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看邛崃如何着力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4-09 06:25 大字

茶园绿色廊道。邛崃市委宣传部供图

椒兰山房活动中心。吴平摄

邛崃高铁站茶叶展厅。吴平摄

□吴平

成都市金川茶业有限公司跟旅行社合作,每天有几辆大巴车带游客来茶厂体验,之后就到茶悦小镇,看小桥流水、品特色黑茶、茶点,参观茶艺馆、黑茶微博馆、文创一条街,到茶园采摘等。”4月1日,邛崃市夹关镇副镇长胡运良介绍,以前该镇茶叶品种单一、业态单一,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差。如今,通过乡村振兴一系列强基础、提档升级、风貌打造等措施,产业发展有力,村民基本实现了旱涝保收、稳定持续增收。

邛崃市获评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是全省10个荣膺此项殊荣的县(市、区)之一。与其他单一建设项目不同,乡村振兴的内容更加丰富、立体,对此,邛崃是如何在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之间找到融合点,在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之间找到对接点,以及经济增量的着力点?笔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融合点

生态宜居为新经济打底 满眼绿色是最好广告

“北方人一看我们这里山清水秀,环境这么好,一下子就有了好感,‘帮我们弄点儿笋子吧’‘还有啥新鲜山货’,一直在打听。”夹关镇御露春茶业店老板郭庆介绍,他打算进军直播界,宣传猕猴桃、竹笋、茶叶等土特产。视频内容都想好了,钓鱼、挖春笋、杀年猪等,都是就地取材。

他还仔细分析了网红李子柒的视频,生态环境好非常重要。农村即便条件简陋,却不能脏乱差。而夹关镇恰恰已经是一个非常适合“入镜”的小镇。“几乎很难见到垃圾,部分街道电缆都做了地下铺设。”胡运良介绍。

截至目前,邛崃启动了130个“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在全国率先推出无人值守垃圾回收站,改造农村户厕16306户。

针对农村面源污染点多、面广、治理难的现象,发展沼肥转运组织20余个、抽粪车160余辆,沼肥转运组织免费抽取养殖场(户)畜禽粪便,全市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新型乡村让你有小时候下水抓鱼、上山采果的乡恋,却没有了小时候旱厕脏、棚圈臭、道路泥泞的烦恼。”胡运良介绍,正因为如此,茶旅融合的趋势方兴未艾。夹关镇每年五一“抢红鸭”民俗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邛崃高铁站入口是一个醒目的邛崃黑茶陈列馆,起到先声夺人的宣传效果。

“3-5月买春茶,7、8月去天台上消暑时,都要在黑茶广场刹一脚。10月,黑茶消暑渐入旺季,人们秋冬季要养胃,再有春节前,就开始为公司做订制礼品茶。”郭庆介绍,有了好的生态打底和基础设施配套,如今的夹关镇在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完全形成了产业闭环,再加上独一无二的茶叶历史底蕴,成为“南丝路”旅游线上不可错过的节点。

茶悦小镇之外,孔明乡郭山村茶兰景区,部分村民将民房改造为民宿,获得20万元租金。在示范带动作用下,周边村民开起了农家乐,纷纷向茶兰景区业主邛崃旅游投资公司提出申请,把自己闲置民房也改造为民宿。

茶兰景区的椒兰山房除了食宿功能,还组织多种文化体验活动,如缠花非遗教学、趣味六一活动、国际大学生夏令营等。

截至目前,邛崃已实施了25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和10万亩大地景观再造工程,建成“幸福崃道”220公里,绿道成环、串联山水林田,再现清代诗人江百禄“极天山影多平远、绕郭溪流半浅深”的邛州画卷。

对接点

产业升级为增收护航 结构优化提升抗风险能力

“茶叶停留在低端、低价竞争,由于供货商多,往往容易形成三角债,长此以往,会伤害产业健康发展。”郭庆认为。也是有感于此,他认为邛崃转向中高档黑茶,是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明智之举。

夹关镇天官茶叶专合社理事长杨大柱介绍,邛崃全市13万亩茶园,已有一半种上了适合于黑茶加工的优良品种,如崃山9号、花楸1号等,都是从老川茶选育出的,抗病虫能力强。

黑茶的采摘模式也不同于绿茶,一年可采四次,并且推广了机器采收。以前茶农一人一年只能管理1-2亩茶园,现在可以管理5-6亩,“邛崃黑茶”也已进入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本降低的同时,效益增加明显。

“前年、去年春茶收购价高,茶农人均增收10%左右;今年虽然开局不利,但通过与雅安市场对接,价格已恢复到往年水平。甚至有人看准后期鲜叶价格还可能上浮,自己库存一部分,不急于出售。”杨大柱说,夹关镇年产鲜叶7700吨,是茶农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如果说以前还常常需要靠天吃饭,如今,收入的稳定性、持续性越来越有保障。

除了茶叶,粮油也由传统低效、分散的种植模式向现代粮油转型,已经规模化种植21万亩,打造了牟礼稻渔联合体,争创邛崃渔香米地标品牌。

此外,还有猕猴桃10万亩,以及微牧农庄、嘉林生态农场等种养循环示范基地7个;西南种业中心园区杂交水稻制种规模占成都市总量的53%……

通过产区优化布局、品牌打造等,将农民增收嵌入科学的经营方式、管理水平、现代农业技术以及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中,使“生活富裕”得到长效机制的保障。

着力点

深化改革为基层赋能 持续挖掘创新红利

“文君街道为了完善城郊住宿接待功能,急需新建一所配套酒店,但土地资源紧张,恰好其周边有一宗农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挂牌交易,通过供需对接,实现了农村土地价值最大化。”邛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近段时间,该局完成了4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交易,主要围绕乡镇服务业,以休闲苑、民宿、高端客栈等业态为主。

其中有2宗以基准价成交,另有 1 宗基准价22.49 万 元/亩 ,成 交 价26.8万元/亩,有1宗基准价14.55万元/亩,成交价25万元/亩。

“溢价高的主要原因是土地面积较小,仅 0.783亩,用来做民宿,土地使用总成本较低,更能体现由于地块周边配套完善、规划完善之后,对业主的吸引力增加。”上述工作人员介绍。

随着规范意识提升,业主没有合法土地手续,不敢贸然投资置业,挂牌交易盘活了存量土地资源,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在此基础上,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办理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67宗1.89亿元,进一步释放了基层发展活力。

为了在社会资本深度介入的现代农业中,保障农民收益,使其不被边缘化、不受经营风险波及,邛崃市建立了“土地预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农业社会化服务”利益联结机制。

同时,探索“银行+龙头企业联保+联合社”“经营权+镇乡规模种粮土地流转风险担保基金”等融资模式,既保护了业主投资兴农的积极性,也保障了村民的租金收入,被评为成都市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区(市)县。

农村集体资产的有序流转、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是今年的重点和改革,邛崃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小君表示,对此,他们将继续从金融、农村产权、信息技术等改革中挖掘制度红利,探索创新方式方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撬动乡村振兴的利器。

新闻推荐

凝聚你我力量每天都是3·15

团结凝聚力量,诚信铸就未来,这是成都银康银屑病医院对今年3·15主题“凝聚你我力量”的理解,他们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

邛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邛崃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