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万建设大军挺进攀枝花 高山峡谷中崛起百里钢城

四川日报 2019-10-01 07:41 大字

使用川报观察APP,用AR功能扫描右图,看精彩视频。

1960年4月5日,成都双流机场跑道完成改造,可供全重100吨以下的飞机起降。

上世纪50年代末,攀枝花金沙江河谷荒无人烟,年轻的地质勘探人员在勘探铁矿闲暇时自娱自乐。

1962年的万县港。

1964年10月16日深夜,四川大学师生手捧《四川日报》号外,欢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59年7月,由几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宜宾酒厂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图为该厂当年酒窖。

1968年12月,成都正式开建四川省展览馆。

1965年时的攀枝花炳草岗原貌。

1962年时的成都无轨电车。

壮哉

1959年-1969年

看着荒芜满山 / 年轻的光荣也会承载忧伤

梳着一对长辫子的姑娘 / 你在机房连接着爱的心脏

干打垒的墙壁上开了小小的窗 / 窗里透出爱的光亮

钢铁炼成在最美的时光 / 爱的光亮点燃天上的太阳

——《爱的光亮》

读档

泸天化开建

1960年4月,四川泸州天然气化工厂开始建设,这是中国第一个采用西方技术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尿素的企业。

1964年8月,2000吨合成氨生产装置建成投产。1968年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扩建,分别从英国和荷兰引进年产10万吨合成氨装置和年产16万吨尿素装置。

自贡开办现代灯会

1964年2月,自贡市举办首届现代大型灯会,以传统宫灯、花灯为主,集中布置于人民公园内。1225盏彩灯把夜空装扮得五彩缤纷,吸引游客41万人次。

自贡的彩灯文化已绵延800余年,从上世纪60年代起步的现代灯会,在之后的岁月里将自贡灯会不断推向新的高度。1987年春节前后,首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举行。1994年2月1日,中国唯一的彩灯文化专门机构——中国彩灯博物馆在自贡开馆。2002年,自贡灯会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两大民俗活动之一。

科研机构迁川

国家决定大规模三线建设后,1965年,许多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科研院所开始迁入四川。

这一年,邮电部第九研究所从北京迁到成都,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抗菌素研究室迁建的四川抗菌素研究所在成都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自天津迁到简阳县。

这一年,晨光化工研究院在富顺县建立,由北京化工研究所、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沈阳化工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的部分机构组建;化工部第八设计院在成都成立,由大连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锦西化学工业公司设计研究院的设计部分合并组建;西南化工研究院成立,前身是1958年8月建立的化工部化工设计院西南分院。

□本报记者王代强

9月7日,成都攀枝花大厦,攀枝花人成都联谊会热闹举行,“攀一代”“攀二代”齐聚一堂,共话三线建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时候,住的是席棚子,喝的是黄泥巴汤,但每个人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

1964年底,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数十万建设大军奔赴攀枝花支援三线建设,在高山峡谷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大会战。几年间,建设者们顽强地战胜了缺水、缺电、缺吃、缺用等诸多困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厂开矿,为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通一住”战役告捷

数十万建设大军在高山峡谷中站稳脚跟

72岁的孙世平思绪回到过去。“刚来攀枝花的时候,只有一条土公路,人、车过江靠轮渡,物资肩挑背扛。现在路多、桥多、楼多了!”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孙世平从山东奔赴攀枝花支援三线建设,住在山坡上的席棚子里,啃冷馒头,咽干菜,“地上长满火箭草,割手割脚。砍树枝和竹条铺作床,晚上睡觉经常一个翻身掉地上。”

为了让数十万建设大军进得来、站得住、展得开,首先打响了以通路、通水、通电和住房为中心的“三通一住”战役。

修路,没有凿岩机、推土机,就抡大锤、砸钢钎。掘炮筒没有鼓风机排烟,就冒着中毒危险,用毛巾捂住口鼻。上山下坡背水泥、背瓦、背砖、背沙石,遇到下大雨,摔倒在稀泥中,爬起来继续走。

建水厂,人们徒手爬上悬崖,用钢丝绳架索道,将1000多米的管子拉上山。几吨重的水泵、变压器,肩挑背扛,一天抬断200多根扁担。肩膀肿得像馒头,却无一人叫苦。

建电厂,在金沙江边的荒山草坡上平整场地,用脸盆从江边端水搅拌混凝土。经过7昼夜奋战,在江边安装起3千瓦柴油发电机。

建房屋,先是“天作罗帐地作床”“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后来按照“先生产、后生活”的思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割茅草,搭席棚子、盖“干打垒”。再后来自制土砖,建瓦房。

1965年底,“三通一住”战役胜利告捷,数十万建设大军在高山峡谷中迅速站稳了脚跟。

“二二一”攻坚战

为百里钢城诞生奠定坚实基础

站在兰尖铁矿观景台眺望,一座座高山表面被削出一圈一圈阶梯状台阶,记录下几十年来矿山开采的轨迹。建设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将深埋地下的钒钛磁铁矿挖出来,炼铁、炼钢。

为此,“二二一”攻坚战打响:主攻两矿(铁矿、煤矿),确保两厂(电厂、水泥厂),狠抓运输。选矿施工工地与攀钢主厂区、水泥厂施工工地开展劳动竞赛,很多班组怕落后,凌晨4时就进入工地。

71岁的李有兰记得,为了让502电厂早日发电,女同志和男同志一样挖基坑、打石头。每天汗水湿透衣背,手上全是血泡和茧,手膀脱臼了,碗筷都拿不稳,没一个人叫苦叫累。完工后,李有兰和赵利元在工地上举行了婚礼,“只有水果糖,但感觉是那么甜!”

1965年,1300多名设计人员通力合作,在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合理安排下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108人组成的专家技术团队,攻克了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世界难题。1970年出铁,1971年出钢,1974年轧出钢材……为后来百里钢城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过半个世纪后,现在的攀钢,已成长为全球第一的产钒企业,我国最大的钛原料和产业链完整的钛加工企业,国内第一、世界顶级的重轨生产基地。这片昔日“七户人家一棵树”的土地,成为全国钢铁重镇、重要的工业基地、中国钒钛之都、阳光康养目的地。

切片

“熊猫王国”

见证国宝保护变迁

□本报记者王成栋

“卧龙越来越漂亮,越来越‘野性’了。”9月1日,得知卧龙在长江经济带120处国家级保护区评估中荣登榜首,83岁的赖炳辉几近哽咽。这位卧龙特区的首任“熊猫特首”说,在保护国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层面,卧龙一直走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前列。

1963年,卧龙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彼时,保护区只有银厂沟的一角,面积不过2万公顷。1979年,随着临近区域陆续发现大熊猫踪迹,保护范围由银厂沟一隅扩展至汶川县卧龙、耿达两个公社,总面积增至20万公顷,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从此,“一草一木不能动”成为铁律。

变的,不只是保护面积,还有理念和思路。

1980年,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自然生物圈”,卧龙随即组织生态移民、率先实现能源替代和探索新业态,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探索之路。

1983年春,卧龙特别行政区挂牌成立。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生态类型特区。同年,在全球最大动物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援助下,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卧龙核桃坪挂牌。1986年,四川首只繁育成活的大熊猫“蓝天”在核桃坪降生,破解了大熊猫繁育密码。同一时期,还成功应对了“箭竹开花”,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大熊猫栖息地和野生种群的稳步增长。

2006年,大熊猫“祥祥”正式放归卧龙山林。如今,卧龙核桃坪已经是全球最大、设备最好的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四川累计放归的10余只大熊猫均曾在此受训。

2019年初,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卧龙再次迎来新的机遇——大熊猫国家公园阿坝州分局挂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又将再登新台阶。 责任编辑 朱玲 编辑彭久源版式设计 龚武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行

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本报讯(记者陈碧红)9月25日,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这是四川省启动的第5个保税物...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