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这些稻作新技术好巴适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9-03 06:34 大字

邛崃市稻作新技术示范田。

可让作物产量较原有技术增加5%-10%

□本报记者 左杉 文/图

“我们这次在邛崃市展示的稻作新技术包括一项大面积推广技术、两项创新集成的核心技术、一项探索性技术。”8月16日,由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科学院、邛崃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长江上游水稻新品种集中展示示范现场观摩暨水稻‘藏粮于技’科技论坛”在邛崃市冉义镇举行。会上,省农科院作物所水稻专家李旭毅对记者详细介绍了近些年来省农科院研发的四项优质高产高效新技术——

麦(油)茬杂交稻机插秧生产技术

稻油(麦)两熟是西南地区的重要种植制度,毯苗机插秧与该种植制度存在较大矛盾,且用种量大,为满足稻麦(油)两熟田的机插,不得不采用一些低产技术,造成“省工不节本,提效不增产”的局面。

为此,省农科院从育秧技术着手,研究形成了以培育“适龄壮秧”为核心的麦(油)茬杂交中稻机插秧集中育秧技术,有效解决了分散育秧秧苗质量低、机插质量差、返青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省农科院通过优选熟期适宜的穗数型品种,配套水肥耦合、群体优化调控、病虫草绿色防控等技术集成的油(麦)茬杂交中稻机插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产量较原有技术增加5%-10%,劳动力投入减少20%以上,节本增效120元/亩以上,可满足本区域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并成为当前水稻规模化生产的主导生产技术,在全省年推广应用面积超过500万亩。

麦(油)茬稻机插秧节氮高效生产技术

该技术是在多项国家“十三五”重大研发计划项目资助下创新集成的水稻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众所周知,施用化肥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上一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化肥过量施用的问题越发突出,尤其是土地规模化流转兴起后,种粮大户粗犷式的管理模式下过量施用化肥和肥料施用不合理的情况尤为严重,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技术有三个关键:一是优选川优五山等氮高效品种为主导品种,充分发挥品种的节氮潜力;二是以机械侧深施肥技术为核心,在机插的同时完成侧深施肥作业,将肥料施入根系区域的土壤中,既减少了肥料流失挥发,又提高了植株的吸肥能力,实现了农机农艺的高度融合;三是配套缓释肥施用技术,确保养分在水稻的需肥高峰释放,进而提高植株的肥料利用率。根据省农科院的研究和实践结果,采用该技术可以让水稻产量不减甚至增产的情况下,肥料施用量可减少25%以上,氮肥利用率可提高15%以上。这项技术不仅符合水稻高质高效绿色生产的发展方向,还有利于种粮大户进一步简化作业、节约肥料投入,深受各地农业部门和种粮大户欢迎,推广十分迅速。

麦(油)茬稻机直播“种肥药一体化”生产技术

该技术同样也是省农科院在多项国家“十三五”重大研发计划项目资助下创新集成的水稻轻简化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水稻直播作为一项高度节本省工的轻简化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在四川也同样如此。早在2016年省农科院就制订了全省水稻机直播的生产技术规程,在蔬菜、冬闲、冬水田水稻机直播技术已十分成熟,生产应用效果显著。但随着从事稻麦、稻油生产的种粮大户将直播技术引入水稻生产,品种不配套、出苗质量差、施肥管理不当等制约水稻产量的问题十分突出。为此,省农科院创新集成了麦(油)茬稻机直播“种肥药一体化”生产技术。该技术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提出了水稻“耐迟播能力”的理论,筛选出了以川作优8727为代表的系列适合油(麦)茬稻直播的耐迟播高产品种;二是创新形成了直播稻“播封同步”技术,解决了杂草规范化高效防治的问题;三是革新了麦(油)茬稻田的整地方法,创新提出了“饱水埋茬”的新型耕整技术,不仅满足抢时播种、节水整地及秸秆高质量还田的需求,还有利于提高直播稻出苗率;四是率先在四川直播稻生产中运用机械侧深施肥技术,实现了播种、施肥同步进行,简化了作业环节的同时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在系列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省农科院还对种子处理技术、苗期水分调控技术进行优化,集成了农机农艺高度融合的油茬稻机直播“种肥药一体化”生产技术,实现了“一播全苗”。该技术模式下水稻产量水平可超过600公斤/亩,劳动力投入较现有机插秧技术减少5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备受规模化经营业主的青睐,推广迅速。

高端生态稻米生产新技术

当前,随着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追求,高端稻米市场也日益扩大。根据当前稻米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省农科院探索研究形成了适合水稻—油菜轮作区的高端生态稻米生产技术。该技术以高食味值的优质稻品种川康优丝苗为主导品种,利用油菜的副产物油枯作为有机肥源,通过健壮秧苗的培育和田间水分优化调控实现健壮栽培,通过优化耕整技术和采用性诱剂、高频杀虫灯及生物农药,实现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整个稻田生产全过程无化学物品投入,完全满足高端稻米的生产要求,可为优质稻米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新闻推荐

文物守护人雷玉华:每一尊像背后的故事就是历史,就是文化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学院研究员雷玉华是佛教考古领域的知名专家,她不仅对成都各个时期的佛教造像有深入研究,多年来还对...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