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区“三三制”推进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 去年实现落地项目21个,居成都市榜首

四川经济日报 2019-03-26 06:08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 刘琳)依托空港高技术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航空服务业集聚区三大产业功能区,成都市双流区以打造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核心,深入推进了校院企地协同创新,促进了科研成果加速落地转化。2018年全年实现三大产业功能区校院企地新签约项目35个,协议投资额163.26亿元;落地项目21个,位居成都市榜首,协议投资额157.46亿元。

据悉,双流区以电子科大成都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成都研究院等5所研究院和电子科大产业园、武汉大学成都珞珈科技园等4个产业园及中物院银河·596科技园、核动力研究院等军工科研单位为基础,推出了“三三制”模式,即:共建、共管、共享三共举措,科技园、经济圈、创智城三种载体,政策、平台、服务三大配套,促进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

记者了解到,双流区以“三三制”践行“校院企地”模式以来,为高校、院所、企业、政府搭建了深入沟通与合作的新型桥梁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激发了创新企业内在活力。2018年,成都芯谷“千人港”、创客小镇等众创空间相继投运,累计举办川港“艺术·科技·创新”论坛等双创活动44场,天府新区大学科技创新园累计引进科技企业238家、团队167个;电子科大E创空间、成信大成创空间等创客空间已入驻大学生团队200余个、孵化企业100余家,E创空间、成创空间获批省级众创空间。此外,双流区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63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2家;培育成都市“小巨人”企业46家、“成长型”企业41家;新经济产业培养种子企业15家、准独角兽企业3家。

二是打通了优质人才“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双流区共引进培育诺贝尔物理学奖人才1名(谢尔登·格拉肖),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53名,省市顶尖团队15个。其中“国家千人”24名、“省千人”60名、“蓉漂人才”69名,给予各类人才扶持累计2.2亿元。聚源孵化器被评为国家级孵化器、成都市“蓉漂之家”,温茜、中物院研发团队被评为成都市“蓉漂之星”;电子科大产业园获评国家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机构、2018中国百家特色空间等荣誉称号9项;香港城市大学成都研究院挂牌成立全省首个川港科技人才创新基地;E创空间、成创空间获批省级众创空间;累计建成核芯空间、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平台131个。

三是加速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以“研究院+产业园”模式,双流区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武汉大学联合共建的天府新区大学科技创新园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走在了校院企地深度融合的前列,构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梯级创业孵化体系,通过产业园对研究院研发孵化成果采取合作控股、专利技术转让等方式就地转化,快速实现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下一步,双流区将继续发挥“产学研用”的协同效应,以“高校+企业”“科技园+产业园”“高校+社会资本”等多种“组合拳”形式推进科技成果迈上产业化、市场化的快车道,为双流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新闻推荐

弱电机房建设工程监理比选公告

1.比选条件:本比选项目弱电机房建设工程项目业主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业主自筹,项目出资比例100%,比...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