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草莓“映红”致富路 本报记者 殷勇 文/图

眉山日报 2018-01-19 04:28 大字

收获草莓的喜悦。熊建如(中)在大棚里忙碌。

眼下,正是大棚草莓成熟上市的时期。连日来,东坡区鲜之美草莓专业合作社社长熊建如忙坏了,采摘、分拣、装箱,最后开车一家家地送货……尽管每天忙到“累趴”,但丰厚的回报让她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怀揣创业梦

学艺成功种草莓

1月17日一早,在东坡区永寿镇冷中坝村,雾还未散尽,麦田里结着白霜,熊建如的草莓大棚里却温暖如春,一颗颗红色的草莓挂在绿色的藤蔓上,煞是好看。

“今年光照充足,草莓又红又甜。这个时期的草莓虽然贵点,但口味是最好的。”熊建如一边摘草莓一边说。

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48岁的熊建如笑容灿烂。2010年至2011年,怀揣创业梦想的熊建如到成都双流草莓基地学艺。她积极参与草莓育苗、田间管理、病害预防治理等工作,通过刻苦钻研,掌握了草莓种植的全套技术。

2011年年底,熊建如回到家乡,在冷中坝村流转土地16亩,搭建大棚种下了第一批草莓秧苗。很快,草莓成熟了,让不少种植户头疼的销售问题也随之而来。“我聘请了有经验的销售顾问,找到了代理商,草莓销售市场逐步拓宽。”熊建如说,找准了突破点也就找准了方向,种植草莓的第一步,走得顺顺当当。

走好每一步

致富不忘带乡邻

“种植技术是关键,只有好的技术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有比别人更强的竞争力。”为了种好草莓,熊建如多年如一日,有空就泡在大棚里。自学农技、请教专家,还时常登录农业论坛,与网友交流种植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勤奋学习和实践,她的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草莓品质也一年比一年好。

2012年,熊建如成立东坡区鲜之美草莓专业合作社,2013年成立草莓种植技术协会和垄上行家庭农场,并开设园区采摘,推动了当地生态农业发展。“产销一条龙,销售渠道越来越完备,我们的草莓年年供不应求,甚至远销成都、重庆等地。”熊建如说。

靠着种植草莓,熊建如慢慢富了起来。“一亩草莓纯收入在一万元以上,每年能挣几十万元。”熊建如说。

富起来的熊建如没有忘记乡亲们。她组织家庭困难的群众特别是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到基地务工。如今,她的草莓基地发展到130亩,有30余人常年在草莓基地务工,人均年收入上万元。在她的帮助下,当地贫困家庭均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还有村民在她的带领下也种起了草莓,有了主要收入来源。

新闻推荐

抵达社区服务最后一百米 “无人超市” 抢滩成都

缤果盒子无人便利店无人售货全天营业无人售货、开放货架、自助购物、24小时营业……这一切都压缩成一个15平方米如集装箱般的空间自动结算可用微信把选好的商品放上收银台“商品识别区”,电脑...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