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首个10GW电池基地 通威太阳能成都四期项目 11 月投运

金融投资报 2019-07-25 00:52 大字

通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展区

区县联播

■ 本报记者 杨成万 彭江

7月23日,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双兴大道999号。这里是通威太阳能成都四期项目基地施工现场。尽管近期成都地区雨天频频、雨量较多,但没有给施工进度带来较大的影响。《金融投资报》记者看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幢幢生产车间在“长高”。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简称:通威太阳能)工程部副部长常祥告诉记者,四期项目于今年3月23日启动建设,5月动工,目前已局部封顶,预计今年8月底可全部封顶,今年11月18日投入运行。届时,成都基地的年总产能将达到10GW,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将成为全球首个10GW光伏产业电池生产基地,助推通威太阳能在年内形成20GW电池产能规模,在未来2-3年内形成30GW电池产能规模,进一步夯实全球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企业地位。

四期项目更上一层楼

相对于已投入运行的一、二、三期项目,四期项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对此,常祥表示,四期项目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一是项目的产能规模更大。一期项目年产能1GW,二期项目年产能2GW,三期项目年产能3.2GW,而四期项目的年产能将增加至3.8GW。二是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更高。四期项目以无人化生产线为主,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设施。三是人力成本更低。由于以无人化生产线为主,人员数量将大幅减少,从而支付的人力成本将下降。

四期项目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项目需要的用水问题,从公司申请到能够用水仅仅只相隔了一周时间。这样快的速度,我们还是头一回感受到。”常祥说,当地党委、政府对公司的支持远不止这些,如在电力供应、物流等手续办理方面都是一路“绿灯”。

《金融投资报》记者在现场发现,已投入运行的一、二、三期项目与四期项目紧密相连,占地上千亩的“绿色工厂”浑然一体、蔚为壮观。常祥介绍,一期项目于2016年6月30日建成投产,建设周期仅用了7个月,被主流媒体盛赞创造了“通威速度”、“双流速度”、“成都速度”,也成为全球光伏行业快速建成、快速投产、快速盈利的样板示范工程。二期项目于2017年9月20日建成投产,在产能规模和工程量翻番的情况下,建设周期也仅用7个月时间,再一次刷新建设速度。三期项目于2018年11月18日建成投产,实际建设周期仅为6个半月。

连续59个月保持好成绩

通威太阳能深度切入太阳能发电核心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推广,是全球最大的晶硅电池生产企业,现拥有合肥、成都、眉山三个基地,在职员工7千余人,产能规模超过13GW。截至目前,通威太阳能取得了连续59个月持续盈利、连续59个月开工率100%、连续59个月满产满销的佳绩,连续4年获得全球电池片最佳供应商、电池片免检,连续5年实现重大安全零事故、重大环保零事故,刷新光伏行业新纪录。

探寻通威太阳能的成功之路,可以获得如下启示:科技创新不停步。通威太阳能自主研发的高效组件经成都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认证,钝化发射极背接触单晶电池组件最高功率达到421.9W,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0.7%;异质结单晶电池组件最高功率达到442W,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1.7%,两次打破光伏组件功率和效率的世界纪录。截至目前,通威太阳能累计获得有效授权专利207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187项,另外获得软件著作权31项。

“绿色工厂”不打折。5年来,通威太阳能共揽获了国家级“绿色工厂”、“工信部2018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全国五星级现场”、“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企业”、“第十六届全国质量奖鼓励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质量奖”、“四川省五星级现场”等国家、省、市级重要奖项共计二百余项。

新闻推荐

雷暴致双流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

新华社成都7月22日电(记者谢佼)7月22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遭遇雷暴天气袭击,截至13时,已造成59架出港航班积压,21架航班取消,26架...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