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双利:为特殊儿童筑梦

成都日报 2019-10-21 10:25 大字

吴晶(高新区)

“为孩子们寻找那双隐形的翅膀,在蓝天里自由飞翔

我们期待,期待我们在这里相遇

期待着,用爱延续生命的意义

有你、有我、有他”

在成都双流区棠湖社区一间看似普通的画室里,十来位孩子正聚精会神地在画板上挥洒自如。湛蓝的星空、五彩的花园、出水的白鲸、绚丽的彩虹……色彩和线条在他们笔下跳跃着,流动着,仿佛一曲曲无声的歌。而在画室的一头,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正关切地看着这些沉浸于绘画艺术中的孩子们。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祥和自然。然而,仅看这一幕,你绝对不会想到他们是患有自闭症、脑瘫等疾病的特殊儿童。你也很难把面前这位看似柔弱温和的圆脸女子和双流区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的身份联系起来。但正是她,和伙伴们共同发起了“艺飞筑梦特殊儿童艺术融合项目”。她,就是吴双利,大家口中的“双姐”,小朋友们心中的“双双老师”

吴双利2003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院。毕业后的她曾经当过幼师班的美术老师,也做过幼儿园老师。一段时间后,又创办了自己的幼儿美术工作室。2007年,性格豪放爽快的吴双利跟随从军的丈夫前往广西。在那里,她继续开设幼儿美术教学工作室,为当地有美术梦想的孩子们授课。直到2015年再次回到成都,在几位热爱志愿服务的朋友带动下,参与组建了双流区志愿者协会,从此开始了自己专职服务社会与他人的事业。

筑梦,从这里开始

两年前的一天,双流志愿者协会的一个儿童项目点门外,一位五六岁的小男孩正一脸羡慕地看着屋子里那些参加兴趣活动的孩子们。半晌,他终于鼓起勇气,不太利索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我也想……去玩。”妈妈面露无奈:“不行,你不能去,你和他们不一样!”说完,妈妈拉起孩子就走。

这一幕在吴双利的心中荡起了波澜。“这个孩子为什么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呢?为什么他就不能快乐地玩耍呢?”后来,她了解到这是一位自闭症儿童。他们因为表达方式、行为举止等方面与常人不同,经常遭到孤立和排斥,也就渐渐地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世界之中。吴双利萌生了想要帮助这个特殊人群的念头。可是,自己并不是自闭症等特殊疾病方面的专业人士,该从何着手呢?

直到有一天,吴双利和她的伙伴参加了一个叫“慢飞天使”的特殊儿童画展。现场,这些特殊的小画家们兴奋地向观展的人们介绍自己的作品,虽然口齿不清、断断续续,但是他们的眼睛里却闪着星星,掩不住被认可、被欣赏的快乐。原来,特殊儿童可以和普通孩子一样可爱活泼,一样挂着灿烂的笑容,只是大众对于特殊儿童带着太多的偏见,需要有人去帮他们架起一座桥梁,为“慢飞天使”插上飞翔的翅膀。

可是,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美院毕业的吴双利突然想起来,之前从事儿童美术教学的时候也遇到过一个特殊的孩子,她不和任何人交流,画面充斥着各种零乱的线条和灰色的色块,其他的孩子都嘲笑她画得乱七八糟,但是她却始终沉浸在这种涂鸦的乐趣中……吴双利想:都说艺术是一种通用的语言,同一种艺术,不一样的表达,是不是也可以用艺术的介入帮助这些孩子表达和改变呢?说干就干,做事一向风风火火的吴双利立刻和团队的小伙伴们开始商量讨论。经过多方学习,借鉴相关成功案例,反复商量研讨,最后,大家确立了努力前进的方向——艺飞筑梦画室。“用艺术构筑五彩的梦想,用爱心找寻隐形的翅膀”是这个项目的初心,希望让更多有爱的人关注到这个特殊的群体,让特殊儿童消除与外界的隔阂,并在五彩斑斓的世界追寻自我,像普通孩子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自由翱翔!

艰难地成长

“艺飞筑梦”项目的理论基础是十分科学的。研究表明,在特殊儿童的康复领域,艺术治疗是辅助特殊儿童康复的有效方式。让他们通过对音乐、色彩等艺术形式的感知接触,刺激其他健康感知(听觉、视觉、声觉、味觉和触觉)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特殊儿童通过绘画、歌唱、舞蹈等活动来探索自我、表达自我,从而开启一扇与外界交流的窗口,培养他们的勇气和信心。也为他们今后能更好融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然而,项目好,并不代表就一定会被大家所接受。一开始的发展道路走得并不顺利。第一个难题,就是怎样才能找到那些有潜在需求的特殊儿童和家庭呢?吴双利和团队在各个社区服务项目,一点一滴地收集数据。也不知流了多少汗水,终于收集到了十几户人家的相关信息。然而接下来,如何才能让这些不愿意接受世人廉价同情的家庭了解并接受呢?

一开始,不管是电话还是上门走访,吴双利和她的伙伴们经常会被当成骗子。不得已,大家只好换了工作方式,以社区工作人员的身份上门探访。可是孩子们的家长普遍还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很多家长直截了当地质疑吴双利:“还有人会比我更了解孩子的情况吗?这么多年,该想的办法我们都想过了,也没有什么改善。你们来了,又能做些什么呢?”“我的孩子连正常沟通都困难,还可以画画?你们跟特殊儿童打过交道吗?没有的话,你们哪来的自信?”更有人怀疑做公益只是托词,后面一定会要求收费赚钱。那段时间正值成都的八月,空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但吴双利的心中更是窒息烦闷。她感觉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更坚定了决心:一定要让阳光透进这扇紧闭的门,用爱与温暖,给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2017年10月7日下午2点,“艺飞筑梦”终于迎来了第一堂课。虽然只来了5个孩子,但是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激动。经历了半年的前期准备工作,但第一堂课的课堂情况还是让吴双利有些手忙脚乱。用她后来开玩笑的话来说:“简直就是大型灾难现场”。有的孩子不停地打翻颜料、有的孩子坐不了一分钟就要跑出教室、有的孩子根本就不会握笔……5个孩子就有5种状况,好不容易控制住了场面,让第一堂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可接下来的工作还任重道远。记不清有多少次,大家下了班也不回家,而是紧张热烈地对上一堂课进行复盘和总结,通过各种培训学习来掌握更多的工作技巧,探索更好的课堂引导方式。慢慢地,大家积累起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在面对特殊儿童时也变得越来越驾轻就熟。孩子们的变化也被爸爸妈妈们看在眼里,一天天过去,随着家长们的众口相传,前来画室参加项目的孩子数量也从当初的5个变成了8个、10个、15个……“艺飞筑梦”终于走进了大家的心中。

星星的孩子们

这个爱的旅途中,有着太多爱的故事,也正是这些爱汇聚成了吴双利和她的团队前行的动力……

15岁的菁菁是严重的自闭和脑瘫患儿。坚强的妈妈独自带着她和妹妹生活。筑梦画室成立后,妈妈发现菁菁的世界中有了更多的亮色。每个星期六的下午,她都要带着菁菁步行一个小时前往画室上课。菁菁从最开始需要妈妈背或者抱,到现在能够乖巧地自己走到教室。从最开始一言不发,到现在能够主动拉起志愿者姐姐的手。从最初总是坐在板凳上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到现在能够和大家一起开心地进行活动。菁菁的变化让妈妈,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5岁的溪溪是画室中最小的孩子,也是最喜欢画画的孩子。每周六吃午饭,就是溪溪最乖的时候。因为吃完饭之后,她就要背上自己的小书包,站在门口等候着妈妈陪她到画室上课。而在画室画画的时候,也是溪溪最安静、最专注的时候。妈妈相信,总有一天在溪溪的身上能看见奇迹。

11岁的菁桦几乎不说话,即便说话,语音也模糊不清。可有一天,当年轻的社工为菁桦收拾画笔时,菁桦注视着社工,特别清晰地说出了两个字“谢谢!”刹那间,社工的眼眶湿润了。要知道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字,从一个自闭症患儿的口中说出,是怎样的不容易。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从2017年10月至今,双流志愿者协会艺飞筑梦项目已开课50余期,共计为30多名特殊青少年儿童提供绘画、手工、芽苗等艺术形式的康复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人数达300余人次。家长们都反映孩子经过这一年的艺术康复,在感知觉、思维和创造能力、情绪情感发展、语言表达、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改善。在吴双利看来,当初种下的小小树苗正在茁壮成长,它终将会获得伸展向天空的力量。

新闻推荐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双流区老干局举行系列活动

本报讯(何娜记者阳敏文/图)近日,双流区委老干部局、双流区蓉城金秋志愿服务中队、双流区关工委、双流区老年人协会、双流区...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