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8万公里“天路”是怎么修成的?——绵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探秘

绵阳日报 2017-11-01 08:06 大字

连日来,记者在绵阳机场采访,感慨地写下了这么一段话:这个兄弟伙又名南郊,拿准生证用了9年,怀胎4年,终于起飞。小学成绩不好,拖到初中,上了绵阳市“十二五”规划的“铁(路)公(路)机(场)”,又换了班长,带着小伙伴们南下北上、东征西突,请开飞机的到他的地盘上来耍,把“徐霞客”当上宾,想到周边哪里耍,都能车接车送。到了高中毕业时,11个开飞机的,在他的这地盘上通航21个城市,以四川班里第三名的成绩考上“重本”(第一名成都双流,第二名九寨黄龙)。大学四年里,这个兄弟家修筑的“天路”长达8万多公里,21个开飞机的在他的地盘上通航38个城市共45条航线。2017年10月22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300万人次,也成为近年来全国唯一一个仅用300天,就实现旅客吞吐量从200万人次跨越到300万人次的支线机场,进一步稳定了其全国中型机场和区域性航空枢纽的地位。这个兄弟就是绵阳机场!那么,绵阳机场是用什么“独门秘笈”实现这一历史跨越的呢?

“小学”那五年很弱,三条航线很“蓝瘦香菇”

2001年4月28日,绵阳机场通航后,由西南航空公司B737-300型客机分别执行了绵阳-北京、绵阳-广州的首航。为了这一天的到来,绵阳机场建设的决策者们,从1988年提出建设构想到1997年7月3日开工典礼,从省级机关到国家部委,从民航部门到军队系统,从设计单位到咨询机构,处处都有绵阳机场建设者艰辛而执着的足迹。从开工到竣工,经过1300多天的努力,绵阳机场这项“九五”时期国家、省、市三级重点工程的建设任务完成了,绵阳空中航路开通了。

但是,从2001年到2005年,绵阳机场只有飞北京、上海、广州三条航线,到2005年,一周航班仅10个,其他航线也是停停开开,年旅客吞吐量仅10万余人次,最困难的时候,把职工工资先欠起,拿去买保障飞机起飞的航油,确保机场正常运营。那时的绵阳机场,经常感到“蓝瘦香菇”(难受想哭)。

2006年年初,新上任的绵阳民航管理局局长冯建华带领机场人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寻找发展思路和市场出路:决定打破行政地域局限,拓展机场辐射范围至川西北20余个县市,建设“集公务、商务、旅游和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机场”。同时,东奔西走,寻求各方支持,努力壮大绵阳航空市场。因为大家知道,机场是一个城市的翅膀,翅膀越强壮,就越能有力助推这个城市的腾飞。

“中学”那六年,跑出航线3万多公里

200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大对机场的资金投入,用于航线航班发展,剥离债务。绵阳机场人在市领导的率领下,数次前往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空管局等行业主管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和航线航班时刻安排;拜访国航、南航、东航、春秋等航空公司,宣传推荐绵阳航空市场,开展航线合作;加大与旅行社、代理人的合作力度,提高绵阳航线航班的知晓度,扩大航线团队份额,拓展航空客源市场。同样是到北京、上海、广州的三条航线,绵阳机场在2007年乘客达到23万人次。

正当绵阳机场要为绵阳人出行大建“空中天路”时,“5·12”特大地震发生了。绵阳机场不分昼夜,通力协作,全面完成了2813架次的救援专机、军机、民航客货班机的正常保障,机场单日航线数量达到了10条,民航航班起降达32架次,真正发挥了机场“空中生命线”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机场巨大的社会价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机场要继续发展,最重要的得有越来越多的旅客才行。“我们只能千方百计做大做强主业来解决发展不足的问题!”冯建华说。绵阳机场提出的发展思路是:稳定现有航线、加快开辟新航线,逐步形成绵阳“通省达海”的较为完善的航线网络布局,促进绵阳融入全国重要城市2-3小时的“航空经济圈”。

围绕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绵阳机场科学规划航线布局,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商务需求较大城市航线,以此为基础开通全国主要经济发达城市、主要旅游城市和市民需求较大城市航线的规划,综合分析确定目标合作航空公司。针对不同的城市和旅客特点,选取每一条航线最合适的开通模式,直飞、串飞、经停、包机等方式相结合,在保证通达性的同时,提升市场效益。

如何做好航线开辟工作,绵阳机场人总结了这样一句“千百格言”:要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对于营销人来说,就是要转得动脑子、放得下面子、迈得开步子。仅仅为了开通厦门航线,冯建华连续5年跑过去做营销!对于绵阳机场这样一个市场规模不大、通航时间不长、航线网络不广的支线机场来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但自身又很难向合作方提供分量相当的资源和机会。因而开展营销时,受冷眼、遭推诿、吃闭门羹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分管市场开拓的副总经理杜健常常对营销人员说,营销员放下自己的面子,捧起的是机场美好的未来,也是绵阳城市发展的需要。

正是在这样的责任心驱使下,绵阳机场人在对外联系工作中表现出的主动有为、百折不挠、不卑不亢、至信至诚,得到了广大主管部门、各合作单位的一致称赞,发展道路这才走得越来越顺。慢慢的,绵阳机场实现了航线从3条到如今26条的飞跃,通航公里数从几千到4万多的飞跃。到了2014年,绵阳机场的旅客吞吐量突破了100万人次。

“大学”这四年,昂首阔步跑进全国五十强

航线开通后,如果客源不足,停飞是难免的。为此,绵阳机场加强了航班运营监控,设立了航线管理员负责对每一条航线进行精细化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销售政策,及时协调航空公司完善航班产品,让价格更贴近市场,努力将航班收益做到最大化。从2011年起,绵阳机场在德阳、射洪等辐射范围内的客源市场设立营业部,推出了一系列到绵阳机场乘机的独享服务措施。2012年起,绵阳机场在航线对方城市设立了广深办事处、沪宁办事处、北京办事处等,每年在对方城市召开绵阳航空旅游推介会,参加航班时刻协调会、商务洽谈会等相关活动,及时跟踪联系航空公司和当地旅行社,为稳定航线航班奠定了基础。同时,还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做好市场营销宣传,收集意见,互动沟通,助力市场拓展。

近年来,绵阳机场将下属的客运公司和旅行社整合构建起了集团队、散客、航线为一体的综合营销平台。通过媒体宣传、专人走访营销、召开航空推介会等方式宣传大九寨、三国蜀道文化等旅游环线,在机场建设本地旅游地接平台、对方城市组团平台,发挥航线组团补贴杠杆作用拓展旅游客源,打造入川航空旅游集散地。目前,30多家核心合作旅行社分布于绵阳机场10多条航线,为航线的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以来旅行社航空旅游组团占比9%,达到22万人次。

“今年3月底,经过努力,祥鹏航空公司入驻绵阳机场,晚上有两架大飞机在绵阳机场过夜,该航空公司推行低成本票价,极大地刺激了市民乘坐飞机出行的需求。过夜飞机的引进,是绵阳机场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快打造区域性航空枢纽的重要举措,这为绵阳机场发展带来更加强劲的动力,对进一步完善机场航线网络、航线结构提供充足的运力支撑,同时也为绵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冯建华介绍,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票价的降低、服务的提高,越来越多旅客选择经绵入川、经绵出川。今年“十一”长假期间,绵阳机场就完成旅客吞吐量超9万,同比增长58.7%。

与通航之时相比,2017年,绵阳机场的旅客运输量增长52倍,通航里程增长40倍达到8万公里,从2001年全国143个民用机场的第75位,成为今年208个民用机场的前50名、四川省第2名。据了解,绵阳机场等级为民用4D级,设计旅客年吞吐量为200万人次。今年前10个月300多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远远超过设计吞吐量,位居全国除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以外的地级市机场第10位,西南区域机场第8位,是四川省仅次于成都双流机场的第二大干线机场。今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40万人次左右,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从200万跨越到300万仅用时一年的机场。绵阳机场客流量的逐年增加,既得益于四川省航空需求持续增长,也得益于绵阳作为全国唯一科技城、全创“试验田”,引来京东方6代线、汉能移动能源产业园等大企业、大项目纷纷落户,日渐频繁的对外商贸往来,为绵阳机场带来了大量客流。

绵阳机场新建T2航站楼提上日程,为“到2025年实现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的目标奠定基础。

(田明霞文/图)

绵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仪式上,绵阳机场干部职工合影留念

旅客在绵阳机场候机大厅候机

新闻推荐

成都双流区优化行政审批 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

10月30日,记者从成都市双流区获悉,该区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探索实施“政府强服务、企业作承诺、过程重监管、失信有惩戒”的新型企业投资项目监管和服务模式,进一步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