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市新发展 解密成都区域新城(上)

成都日报 2019-09-23 01:41 大字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展望成都未来城市发展的人居格局,近年来不断涌现出的区域新城无疑将成为我们聚焦的热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层面来看,居住需求首当其冲。在本报此前的特别策划系列报道中,我们在宏观层面上探讨了成都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进程中打造区域新城的整体布局,这些建设中的新城都是力争按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等城市建设发展的时代新要求来推进的,也是为了满足在成都生活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居住品质改善的需求。这些陆续崛起的区域新城究竟表现如何,我们将以《探索城市新发展 解密成都区域新城》上下两篇来进行解析。

产城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新思路,纵观成都的产城发展史,最早可追溯至龙泉汽车城,城南CBD则是在这一概念下的延伸与拓展。沿着天府大道一路向南,以金融城为开端,成都产城融合发展揭开现代化序幕。

高新区

金融城三期板块

定位金融总部商务区的金融城,以商务办公为主、居住为辅,且居住方面以商务公寓较多,住宅产品相对较少。后衍生出锦城湖宜居板块,算是对金融城商务人士优质居住的补充。之后诞生的大源板块定位虽为产业与居住一体,但居住区主要位于益州大道以西,商务办公则集中在天府大道两侧。值得一提的是,已投入使用十余年的金融城,迎来了最新的三期规划建设。根据规划,金融城三期属于市级战略功能区,占地面积约3.67平方公里,是金融城规划体量最大的一期,是金融总部商务区未来开发的重点。三期被锦江分隔为河西、河东两部分,除建设金融产业集群外,还包括酒店、商业、住宅以及各类综合配套项目,集多重城市功能于一体,形成不同于金融城一二期的复合型区域。

为了更好地实现产城一体化,今年5月,金融城三期进行过一次调规,规划中新增了多宗低密住宅用地、公园绿地和商务用地,同时优化了学校等配套设施的布局。以此来看,金融城三期将成为宜商、宜业、宜居的综合性板块。就目前而言,金融城三期板块还处于快速建设中,而区域内人居品质的迭代已逐渐显山露水,如在售的新希望锦官府,就是以主城区低密洋房为特点的典型改善住宅,这一特点在主城区极为难得,更遑论寸土寸金的金融城板块。预计在未来,区域内各住宅项目或将以其为模板,合力为金融精英们打造一个生态品质改善居住区。

新川板块

沿着城市中轴天府大道继续向南,以新川创新科技园为核心的新川板块也是在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上加以优化。根据规划,新川创新科技园将分割成多个组团,每个组团内的产业、商业和住宅用地以及生活配套设施进行合理布局,打造产业、生态、人文高度融合的创新示范城。而紧邻新川的老中和片区,曾一向被称为高新区的“城乡结合部”,区域面貌相对老旧,大型商业配套难跟上。但随着近年来新川板块的开放以及今年以来陆肖站TOD的规划建设,无论是区域面貌、交通出行方面,还是大型商业等配套方面,新川板块都得到大幅改善。目前板块内在售项目较多,聚集了万科、德商、北大资源、融创等众多品牌房企,打造的项目有刚需、首改、再改等多类产品,适合各类购房人群。

天府新区

自天府大道继续向南深入,则是规划面积达1578平方公里的天府新区。作为成都新兴区域,天府新区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多板块齐开花的状态,其中有两大典型板块值得关注。一个是以产城为主的科学城-兴隆湖板块,一个是以公园城市为概念打造的天府中央商务区板块。

天府中央商务区板块

自2014年10月天府新区正式获批为国家级新区,秦皇寺板块就逐步确立其CBD定位。经过长达五年的沉淀,秦皇寺CBD、天府中心等称谓成为过去式,全新确立的天府中央商务区,正迎来爆发式发展。

天府中央商务区规划面积28.6平方公里,其中中央商务核心区8.5平方公里。该区域夹在纯改善属性的麓山-麓湖板块和产城湖一体的科学城-兴隆湖板块之间,且正好处于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连线的中心位置,地处整个天府新区的核心位置。

根据规划,天府中央商务区以“总部经济主导、多元业态支撑、人城境业融合”为建设思路,将打造形成总部经济、会展博览、国际交往、生态公园四大功能,在空间功能布局上分为总部经济、会展博览、宜居活力三大板块,以构建面向世界的中央商务区和“成都未来城市新中心”。

其中,会展博览板块包含了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中海一带一路交往中心(在建成都第一高楼)、天投国际商务中心、天府大悦城(成都第二座大悦城)、中粮西区总部基地及综合体项目、天府国际商业保税中心、正大集团医疗健康产业中国总部及高端商业综合体项目等,涵盖少量配套住宅。

总部经济板块则是整个天府中央商务区最为核心的板块,以总部经济和文化交流体验为主体功能。天府大道以东区域由天府公园东区及总部经济东区中心组成,区域内聚集了已经建成的中交国际中心、中铁卓越中心、中建大厦和在建的雪莲堂美术馆、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国际金融中心、万豪国际超五星级酒店、言几又(天府)国际文创中心等项目。天府大道以西的部分由天府公园西区、天府中央商务区总部基地及公园社区组成。其中天府中央商务区总部基地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将打造集商业商务、文化体验、旅游消费、体育休闲、交通换乘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央商务公园。除了天府公园和总部基地,还有少部分住宅项目及配套设施被划分在公园社区板块,如天府七小、天府七中等配套教育资源以及万科号称打造的灯塔级项目万科天府锦绣。

而更多的住宅项目则分布在天府中央商务区的生态宜居板块。最先进驻该板块的项目是蔚蓝卡地亚花园城,为区域奠定了高品质住区基础。随后蔚蓝卡地亚中心的亮相、五星级凯悦酒店和超五星安达仕酒店的进驻以及万达UPMC国际医院的落地,持续拔高区域定位。区域内新亮相的项目如首开云著、保利和光屿湖、中海天府里等,都是各有千秋的典型改善住宅项目。

此外,整个片区被鹿溪河湿地公园和毛家湾森林公园以绿色生态带形式环绕,区域内还拥有3000亩天府公园,生态空间占比高达45%,公园城市特征尽显。在这样的公园城市特征下,区域居住属性一开始就被定调为低密改善住区,而不像成都市区多为“从刚需界面走向改善”。

兴隆湖-科学城板块

如果说天府中央商务区更强调公园城市下的产城融合,麓山-麓湖板块更强调纯粹的改善宜居属性,那么兴隆湖-科学城板块则更侧重于产业布局,规划配套住宅向产城融合靠拢。科学城地处天府新区核心区,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其中73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布局新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园、数字经济和5G产业园、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园区、高端商贸经济产业园和未来科技产业园等多类型产业园区。

居住属性并非区域规划核心所在,因此区域内的住宅多为租赁住宅或定向销售住宅,如天投北鑫苑、中建华府锦城、中交悦湖、中铁诺德壹号、中铁卓越城等项目的住宅多定向销售或租赁给科学城入驻企业和机构的内部员工。近期开盘的万科云城在售商办产品,亮相不久的紫光芯城包含商办产品和住宅产品,但住宅产品预计定向销售或租赁给内部员工。而近期传出开盘风声的天投东鑫苑,将成为区域内数年来鲜少公开对外销售的商品房项目之一,不少购房者都在关注。尽管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界面较好,但从职住平衡考虑,该区域住房或许并不太适合非城南上班人群。

双流区

怡心湖板块

如果说锦城湖是产城湖1.0版本,兴隆湖是产城湖2.0版本,那么怡心湖就是产城湖3.0版本。怡心湖规划面积约12000亩,其中水域面积约1000亩,以新加坡滨海湾为蓝本进行规划设计,以四大功能区进行打造——A区为活力运动生活区,规划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养老中心、优质教育、商业服务、生活住区、运动场馆和休闲公园;B区为湖滨中心商务区,围绕近500亩怡心湖核心湖区打造高端办公区、住宅、星级酒店、核心产业办公区、湖滨中心商业区;C区为学研创综合产业区,规划科研教育总部、产业办公、创意园区与生态公园等;D区为生态办公区,规划城市购物中心、主题酒店、湿地博物馆、国际中小学、社区服务中心等。四大片区通过生态绿带连廊进行串联,真正实现景、产、城融合。

在怡心湖板块有两个不得不提的项目,一个是蔚蓝卡地亚现代城,一个是万科梦想城。蔚蓝卡地亚现代城对怡心湖的景观打造、沿湖商务商业建设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万科梦想城将打造一座城市产业综合体,为区域建设贡献巨大。此外,区域内的住宅项目开发也称得上是如火如荼,香港置地、龙湖与金科联手打造的天湖湾以及万科、新希望、中国铁建与广东中天联手打造的怡心湖岸均已拿证销售,这两个项目是真正意义上的怡心湖板块内的项目。而此前开盘销售的中海云麓世家、城投绿城诚园、中国铁建西派国樾等项目,实际上属于泛怡心湖板块。整体来看,怡心湖典型改善住区定位已确立,从新进驻房企打造的项目品质便可见一斑,区域前景值得期待。

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区域新城的规划与建设,将为城市发展、人居品质等方面带来质的飞跃。在下一期,我们将继续推出《探索城市新发展 解密成都区域新城(下)》,揭秘北部新城、武侯新城、东安新城以及十陵板块等区域新城的规划建设与最新进展,敬请期待。记者 戴安娜实习记者 张凤梅

新闻推荐

成都地铁8号线一期全线洞通 南起莲花站北至十里店站,设25个站途经成都五个区

■天府早报记者赵霞9月19日,随着8号线一期工程双桥路站—万年路站左线盾构机破土而出,该线49个单线区间隧道全部贯...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