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一试专家研制的这款“神器”
姚英政介绍微型油菜加工自动化系统。
□王翠菊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佳 文/图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眼下,四川不少地方的油菜花期已近尾声,花谢长籽,距榨菜籽油食用的时节已不远。
对于省农科院粮油加工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姚英政来说,每到油菜榨油的高峰期,正是他到省内各地考察、调研的关键时刻。
到了一个个小场镇,往往他还没下车,一股菜油味扑鼻而来——这八成又是哪家小作坊在榨油了。
“全省菜籽油加工企业作坊数千家,其中八九成为代农户加工的作坊。一个普通的小乡镇,街头一家、巷尾一家,往往就有两家以上这样的小作坊。”姚英政的走访经历,也是粮油加工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强等专家们的共同看法。
据了解,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粮油加工研究中心团队为这一个个小作坊量身打造了一套微型油菜加工自动化系统,近日准备在邛崃等地试验推广。
小作坊榨油“品质如一”最难
“蜀乡大地美,天府菜油香。”作为全国油菜生产和消费大省,四川油菜籽总产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一位,尤以浓香型菜籽油深受市场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四川省提出了打造“天府菜油”公共品牌,将优质双低油菜品种与四川独特的小榨浓香型菜籽油生产工艺相结合,实现菜籽油品质既营养健康,又能满足人们对浓香型风味的需求。
高品质的菜油,除了原料要好,压榨工艺也十分重要。当前,四川省主要是通过小规模的粮油企业和传统家庭式小作坊来加工菜油。
“小企业、小作坊榨油,最难的是标准化生产。如果加工不得法、加工环境不好,一旦油中的水分超标,容易导致微生物污染和油脂变质,从而影响菜油的安全和食用的口感。”姚英政说。
姚英政所言非虚。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党委书记朱永清告诉记者,在四川省不少地方,油菜加工能力薄弱,加工工艺落后,“小杂乱”加工经营模式较为普遍,在不少小作坊,榨油时油、渣分离不净,加工的菜油甚至达不到食用油的等级,改进榨油设备和技术迫在眉睫。
绿色高效精炼榨出一滴好油
今年,姚英政手里攥着一套可以改变榨油小作坊困境的“神器”。
姚英政介绍,为榨出好菜籽油,粮油加工研究中心潜心研究,日前已研发出一套菜籽油绿色高效精炼技术与装备。
3月17日,走进省农科院加工所实验室,摆放在室内正中间的一套小型榨油设备尤为显眼。一般而言,油菜籽压榨主要有炒制、压榨、精炼等步骤,通过传统榨油设备,小企业、小作坊均能实现半自动化生产。
跟传统榨油设备不一样的是,这套设备通过操作点击控制面板上的按钮,就能合理控制榨油温度,有效控制菜籽油中有害物质的生成。同时整套设备实现了小型化,有助于改善过去“小杂乱”的榨油环境,让小企业、小作坊也能产出一滴滴金黄的菜油。
姚英政介绍,磷脂含量过高会导致菜籽油在烹饪时产生大量泡沫和油烟,可以根据这种现象区分菜籽油的优劣,而菜籽油中富含的多酚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
“我们采取适温炒籽,同时用物理吸附剂替代水化法,去除油脂中的磷脂,比传统技术降低60%以上的能耗,磷脂脱除率达85%,对人体有益的总多酚含量保留95%以上。”姚英政说。
姚英政告诉记者,目前团队正在跟邛崃一家菜油加工企业洽谈,初步确定了合作意向,准备安装一套菜籽油绿色高效精炼生产设备,年加工菜籽1000吨,并通过生产验证改进性能,条件成熟时逐步推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彭江)阳春三月,油菜花开,邛崃迎来白酒春酿时节。当菜花香在天府酒庄遇见邛酒香,会碰撞出怎样的浓美?邛崃摄影人...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