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云:我以剪纸寄乡愁

成都日报 2019-08-05 02:30 大字

曾鸣(双流区)

这段时间,陈世云的两道浓眉解不开。走路,来去匆匆,逢人,少言多思。只有熟悉的人知道,他摊上事了。事不单行,两个。一个是8月8日世界警察与消防运动会期间的展示,一个是成都市第四届道德模范的剪纸创作。好事成双,忙也成双,心头的压力也增加了一倍。

从乱涂乱画开始

陈世云是双流区一位普通农民,他出生在双流东升镇三里坝村,祖传基因与艺术二字搭不上边,只因早年的偶然经历,便深深爱上,一发不可收拾。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正在双流八一小学读书的陈世云最爱去的地方是王府街剧场,里面经常有剧团来演出;还有一处就是到西门上看皮影。留住陈世云的,是剧团美工绘制的川戏脸谱图案和皮影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他开始在作业本上歪歪扭扭地画画,铅笔和作业本用完了,就用家里的糊炭(木炭)在墙壁上画,附近的墙壁画满了,就到别处的墙壁上画。大人看见小孩在墙上乱画是要呵斥的,所以一边画还要一边防止被大人逮到,但往往越紧张越来劲。由于是信手涂鸦,人物形象夸张无度,脑袋方的圆的尖的都有,身体也不成比例,所以常常有另外的孩子在他的画旁边打一个箭头,写上飞叉叉几个字:“这个是张二娃的爸爸”。陈世云看到后很不好意思,从此不在墙上画画了。

但是,少年的心不能闲着。他很快又被读报栏上的报纸题花吸引,那时的报纸题花多为剪纸,慢慢地,剪纸开始与陈世云结缘。他从报纸上收集题花,模仿、剪制……直至1968年参军离开故乡,剪纸都是他痴迷的爱好。在部队期间,朋友结婚还常常来信要求他剪一张主席像寄回来布置新房,显然,他那时的剪纸作品,已经“拿得出手”了。

陈世云爱好40多年的剪纸,如今被人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也因此走到了时代的聚光灯下。

剪刀下的农事笔记

最简单的工具加上最简单的想法,呈现最朴素的具象,这是陈世云的剪纸带给人们的直观印象。他的作品大多或剪或撕,给人强烈动感,题材则以记录为主,大致可分为风物、农事、民俗、记忆等类,集目中所及之大观。

陈世云的作品尤以农事和记忆两部分最为精彩。对于一个在农村长大、生活的人,农事与记忆是不可分割的。陈世云剪刀下的农事部分似乎偏重于“宏大叙事”,从播种到收获,一条主线贯穿到底。诸如撒谷子、插秧、割麦、交公粮等场景,连环画般出现在眼前。在农事离现代人日益远去的今天,这些剪纸作品除了带给人恍若昨日的感觉,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作用。

很多年来,双流的山川地貌、风景名胜几乎就是陈世云的全部世界。他始终觉得,外面虽好,但乡土最亲。“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张口就来的一年24个节气,几乎融入了陈世云的血液里。而根据节气进行的农事活动,是他源源不绝的创作素材。他的这类作品,被称为“农事笔记”又未尝不可?

对于老旧的风尚和习俗,无论体验与回味,都有一种少有的温和。虽然许多民俗如今已不见踪迹,但在陈世云的作品里,它们仍然生动如初。与其说有隔世之感,不如说是惊艳相逢。

陈世云剪纸作品的记忆部分则偏重于童年生活,昔日农村孩子的趣味点滴在陈世云作品里栩栩如生。如逮黄鳝、戽凼凼鱼、划甘蔗、打蛇抱蛋等作品,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在物质文化极度贫乏的时代,农村孩子以大自然为玩具、在绿水青山中玩耍的童年岁月。当然,农村孩子绝大多数要参加如割猪草、打柴、捡狗屎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几乎从五六岁开始,就会融入农事生活。所以,关于这一部分的作品不仅丰富,也最多趣味。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陈世云剪刀之下的童年,充满了人间烟火,柴米油盐,还有现在的孩子没法想象的乡间童趣。拙朴刀法下不经意的童年时光,成了很多人今天拈须一笑的理由。

陈世云的作品题材丰富、技法质朴。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他,也没有更多的框框套套,因而有了更大的创作自由空间,他的作品大多来自“有感而发”,一些作品尽管略显粗糙,但看得出他的不懈努力与摸索的苦心。

文化专家眼里的“不简单”,到了陈世云嘴边,成了轻飘飘的三个字“整耍耍”。不料,“整耍耍”整成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整到了加拿大、荷兰等国家,总归又回到了“不简单”上。

传承

客观上的光环套上了,主观上的一身技艺渴望施展,国家对非遗传承的重视,几方面因素形成了有关部门建议:陈老师的剪纸应该去校园传授。

2008年,陈世云经友人介绍,第一次登上讲台。那天,位于成都狮子山的成都理工大学分校——成都美术学院阶梯教室座无虚席,过道上也挤满了“看稀奇”的学生。学美术的大多天生有一种对原生态艺术的敬畏。

首次登讲台,陈世云采取了幻灯加讲解的方式,在高等学府“班门弄斧”,居然一炮打响。如果不是“5·12”地震,陈世云的剪纸作品赏析课将会一直开下去。尽管只进行了一个月,但这次实践,给了陈世云十足的信心。从狮子山回来,陈世云第二次进校园选择了双流特殊学校,因学生不多,他就手把手地辅导学生们实际操作,先从绘画打样开始教,老师则在旁边用手语把要点“翻译”给学生。虽然“有几个娃娃还画得不错”,但学生年龄太小,很不容易集中精力,学会了一两样剪纸,兴趣就转移了,课堂纪律很不好维持。倒是有两个老师最后成了陈世云的弟子。

这些年,陈世云先后到双流十多所学校讲学,时间最长的是双流彭镇小学,每周两次,几乎去了一年。效果也相当明显,现在去彭镇小学,最显眼的就是校园内的学生剪纸作品,剪纸已成为这个学校的一大特色。

可喜的是,陈世云在校园的辛勤耕耘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双流档案馆、图书馆、公安局、规建局等单位先后请他前去讲课,不少单位还到他家里参观、请教,双流政务中心学员还曾定期到陈世云家上课,学习剪纸,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陈世云的家里可看的东西确实有很多,进院门,一组未完成的农耕题材雕塑初见眉目,院内四周墙上挂满了剪纸作品;上二楼,墙上、桌子上、地下,全是剪纸作品或剪纸草稿;客厅里,古琴和琴谱是看点。陈世云一生最爱捣弄,凡遇喜欢的东西都要试试,客厅里的三张古琴有两张都是他自己亲手做的。琴谱在现代人眼里更离谱,是用的角、宫、商、徵、羽古谱,一般人根本看不懂。楼下还有一台一两百公斤重的铁家伙,那是一台陈世云早年自制的雕版刻印机,尘封已久,仍可看出青年陈世云是何等的“不安分”。

春风化雨

陈世云爱说,剪纸不时尚,但可记乡愁,戒浮躁。谈到时下的非遗传承,他认为真正需要的是有序渐进、春风化雨般的浸润。在剪纸进校园活动中,陈世云收获最大的,是收下了一批教师高徒,通过他们,非遗文化的种子,在双流、新津一带学校扎下了根。仅2016年10月双流文化馆出的《陈世云师生剪纸作品集》内,就收入了11位教师和20个学生的作品。

陈世云的弟子中,目前发展最好的,是新津邓双学校的美术老师高慧兰。2006年,陈世云到新津参加一个活动,由此结下师生缘。经过10多年的努力,高慧兰如今已成为享誉一方的剪纸艺术家,作品还被送到美国、法国和加拿大展出。近年来,高慧兰将以前班上的剪纸小组扩展为学校的剪纸兴趣小组,自编教材,将最初个人的业余爱好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校园文化。

同样发展不错的还有永安小学的游琴舒和彭镇小学的陈淑香。由于在剪纸上的造诣,双流永安小学为游琴舒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并经常开展活动。陈淑香在彭镇也小有名气,不仅带动剪纸艺术成了本校特色,个人作品也经常入选省市展览,甚至漂洋过海。

“我收徒弟比较随性,没有要求,只要你愿意来,我就愿意教;如果中途不想学了,也可随时走人。”陈世云的随性何尝又不是一种聪明的选择?这种随性的选择中,包含着人生的大智慧。

新闻推荐

打造“亩均英雄”他们各显神通

7月31日,记者来到成都市双流区通威太阳能四期项目工地,这里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8月能封顶,预计9月完成机电安装,11月初整...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