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要加大对生猪产能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指导力度

澎湃新闻 2019-09-11 16:09 大字

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生猪补栏复产过程中如何进行污染防治?9月11日,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董仁杰向澎湃新闻表示,必须加大对既有和新增生猪产能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指导力度,推行成本低、速度快、易操作的粪污治理和利用模式,如广西玉林的“截污建池、收运还田”、四川邛崃的“粪涌钱进”等模式。

董仁杰介绍说,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场资源化利用率大约70%,但规模以下生猪养殖户产能还占到总产能的一半,点多面广,粪污乱堆乱倒现象比较严重,严重影响农村环境质量。

“生猪补栏复产过程中,规模以下养殖户还将占有重要份额。但多数规模以下养殖户经济实力差、技术水平低,如果指导和帮扶不到位,大量粪污乱堆乱倒和直排,将会有加重环境污染的风险。”董仁杰说。

董仁杰指出,目前,一些规模养殖场和大多数规模以下养殖户缺乏粪污贮存、雨污分流等基本环保设施,不具备粪污资源化的基本硬件保障,粪污“存不住”,乱堆乱倒现象严重。并且,粪污资源化方式单一、成本高,养殖粪污作为农用肥料还田难度大。

目前,规模以上养殖场普遍采取“干湿分离、干粪堆肥、液相处理利用或达标排放”的粪污治理和利用方式。规模以下养殖户则多采取“分户收集、集中处理”的路子。由于收集、转运成本较高,处理链条长、工艺复杂、固态粪肥产品人工施用劳动强度大等原因,资源化体系运行常常难以为继;很多规模化养殖场无法流转、配备足够土地自行实现“种养结合”,导致粪肥“用不掉”。

“沼液、肥水等液态粪肥还田的适用标准把握不准是粪污资源化方面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盛清凯说。

盛清凯指出,一些地方时常将沼液等液态肥视为污水,将还田视为向农田排污,而予以禁止。还有的,将液态肥还田混同于灌溉或排放污水,要求液态肥要经过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或污水排放标准后再“达标还田”。

“这些误解,都对粪污资源化渠道的畅通产生了不良影响。”盛清凯说。

董仁杰建议,各地在促进生猪补栏过程中,要指导和督促养殖场户配备基本环保设施,依法配备雨污分流和粪污贮存腐熟等设施,为粪污资源化提供基本硬件保障,保证粪污“存得住、能腐熟”。要改进粪肥积造和施用方式,引导和支持粪污资源化方式的创新,如采取“粪尿全混、就地腐熟、就地贮存、机械作业、就近还田”的路子,通过改进积肥方式、缩短工艺链条、减少处理环节、简化操作流程、实行机械作业,降低粪污资源化成本和粪肥还田难度。

此外,董仁杰还建议通过培育粪肥经纪人队伍,提高各种形态粪肥的商品化水平,构建新型种养结合“连接键”,以市场化手段和经济机制防止为了“消纳”粪肥导致过量施用产生污染,从根本上对粪污乱排乱放实现有效遏制,保障粪污“用得掉、不排放”。

新闻推荐

南诏大理政权 与凉山的历史烟云

与凉山的历史烟云昭觉博什瓦黑岩画《南诏王出行图》手绘线图。八角纹金饰片。铜皮莲花。西昌白塔寺是至今保存比较完...

邛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邛崃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