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一己之力托举横断山脉之血 读李贵平《穿越横断山的南丝之路》

华西都市报 2020-12-20 04:30 大字

——读李贵平《穿越横断山的南丝之路》 □蒋蓝

西南丝路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陆路通道之一,比张骞出使西北丝路还要早。公元前4世纪在印度人著的《治国安邦术》中就有了“产自中国成捆的丝”的记载。公元前2世纪,张骞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曾见到中国的邛竹杖和蜀布,他询问大夏人,才知道这些四川物产是从印度贩运过去的。这些记载与1986年出土于广汉三星堆、公元前11-12世纪古蜀国祭祀坑中成堆来自印度和缅甸的齿贝相印证,这条处于中国西南部的贸易通路开拓十分久远。因此,段渝教授认为其年代可上溯到公元前14- 15世纪。

西南丝路从成都起分为水、陆两路。李贵平近年来,主要在南丝路的陆路上反复逡巡。陆路从邛崃(出产邛竹杖的地方)向南直至滇西北的广大区域,古称“牦牛道”,出清溪峡为灵关,再南至荥经,沿牦牛山脉的冕宁、西昌,在云南东部的祥云与水路相汇。再从洱海西去,经博南至保山,保山以西越野人山,分道进入缅甸、越南、印度,再辗转而至西方各国。

2014年,我的非虚构之书《踪迹史:四川提督唐友耕与石达开、骆秉章、丁宝桢、王闿运交错的晚清西南》出版后,与李贵平进行过多次交流。作为方法论的“踪迹史”,是将一个人的空间踪迹与情感踪迹予以逐条清理,再将这些历史点位与当下时空点位予以对应,从而复合出我心中的西南空间。

在或多或少的影响下,进一步加剧了李贵平的“古道情结”。他多年来沉浸于茶马古道的历史名物与分析,在完成《历史光影里的茶马古道》之后,他全力返回到更为渺远的南丝路深处,将名人踪迹、马帮、驿镇、建筑、关隘、碑刻、战争、商贸等事件串联起来,集史料性、知识性、文学性为一体,构成一幅置身21世纪打量古蜀文明、多民族文化、山地名物以及现实发展的恢弘历史画卷。

本书不但是一部南方丝绸之路踏勘记,也是李贵平在非虚构写作道路上,取得的又一次丰硕成果。可以说,李贵平的非虚构写作进步,与他远足历史之路的历程与深度成正比。

在我看来,路、景、物、人、事,是《穿越横断山的南丝之路》的5大关键词,也是李贵平进入历史秘道的锁钥。在他笔下,这5个因素此消彼长,在不同篇章里各有倚重,由此构成了一张斑斓的“互嵌”之网。比如,在《杨慎:贬谪卅五载“川滇笔记”》里,对于杨慎贬谪云南35年、7次往返滇蜀的过程,涉及建昌道(灵关道)、五尺道、沐源道,陆路、水道和几十个驿站,对其一路留下的诗歌、笔记等,进行了梳理。这不但是对杨慎往返之路的驿道梳理,更是对贯穿多民族血脉的回眸。文章蒸腾着火与热,力透纸背。

李贵平的在场写作,让我们意识到,很多作家在持续写作多年之后,依靠惯性而为之,一般会出现才情的便秘症状。比这一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学者的思想性便秘。其实他们从来就没有什么独立思想,绞尽脑汁挤出来的木渣,不过是一堆佶屈聱牙的术语。李贵平不做惯性写作,不做高深之状,他尽自己之力俯身于大地,为我们托举起了横断山脉之血。

2020年8月13日,李贵平倒在了求索之路上。他让我意识到,从无路到小路,从小路到大路,从大路通达古道……但到达宽广的天际之处,一个探路者可能会洗去一身征尘,转身再寻找一条回到宁静的秘径。由此,探路者和一般人的人生,很可能是朝向相反的方向!

因为只有抵达大路天际的探路者,才会从路中择路,渴望回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而从一条小道秘径出发的普通人,总是渴望人生越走越宽广,他们只能用宏大叙事方式思考问题,那种宏大到了使路失去了方向。他们不喜欢过于遥远、缥缈的事。其实,一开始谁也不知道,自己选择的是大路抑或窄门,就像诗人弗罗斯特的《林中路》所说的一样。

我以为,一个真正的探路者,用自己的坎坷一生佐证了这样的沉重训诫:只有在历史的小路上,方能与真实相遇,方能完成与现实之路的空中对接。

一生,即在路上,这只是一种极少数人的人生。也是李贵平的灿烂一生——热爱生活,无愧无憾;若未圆满,绝不辜负。

新闻推荐

四川省建成1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4个“两山”基地

四川省建成1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4个“两山”基地命名数量居中西部前列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殷鹏)自2017...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