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以生为本的课堂改革 谱写卓越发展的办学新篇 棠湖中学实验学校实施“自主探究、多元互动”课改纪实

成都日报 2018-03-15 05:28 大字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校园一景

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高品质课堂教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春风般袭来,给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全国各地掀起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浪潮,涌现出一批批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课改典型,他们着力打破原有教学模式,推出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改革,打造以学生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去年九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中提及“课堂革命”,再一次吹响了课改的号角,课程改革的探究步入“深水区”,培养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创造的主人,成为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在这场课改浪潮中,有这样一所“宁静办学”的学校,本着最为朴实的教育信念和坚定的改革步伐,回归教育本真,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内在力,让每个生命在学校里呈现活力。在这里,教师是点亮学生心灯的“启蒙者”,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个性化创造者。在这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自主学习的主导者,是自主发展的学习者……

它,就是位处双流新城区的棠湖中学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棠实”)。这所建于2009年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从建校伊始就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构建“自主探究、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力图打造“以学生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短短几年时间,该校以“成都市首批新优质学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等殊荣彰显其卓越的办学实力,实现了学校办学水平质的飞跃,成为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基础学校改革中最耀眼的一抹亮色。

因校制宜探索课改路径 实事求是推进课改实践

2009年,为满足双流新城区的发展需求,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有关部门将两所村小合并而成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棠中实验学校由此应运而生。作为一所高规格、高起点且被当地老百姓寄予厚望的新建学校,如何在短时间内寻找到学校的发展路径、实现学校办学水平质的飞跃,是棠实党支部书记、校长曾先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棠实领导班子逐步提炼出“蒙以养正,果行育德”的办学理念及“身心健康、品学兼优、做大写的中国人”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近年来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及新中考新高考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诉求,棠实逐渐构建起“自主探究、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着力探索“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改革模式,以满足新时代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需求。

实际上,作为一名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校长,曾先林从多年的课改实践和研究中发现,不改变教师,就很难改变教育,课改也会因此“失了魂”。因此,在这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改革中,何以激发教师的内生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成为此次课改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

“课改不是推倒原有的东西重来,而是要经过每个老师的反复实践及验证,每个课改模式背后都凝结着每位老师的心血,这样的课改才是自发的、自主的,是每位老师真心接纳的。” 由此,一场“自下而上自主构建”的课改模式在棠实悄然兴起。一场场自发组织的教学研讨、一堂堂自由发挥的校内展示课、一次次自主开展的推门听课每天都在棠实校园上演。在棠实,教师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赛课及展示课活动;在棠实,每位教师都根据“学情”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课堂;在棠实,教师们甚至可以自主规划学期内的外出培训计划。

正如曾先林校长所言,课改应该抓住教育改革的魂,回归教育本真,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激发教师内生力。因此,棠实以开放民主的姿态开始的“自下而上”的课改实践点燃了全校教师的课改热情。棠实以“因校制宜、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自下而上自主构建+专家引领实践论证”的课改研究模式赋予每个教师课改的权利与责任,让每位教师都积极投身这场课改的浪潮中。

科学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推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曾先林校长明确了“分阶段分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工作方式。为此,棠实在课改初期多次以课改动员大会的形式深度剖析课改实施的必要性,让课改观念深入人心,为课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该校广泛开展调查访谈,收集师生关于“理想课堂”的意见,并将其调查结果作为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着力构建适合棠实发展的课改模式。为了保证课改的科学性及专业性,棠实不定期邀请课程改革专家进校,对课堂模式进行理论指导与专业引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不断推行课改的过程中,棠实整合学校教师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结合本校校情,通过教学实践的反复打磨,初步形成课改模式,并在逐步实践的过程检验课改模式的合理性。通过课堂实践及反复验证,该校探索出课堂模式的四个教学环节:自主发现——互动探究——拓展运用——总结提升,即“自主探究、多元互动”教学模式。该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以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为起点,实现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究中升华。

基于四个课堂教学环节的构建,按照各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操作流程,棠实逐步固化“自主探究、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操作流程,通过师生对新课型的反馈情况,逐步完善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棠实打造的“自主探究、多元互动”的课堂模式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师生在课堂角色的转变,教师由传统的课堂支配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学生从被动的从属者变为知识接受者;其次是课堂模式的转变,由传统课堂的“满堂灌”转为启发互助式,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再者是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在棠实整体推行课改的过程中,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建成立的课堂模式构建团队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按照各年级各学科的特点,课堂模式构建团队以学科小组的组织架构,分工明细、各司其职地完成课改实施过程的各项任务。在课改实施前期,由学科小组根据师生的调查访谈结果进行组内探讨,确定理想课堂模式的理论支撑、实施办法及育人目标。在课改实施阶段,学科小组经过反复的讨论与验证,整合小组和学生反馈意见,形成棠实的“自主发现、互动探究、拓展运用、总结提升”的四步课堂模式。

由此,棠实自下而上构建的“自主探究、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检验,在校园内逐步扎根。在这场以“实施精细化管理、聚焦课程课堂、追求卓越品质”为主题的课改活动中,教师树立起新型的“五观”(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堂观、教学价值观),构建起启发互助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自主探究、多元互动”的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与点拨,真正地成为学习型人才。

打造优质师资团队 实现学校跨越发展

作为一所由两所村小合并而来的新学校,棠实原有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而新时期的课改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发挥其在课改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自2009年建校开始,棠实就以新课改及校本教研为载体,积极探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作为双流区校本教研基地学校、双流区校本教研优秀基地校,棠实结合自身的优质资源,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每年制定出校本研修年度研修计划及具体落实的措施,同时组织教师制定个人研修计划,让每个教师有自主发展目标,实现教师的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此外,学校还建立健全了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校本研修的制约与激励机制,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

注重青年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的培养,是棠实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呈现出的显著特征。制定个人研修计划、进行为期一学年的校内培训、以名师工作室为单位组成师徒结对帮扶……对于新进教师,棠实为其搭建各种教研平台,促进新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青年教师,棠实多元化地构建交流研讨平台,借助课改这一有利契机,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研讨培训及赛课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此外,棠实还积极发挥校内名优教师的引领示范,通过制定名师管理制度、打造名师工作室等方式,帮助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值得一提的是,棠实开展的特色打造工程,为每位骨干教师建立管理档案,为教师的发展方向精准把脉,为其量身订制发展规划,打造教师的特色发展之路。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专题培训、教研年会……在棠实,各种教研活动层出不穷,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参与,而这些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成为教师们吸取养分的土壤,滋养着教师们的快速成长。

强化教师培训,开展组内教研活动,以赛促教展开各种赛课活动。棠实以校本教研内化教师的专业能力,以专家引领外铄教师的综合素养,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棠实近年来培养了占教师总人数32%的区级、校级骨干教师59名,校本培训场次80余次,辐射双流区教师达7000余人。棠实曾先林校长、教导主任、各学科中心组成员在全区做专题讲座10次,吸引了青白江清泉中学、巴塘中学、河北丹棱教育局等省内外学校到校观摩学习。

扎实的课改推进,精细化的管理,让棠实在课程改革、学生全面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的内涵式、跨越式发展。学校构建起“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自2012年第一届初中毕业班开始,每年的初中毕业生都有一半左右升入省一级示范高中学习深造,创造了“低入口、高出口”的奇迹,尽管学校建校仅九年时间,仅有三届学生参加高考,然而清华、北大等前十所双一流大学,每所都有棠实学生活跃的身影。

谢函颖/文 图由棠湖中学实验学校提供

新闻推荐

建设“互联网+信用监管”平台

针对物业管理市场的管理,一直实施以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为核心的市场准入制度,企业资质不仅是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通行证,也是政府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管的主要依据。而随着《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