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昨晚开幕 “蓉城之秋”盛世绽放
“盛世欢歌、锦城丝管日纷纷;激情抒写、乐动蓉城新篇章;幸福展望、天府艺术世界情……”昨晚7时30分,在主持人激情澎湃的话语中,由四川省文化厅、成都市音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导,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都市音乐产业推进办公室、四川音乐学院主办,成都各区(市)县文广新局等相关单位协办的2017“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在成都双流体育馆隆重开幕。在名为“芙蓉花开·乐动蓉城”的开幕晚会上,廖昌永、鲍国安、刘广宁、郑咏、马渲子、降央卓玛等表演艺术家粉墨登场,与成都乐团、川音乐团、重庆乐团为主的百人演奏乐团、合唱团,为大家带来大型民族管弦乐与合唱《芙蓉花开》、大型民族管弦乐《蜀宫夜宴》、配乐诗朗诵《九天开出一成都》等精彩节目。最终,以大型民族管弦乐与朗诵《盛世乐舞》为终章,歌颂天府文化,奏响主旋律,共同迎接十九大。
从1981年开始,“蓉城之秋”音乐会作为成都艺术界的一大品牌,催生了数以万计的音乐作品,其中得到与观众见面的作品有一千多件,获奖作品数百件,对于音乐作品的推出、音乐人才的发掘起了重要的助推作用。而此次音乐季,我们重塑“蓉城之秋”音乐会经典品牌,在传承音乐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搭建国内最大的原创音乐比赛平台,加快推进原创音乐发展,做到“全城皆音乐、全域推人才”。
上接01版 对贝多芬的如是说法,历来认为稍嫌偏颇者多。其实换个角度想想,何尝不是如是。音乐源于劳动,源于对大自然的模仿,本就是人的生命中最本真状态的一种呈现,是人们“表达”生活的一种基础方式,上达天问,下接地气,直抵心灵。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妻子好合,如鼓琴瑟”,“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没有音乐的在场,生活就将截断通往“形而上”的桥梁。不能想象,少了“锦城丝管日纷纷”的成都,何以言优雅,何以说风流。
“名都真个极繁华,不仅炊烟廿万家。四百余条街整饬,吹弹夜夜乱如麻”,从诗人之咏,足见成都音乐历史的悠久,音乐文化的鼎盛。司马相如抚琴一曲,开中国自由恋爱之先河;东汉说唱陶俑神采飞扬,为缠绵北音注入别样精彩的天府元素。历朝历代,成都不知为世界奉献了多少“此曲只应天上有”。
当然,时间不会定格在历史。
逐时而动,由成都人骨子里“创新创造”的文化基因而决定,也成就成都“成功之都”美名。如今,成都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音乐乃为重器。音乐,不仅是发展文创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优化城市人文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城市美誉度的重要抓手。最大的包容性,最强的创新性,最广泛的参与性,还有什么比音乐更能体现天府文化特质,更与成都城市特点契合,更具有渗透力,更具传播效应呢?
成都打造音乐之都,需要一面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旗帜。昨夜的律动足以证明,“蓉城之秋”,堪能担此大任。
从1981年创立至今,“蓉城之秋”音乐会催生了数以万计的音乐作品,发掘了大量本土音乐人才,成为成都艺术界的一大品牌。如今,经典归来,音符依然“新鲜”。可以想见,一个秋天过去,成都将多一张传播城市独特魅力的闪亮名片,多一个推动对外文化交往、提升城市影响力的强大平台,多一个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这个角度而言,“蓉城之秋”不啻为催生音乐之都的美妙前奏。
去年,一场“国际音乐诗歌季”惊艳世界,如今,一张全域成都“诗歌音乐地图”又推出最新版图。
这就是成都,且歌且行,诗意栖居。
忆往
蓉城之秋
晚会的序曲为大型民族管弦乐与合唱《芙蓉花开》,这一章节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被誉为“乐坛上一颗璀璨明珠”的大型民族管弦乐《蜀宫夜宴》。1981年首届“蓉城之秋”音乐会上,由四川音乐学院编排的《蜀宫夜宴》引起强烈反响。如今“蓉城之秋”再度回归,这颗明珠绝对是当晚的主角。这首曲子以著名的永陵二十四乐伎乐舞为背景,用多种乐器演绎盛世唐朝的歌舞升平、雍容之音。
整首曲子分为三个部分,音乐开始描写了月光清凉如水的宁静夜空,管钟、云锣和碰铃的敲击,把人们带到空旷的古代宫廷环境之中,新笛轻柔地奏出深沉感人的旋律,宛如月白风清之夜,乐工们正准备侍宴待客。随后,管弦钟鼓齐鸣,在旋律委婉飘逸、韵味浓厚的迎客乐声中,宾主迈着从容的步履,兴致勃勃地入殿就席。导演组特意在背后的LED大屏上映出永陵二十四乐伎的图像,甚是惊艳。第二部分,可以说是戏中戏,音乐描绘了在宫廷盛宴中,乐工们表演唐代《霓裳羽衣舞》,这部分根据白居易诗中的描绘再现,又有“散序”、“中序”、“曲破”等层次,时而淡雅疏朗,时而激烈高昂。第三部分则反映表演结束后,乐工奏乐送客的情形,乐曲后段,二胡、中胡和横箫带有装饰音、滑音和颤音的演奏,把乐工在更深漏尽之时寂寞幽怨的情怀描述出来……
被誉为“银幕后的公主”的著名配音演员刘广宁老师,用她独具特色的嗓音和纯正流畅的腔调,为现场观众带来一首古诗词《秋江花月夜》。“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秋露满天,有柔情乐章萦绕;玉兔西沉,听唯美箜篌点染。这是箜篌、乐队、诗人倾情写意的良辰美景——《秋江花月夜》。这位已经78岁的老者,用依旧甜美的声音,在“蓉城之秋”音乐会上让听者感受到诗词的迷人。
惜今
音乐成都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当著名表演艺术家鲍国安老师朗诵出李白那首《九天开出一成都》时,全场无不动容。在民乐队的合奏下,鲍国安的朗诵,仿若将蓉城观众带回到了1300多年前。而他的朗诵已入化境,节奏、重读、神态娴熟无比,舞台上已不是在表演,而成为自然流露。艺术妙在似与不似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鲍国安老师巧妙地把握了这个平衡,让现场观众融入《九天开出一成都》“秦川得及此间无”的感慨之中。
青年演唱家马渲子演唱的《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将张艺谋镜头中的美丽成都,用歌声表达出来。不仅把对天府之国的不舍之情、向往之意,送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也送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非常感染人。而最美女中音降央卓玛,则演唱了那首四川名曲《跑马溜溜的山上》,温暖宽厚的歌声,端庄从容的台风,降央卓玛的表演赢得了现场的掌声一片。
至于东方茉莉女子乐团带来的《龙门阵》,则是这一章节中最出彩的表演。成都人爱喝茶、爱热闹,当然就少不了要摆龙门阵,《龙门阵》就是用音乐小品的形式,融入川剧、爵士元素以及乐器拟声的功能,用音乐讲述成都人的休闲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在演出中,乐团的漂亮姑娘用手中的乐器演奏出种种源自市井的声音,时而俏皮,时而稳重。伴随着乐手的演奏,一位身着中式服装的男士,用演唱、表演、配音等形式与民乐相结合,生动有趣地再现了成都的市井生活。“这是我们特邀的川剧艺术家郑胜利,这也是我们乐团首次邀请男士合作。”创作、演奏这首乐曲的周桃桃告诉记者。的确,种种的精心设计,不仅极大丰富了演出内容,更是提升了演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鲍国安和刘广宁不约而同提出“地域特色”对于打造“蓉城之秋”音乐品牌的重要性,这首《龙门阵》便是非常好的展示。
展望
盛世天府
川东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是耳熟能详的经典,而根据这首民歌创新而成的民族管弦乐《太阳颂》,生机盎然、气势恢弘。三大乐团与百人合唱团的默契配合,让这首曲目显得气势磅礴,充满着无穷的生命力。在这首曲目中,抒写的是巴蜀人民开朗旷达的人生态度,弘扬的是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的中国梦的自觉情怀。一曲终了,让现场观众久久不能释怀,那份激动是发自肺腑的。太阳的颂歌与对祖国的热爱紧密相连,所以当《我和我的祖国》那熟悉的前奏奏响时,所有人都是热血澎湃。而它的演唱者,则是成都的骄傲——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他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郑咏的合作,瞬间感染了全场。
就像主持人的串词一般,“让我们在《盛世乐舞》的宏阔壮美旋律中放声高唱、激情赞美吧!”大型民族管弦乐与朗诵《盛世乐舞》成为晚会的压轴大戏,歌颂天府文化,奏响主旋律,共同迎接十九大。“成都,洋溢着太阳朝圣的热切向往;成都,印记着天府文明的历史足迹;成都,构建着艺术的世界命运共同体;成都,为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献上了庄重的一份史诗性厚礼。”2017“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是一场全方位架构、多视角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艺术盛会。这场盛会,以艺术的思维诠释着“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这场盛会,以重塑“蓉城之秋”经典音乐品牌、搭建国内最大原创音乐比赛平台为重任。“一个令华夏儿女盛赞、让世界人民瞩目的锦城天府,在‘芙蓉花开、乐动蓉城\’的盛大艺术展演中,在十九大放眼全球、屹立世界的宏伟蓝图指引下,将迈上新的征程,再铸新的辉煌!”在主持人的话语中,2017“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开幕式结束。
成都商报记者 任宏伟 摄影记者 王勤
新闻推荐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证券化行动计划》提出,要抢抓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历史机遇,增强上市公司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功能,到2020年,经济证券化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千亿市值上市公司超过2家,...
双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双流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