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截至2月25日,累计开复工企业达24218家,其中“四上”企业10429家,高新区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到100%。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白茹

新闻推荐

22家企业提供500余个岗位

双流区启动“云直聘”22家企业提供500余个岗位送岗位本报讯(记者罗向明)继“云签约”“云开业”“直播推介”后,成都市...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