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在这治病,我们放心”

家庭生活报 2019-04-30 01:01 大字

双流区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儿科,家长满意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白华宇

儿科医生的短缺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但在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儿童的就诊问题却得到了极大的缓解,现该中心每天儿童急门诊人次达到200名。带着满腹疑虑,记者走进了这所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求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建设“秘笈”……

一声声埋怨坚定儿科建设信念

双流区西航港街道毗邻双流国际机场,地域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此定居创业,紧随而来的就是日益增长的儿童健康需求。据了解,西航港辖区每年都会迎接5000个左右小生命的到来,给这个蓬勃发展的街道带来了无限生机,同时也给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就医、保健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辖区仅托幼园所就有40家,我们每年到幼儿园体检都要花30多天才能做完。”该中心儿童保健科科长郭敏说道。

据悉,在2015年之前,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儿童的诊疗服务同众多基层医疗机构一样,以预防接种和儿童保健服务为主。久而久之,该中心就发现,随着前来接种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的埋怨越来越多。“娃娃来打疫苗和做儿保,有时候因为生病需要延期,仅靠儿保科当时的技术力量,对娃娃的病爱莫能助。”于是,中心作出建设儿科住院部的决定。西航港社区卫生主任张智70岁的老父亲,曾任三级医院儿科主任的老医生张衍铭也参与了进来,为儿科建设献计献策。

2015年,时值双流县“县管院用”人才政策落地之年,张智便借此向原双流县卫生局提出请上级医院儿科医务人员协助中心筹备儿科病区,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儿科主任来了,护士长来了,扎根基层就是一年。中心几名年轻医师也纷纷请愿进修学习,注册儿科……2015年的儿童节,中心儿科住院部正式运营。

一年年坚持熔炼儿科精兵强将

“儿科医生紧俏是全国医疗机构的困境,基层能有这个规模真的不容易。”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任儿科主任杨旭东说,今年初他刚来面试时看到这番景象都感到很惊讶。“我感觉西航港最大的特点就是医务人员与居民之间的互动非常好,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谐度是很多大医院达不到的,做到这点真的很难。”原来,为了确保儿科的规范化发展,该中心与双流区妇幼保健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及华西妇女儿童医院先后建立了医联体、科联体合作关系。通过上级专家带教查房、中心人员上挂培养等方式,形成了“医院+社区”发展模式。

说到儿科医务人员的待遇问题,张智说:“各级部门都要求增加儿科待遇,我们中心做得不好,我很惭愧,班子会已经决定了,今年就实施新规定。”儿科护士长刘芳芳接过张主任的话,“西航港是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们儿科的待遇虽然不算高,但是来自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帮助,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也是我能在这个岗位坚持下去的主要动力。”据悉,该科室人员最紧张的时候,住院部仅有3名医生轮班,却未发生过一例医疗纠纷和投诉。现住院部有儿科医生7名,除主任杨旭东之外,全是女性。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连年获得区卫健局表彰慰问。“除了大家的关心,还有和病人的感情,让我坚持到了现在,继续在基层当一个儿科护士。”作为这里的“元老”级护士,刘芳芳道出了不愿离开的重要理由。

一张张笑脸镌刻爱心耐心放心

走进西航港儿科就能看到,粉色的墙上住着小松鼠、小猴子,绿色的树上栖着小鸟、小雀,地上小熊、小狗打闹嬉戏……四周清澈悦耳的儿歌环绕……所有的装修都充满了童趣,在轻松的环境下,病房鲜少听到孩子哭声。“把娃娃送到这里来医治,我们很放心,医生护士耐心很好,对娃娃跟自己亲生的一样”。一位患儿的家长告诉记者。“现在儿科的床位已经不够了,我们正在申请扩床,年底预计扩到50张。”

原来,儿科周到贴心的诊疗服务在辖区之外也有了名气,甚至有些成都主城区的家长都要慕名而来。”分管副主任向元海告诉记者,儿科的发展甚至带动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开展。

该中心针对“儿科—儿童保健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一站式服务模式,中心优化各科工作流程,整合资源,助推签约。儿科医生分片区融入家庭医生团队,线上线下为家长解忧,反响良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啊!”面对这些成就和荣誉,张智内心充满了欣慰。

记者手记〉〉〉〉〉

儿科人才培养可同基层相容

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成立和发展,除了中心自身扎实的努力,更有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但即便获得了许多成效,放眼全省乃至全国,让基层医院参与进儿科医生的“抢人大战”仍不适宜多数基层医疗机构。但按李旭东的观点来看,在基层开展儿科诊疗又确实解决了患病儿童“看病难”的问题,儿科同基层的相宜性也值得行政部门考量。

介于目前儿科医生力量紧缺的现状,目前各地都在出台措施支持儿科卫生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可否学习西航港和双流区的经验,开展一些针对基层儿科医生的专项培养计划,为基层医疗机构输送儿科医生和护士?

“以前在综合医院的时候,遇到的80%的患儿都是在解决很常见的病。”李旭东觉得,儿科医疗资源的进一步下沉,对缓解综合医院儿科的压力也有一定正面作用,“和其他科室一样,如果基层能担负起儿科诊疗服务,上级医院的儿科就能有更多时间解决更重更难的病患了。”

新闻推荐

●提前托运行李 ●安检有绿色通道 ●17趟专车送机 德阳·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城市候机楼昨日启用

市民正在值机。本报记者文潇摄安检通道。候机楼外观。本报讯(文/图记者王珊珊)昨日上午,德阳·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城市候机楼...

双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双流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