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促校企协同发展 产教融合谱人才培养新篇

成都日报 2018-03-30 07:18 大字

校企协同发展

学校啦啦操表演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实训基地为产学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培训现场

3月28日,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主管单位的指导下,由成都精沛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成都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成都高技校”)承办的“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教练及选手培训班正式开班,吸引了数十位四川省各职业院校电子电气等专业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学生参加。

这是四川省首次开展的移动机器人项目教练及选手培训,旨在为2019年召开的第45届喀山世界技能大赛选拔四川区优秀参赛选手,同时为46届上海世界技能大赛做好人才储备。来自第44届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中国集训队的相关成员为受训学员开展为期五天的专题授课。成都精沛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慧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作为此次培训的技术指导单位对此次培训提供全程技术支持。

现场,成都精沛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高技校就共建“移动机器人研培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共建研培创新平台,着力整合职业学校的科研优势及企业的产业优势,搭建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为“中国制造”“技能成都”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级技能人才。

专业建设与世界接轨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技能人才

在成都高技校的“移动机器人研培中心”,几位学生在笔记本电脑前对“移动机器人”进行现场操作。一旁的机器人活动区,一台移动机器人在学生的操作下正自如地进行搬运球的“表演”。

“以为是变形金刚,原来是搬运工呀。”林超是成都高技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高一学生,第一次接触移动机器人项目,他感到惊奇又惊喜。从小喜欢机器人的他报名参加了此次“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培训班”,通过层层选拔,成为成都高技校9位受训学生之一。他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如果能通过此次培训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将成为我毕生难忘的经历。”

作为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中,移动机器人项目是世赛项目中比较复杂、技术含量比较高,同时也是全面锻炼选手机械、电子及机器人系统整合能力的项目。实际上,作为世界技能大赛的“新人”,移动机器人项目在2013年才正式加入比赛。目前,全国共有北京工贸技术学院、南京技师学院、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三个世赛移动机器人集训基地。

“移动机器人项目结合了软件编程、结构改装、程序控制等多方面的技能,代表了机电一体化最高成就,也是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据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专家林佳鹏介绍,此次培训将围绕世赛的标准及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要求展开。通过培训,使学员全面了解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的比赛内容、技术要点等,从而拓宽学员的专业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成都高技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堂兵认为,引入世赛机器人培训项目将极大地促进学校机器人相关专业的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与世赛标准对接,提高学校相关专业的一体化课程开发与专业建设。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加强校企协同合作机制,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培养和专业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机器人研培中心进校园

产学研结合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培训当天,成都精沛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高技校共建的“移动机器人研培中心”在该校的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基地亮相。将移动机器人研培中心根植校园,在成都精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尚波看来,是搭建政企校三方协同机制,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的有利契机。

以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共建技术创新平台为核心,“移动机器人研培中心”将充分整合技工学校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内的科研优势及成都精沛科技有限公司在智能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产业化优势,紧贴企业的人才需求及人才结构,将技术研发与学校的课程设置、专业发展紧密对接,培养更多符合“中国制造”的高级技能人才,为“技能成都”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

作为一所拥有50余年历史的老牌技工名校,成都高技校具有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鉴定的资质,是成都市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建设项目单位、四川省重点技工学校、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成都市首批新型学徒制试点单位拥有成都市张平数控车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基于学校突出的办学优势与人才培养模式,成都精沛科技有限公司于去年12月向成都高技校抛出了“橄榄枝”——在成都精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上,其与成都高技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向成都高技校捐赠了价值60万元的教学设备用于日常教学,包含录播教室、智慧课堂、物联网一体化控制设备。

“开展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解决企业的一线紧缺技能型人才,为中国工业智能制造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实际上,作为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成都市首批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一直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径,着力探索“工学结合,产教一体”的办学模式。早在2015年9月,学校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多元化、以项目带动教学出发,与四川正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机制,成功研制出了新型的食品包装机械。

此外,学校在“工学结合,产教一体”的办学模式中,不断地探索学徒制的实现途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学校以项目带动教学,让学生们深入生产一线,将教学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紧密结合,是成都高技校一直坚持的特色发展之路。校长李堂兵表示,以移动机器人项目为契机,以项目带动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带动生产,开展产学研发展模式,真正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和产教融合,更好地服务“技能成都”,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大国工匠”。

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训高地

服务当地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1月,在成都市人社局召开的年度职业技能竞赛暨高技能人才建设工作会上,成都高技校作为双流区唯一一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会上获授牌。据悉,该校于2017年成功申报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将在数控加工、电子技术应用和汽车维修三个专业的实训设备、培训基础设施等硬件内容提供资金保障,培养更多高质量、高水平、亟需紧缺高技能人才。

由此,成都高技校以“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张平数控车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依托,为双流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革新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促进双流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目前,该校已经开设的6年制预备技师班及5年制高级技工班成为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该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迈出的坚实步伐。通过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机制创新,着力打造一个高水平技能人才展示平台,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能人才发展高地。

此外, 作为一所具有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鉴定资质和可进行生产性教学的公办全日制高级技工学校,该校每年为成都市、双流区培养鉴定近5000名与市场接轨、企业需要的中、高级工和技师。学校内部有职业培训与鉴定管理中心,下设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可对高技能人才实施培训、考核与鉴定的一站式服务,不仅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创新提供了现实基础及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地方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学校在为成都地区培养数以万计技能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职业综合培训基地”“成都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技能技术培训中心”的作用,发挥地处天府新区核心地带、毗邻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地域优势,发挥职教、培训双重功能,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生产及在职职工培训服务,面向企业、社会广泛开展职前职后培训和社区服务以及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学校先后承担了四川省劳务品牌培训项目——川数控工的培训任务、送培训下乡镇任务;承办了多期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为地区技能型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42个项目进行文本交换 成都校院企地成为“事业合伙人”

本报讯(记者缪琴宋妍妍)3月12日,成都市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工作现场会举行,14个校院企地合作项目进行文本交换,标志着成都校院企地成为“事业合伙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功能区及园...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