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贸试验区加快形成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成都日报 2018-07-12 03:06 大字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每几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飞直抵全球各地;从青白江成都国际铁路港始发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可能正经过阿拉山口向欧洲飞奔;成都科学城正在进行一项或将颠覆行业的科研测试;天府大道北段966号金融梦工厂成功开展了一场自贸大讲堂,探讨“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这是7月11日,成都平常的一天,也是这么平常的一天,成都自贸试验区国际交往、对外贸易、科技研发、制度创新时刻在进行。一天一天,累积构建着成都向西向南向东向北“四向拓展”的立体全面开放格局。

自2017年4月1日挂牌以来,成都自贸试验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高位推动改革试验任务落地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加快形成结构更优、质量更好、动力更强的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着力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战略布局

自2017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的主体和核心,成都自贸试验区着力构建新时代立体全面开放战略布局,正加快形成结构更优、质量更好、动力更强的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截至今年5月底,区内新增企业2.98万户、新增注册资本4033.56亿元,其中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60户,85%集中在高端服务业领域。“中欧班列(成都)集拼集运新模式”“‘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 8个案例经省政府审定上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推荐在全国复制推广。

记者了解到,成都自贸试验区的4个落地区域建设突出区域特色,协同联动发展,推动高水平开放。天府新区着力打造“公园城市”“独角兽岛”“天府基金小镇”三大特色品牌,引领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高新区加速整合全球创新创业要素, 推进新川创新科技园等国别园区发展,提升自主创新国际化水平,争创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青白江区聚焦国际班列战略通道建设,深入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积极探索国际陆上贸易新规则;双流区围绕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和临空经济示范区,全力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

互联互通开创新局面

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

畅通对外贸易通道,成都自贸试验区不断开创互联互通新局面,坚持以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国际空港、铁路港“双枢纽”建设。双流国际机场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1—5月,航空货邮吞吐量达26.36万吨,同比增长7.5%,进出口货值128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8%。国际班列形成蓉欧快铁“三线并行”和南向通道“齐头并进”的格局,与亚欧大陆15个境外城市及14个国内城市实现互联互通。同时联合泸州、宜宾、遂宁等市(州)共建多式联运大通道,与上海、深圳、乌鲁木齐等城市加强金融创新、集拼集运等战略合作,通关一体化水平和区域开放合作力度得到大幅提升。

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平台,推动“中国—欧洲中心”成为商务部和欧盟共建的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中英地方经贸合作重点城市、中意文化创新园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相继落户,加快推进中法、中德、新川等国别合作园区建设。

首倡实施全球顶级科技园合伙人计划,联合境内外21家科技园共同成立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联盟,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以色列海法生命科技园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开展“成都造·全球行”“魅力自贸·开放四川”链动全球活动,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密集开展自贸试验区招商推介。同时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发挥开放平台引领作用,加快开放创新要素聚集,吸引了顺丰无人机总部基地、马来西亚国家馆等一批重大项目入驻。

新版负面清单即将实施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自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6月30日,两部委又联合发布了2018版《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于2018年7月30日起实施。新版自贸区负面清单与2017版相比,措施由95条减至45条,进行了“大瘦身”。7月9日,在成都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一楼会议室,传出市自贸办联合市发改委、市投促委解读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2018版的声音。

“此次新版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显著特点就是对外开放领域更宽,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不仅意味着扩大开放的范围、拓宽开放的领域、加深开放的层次,还意味着创新方式、优化布局、提升质量。”市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版负面清单的出台为成都市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提供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为成都市汽车制造、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使成都市自贸试验区在全国同步扩大开放的基础上,继续走在对外开放的前列。下一步将推动新版负面清单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外商投资项目管理中应用落实,把握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大机遇,力争在新开放领域取得突破,发挥自贸试验区作为成都市对外开放平台先行先试的重大作用。

今年6月,成都市召开对外开放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设市场开放先行城市。也是在这个会议室,成都自贸试验区落实对外开放大会精神,启动“硬骨头”改革攻坚行动计划,首批15项“硬骨头”改革清单发布。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动‘3区+N园’协同改革,高水平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争创内陆自由贸易港,力争制度创新成果和开放型经济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市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将参照世界银行国际营商环境评估标准体系,以现代政府治理、双向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和区域开放为着力点,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宜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打造中西部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专家观察

毛艳华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等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和港澳珠三角经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理论粤军”重大项目和广东省重大决策咨询课题等。

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

成都自贸试验区起着重要作用

“成都自贸试验区自挂牌以来,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表现是很亮眼的,在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背景下,成都自贸试验区应当在四川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标杆和引领作用。”昨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毛艳华告诉记者,近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17—2018)》暨“2017—2018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其中成都区域在“投资便利化”“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等方面都排名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第一位。

在毛艳华看来,“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理念正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的落地落实,而成都自贸试验区在此过程中,就起着重要作用。

毛艳华具体向记者分析,在“四向拓展”中,成都自贸试验区均能发挥重要作用。他表示,南向,成都自贸试验区已经与南亚、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起良好的经贸合作,在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北向,成都自贸试验区应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断拓展与俄罗斯、蒙古等国的经贸往来;西向,成都自贸试验区正推动“中国—欧洲中心”成为商务部和欧盟共建的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可以依托该中心,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国别园区,在“深化西向”中发挥核心作用。

在“四向拓展”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贸试验区的作用?毛艳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表示,自贸试验区是国家改革试验田,承担着国家使命。尤其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成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应当要具备国际视野,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统筹推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在对外贸易方面,推动贸易便利化,加快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合作,推动对外贸易提质转型,发展新兴贸易业态,从以往的以低廉成本为主传统贸易转变为以品牌、技术、设计等为主,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在产业方面,他建议充分发挥成都高新区具备的高端产业优势,吸引更多境外资本注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等。此外,在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方面,他建议成都自贸试验区还应加强与港澳的合作,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

“过去一年里,成都自贸试验区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打造。”毛艳华还建议,在“四向拓展”中,成都自贸试验区应对标一流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中西部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本报记者 温珙竹

新闻推荐

赴一场海洋之约 本报青岛海洋研学营昨日出征

本报记者毛健摄昨日,本报携手川内三城(乐山、自贡、宜宾)主流媒体特别定制的8天7夜青岛海洋深度研学营正式开启。昨日中午,参...

双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双流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