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风义兼师友(上) 钱锺书与安州才子吴庚舜
——钱锺书与安州才子吴庚舜 吴庚舜(右二)在山东兖州。
安州博物馆陈列的吴庚舜部分著作。
安州博物馆内的吴庚舜塑像。
重建后的安州文星阁。
吴庚舜赠送张清儒的书籍。
庞惊涛文/图
钱锺书与天府学人③
公元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四川安县士绅因感于当地200年间无人高中甲榜,遂联名向时任县令彭作籍倡议,由官方主持修建一座塔,以镇风水,以兴文教。彭作籍接受倡议,选址安县花荄古镇南3华里处修建一阁,建成后取名“文星阁”。
公元1878年(清光绪四年),花荄镇在直隶安肃县任县知事的周凯修告老还乡,将原来只有一层的文星阁扩建为7层的塔式建筑。11年后,新到任的安县知事宋德泽又筹集资金,在原有8层的基础上再扩建了5层。2008年汶川地震受损后,作为文物对口援建部门的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对文星阁进行了重修,并于2010年11月底竣工。
文星阁在安县人心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这个总13层、高28米的塔式建筑,外形上看起来确如一支抱蘸浓墨的毛笔头直插云霄。往前推一百多年,清代四川大才子、著名的戏曲理论家、诗人李调元就诞生于这片热土,文星阁建成后的又数十年间,著名作家沙汀,中国最早的现代戏剧活动家、杰出的民间文学作家、民间文学理论家萧崇素,中国古典文学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学术委员吴庚舜也诞生于安州。
安州一代名人言传身教振兴文教
“和沙汀以及萧崇素不同,很多人并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吴庚舜其人,不知道他这个乡贤对于安县究竟有什么意义。”2018年5月27日,在参观完文星阁后,安州诗词学会会长、对吴庚舜以师事之的张清儒对笔者说,吴老师一生主要从事中国唐代文学史和唐诗元曲的选注鉴赏,年轻一辈的读者不了解他很正常,但这并不能掩盖吴庚舜本人在安州现当代文化历史上的价值。
2013年,安州在征集、布置安州博物馆历史文化厅时,张清儒和其他文化界人士积极倡议,将吴庚舜的塑像以及简介,放在了安州博物馆“名人名家单元”里。张清儒认为,这是吴庚舜应得的尊重和地位。
张清儒自新世纪初和吴庚舜接触以来,有机会多次向吴庚舜近便请益,并听他讲起和钱锺书等大学者的逸事。
鉴赏古典文学著作等身的唐诗专家
吴庚舜1932年出生于安县安昌镇大北街丁家巷,但他的祖籍在江苏常州,高祖吴江随先祖迁居邛崃,是嘉道年间的著名诗人和书法家,有“风月无边,长安北望三千里;江山如画,天府南来第一州”名联流传至今;曾祖父吴宗兰曾任贵州铜仁知县和兴义知府,颇有政声。吴庚舜的祖母是绵阳人,在祖父去世后,便带着吴庚舜的父亲等五个孩子回到绵阳安县娘家。
从邛崃迁居安州,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贫穷生活让幼年吴庚舜记忆深刻。但出生于这样一个文化世家,文化的自觉性和使命感,让吴庚舜的父亲十分重视读书,即便借钱也要送孩子读书。江油中学毕业后,迫于改变家庭生计,吴庚舜开始在家乡当小学教师,新中国成立后,他考上人民教师,后来当上教导主任、校长。1955年,考上四川大学中文系,师从杨明照、张怡荪、任二北、石璞等先生,系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和欧美文学,在古典文学鉴赏方面,积累下深厚的学术基础。
1959年大学毕业后,吴庚舜被分配到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古代组工作,主攻唐代文学,此后,一直在社科院工作至1992年退休,先后历任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文学所学术委员以及杜甫学会、李白研究会、苏轼学会、元好问学会理事,并担任中国社科院诗社社长。2012年11月27日,吴庚舜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吴庚舜先后著有论著《唐代文学史》(中晚唐五代卷主编)、《唐诗选注》(主编)、《中国文学史》(合著)、《唐诗名篇赏析》(主编)、《唐诗典故辞典》(主编)、《全元散曲广选》(主编)、《唐宋词选讲》(合著)、《关于唐传奇繁荣的原因》《元好问评传》《张若虚评传》《李白三论》等,其中,与范之麟先生共同主编的《唐诗典故辞典》多次重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唐代文学、尤其是唐代诗歌的选注、鉴赏和大众传播普及,作出了突出贡献,吴庚舜也因此被公认为“唐诗专家”。
钱先生成导师摆谈做学问之经验
1952年2月,中国社科院着手筹备成立文学所。1953年2月22日,文学所正式成立,学部委员有郑振铎、何其芳、钱锺书、俞平伯、余冠英、沙汀等人。为培养研究人员,文学所大量从各大学中文系、外文系选调优秀大学生,作为中国古典文学教学重镇的四川大学,自然是社科院选调大学生的重点选择,吴庚舜即是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进入到社科院文学所工作的。
吴庚舜在《钱锺书先生的治学与为人》一文里,对当时分配入所及第一次认识钱锺书先生记录甚详:
1959年秋,我离开母校四川大学奔赴文学研究所,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是图书多,二是专家多,三是人情味浓。第一次见到钱先生是在国庆全所联欢会上,地点是哲学社会科学部六号楼三层文学所大会议室。大会由所长何其芳同志主持。……我被分到我最热衷的古代文学研究组。钱先生是我的导师。组会我常坐在他的旁边。他的指导,有关键性的指点,有言简意赅富于启发性的答问,而更多的则是潜移默化,从各个方面调动青年研究人员的积极性。记得一次在六号楼二楼小会议室开组会,我和钱先生并排靠窗而坐。谈到研究,他一边在自己左腿的膝盖上方用指头画了一个小圆圈,然后又画了一些放射线,像平日人们画太阳光一样,一边说做研究工作应当像这样,先有一个立足点,然后再向外扩展开去。这是经验之谈,看似简单,实则至关重要。它使我少走了许多弯路。
和钱锺书共事编写《中国文学史》
在王平凡口述、王素蓉整理的《文学所往事》一书里,对1960年的文学所大事记录甚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古代组最引人注意的成果无疑是三卷本《中国文学史》。它在何其芳亲自策划和指导下,由文学所古代组余冠英、钱锺书等18位研究人员合作编写而成……这部文学史一经出版,影响巨大,深受好评,成为20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阶段标志性成果。
吴庚舜作为古代组的新兵,和牵头《中国文学史》唐宋段编写工作的钱锺书同事工作,这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由于具体的章节和作家作品的评价并没有单独著名编写者,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吴庚舜后来主编的《唐诗名篇赏析》里,看到关联的信息。在这本书里,吴庚舜对魏徵、王绩、张若虚、杜甫、李绅、白居易、王建等诗人的部分选作进行了注释和赏析,其中一部分当然延续了他在参与《中国文学史》唐宋段的编写成果,还有一部分是他后来继续深入研究取得的成果。
在《唐诗名篇赏析》的前言里,吴庚舜说:我们是想在加强唐代抒情诗赏析的同时,突出当代叙事诗的分析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提高对唐代叙事诗的理解和认识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这和钱锺书先生在1957年编写《宋诗选注》坚持“人民性”和“社会价值”的思想是相通的。
“钱锺书先生是吴老师初入文学所的导师。”张清儒回忆说,吴庚舜曾经跟他讲起过自己初入文学所以及和钱锺书等大学者交往学习的掌故,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中国文学史》唐宋组中具体作家和具体作品的评价问题,两人有很多书信和资料往来,这些资料现在都收藏在吴庚舜的儿子、现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和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成员吴晓都家中。
吴庚舜还参与了文学所里的另一个重头作品《唐诗选》的编写工作,钱锺书作为古代组的学术带头人,对此付出了不少心血。前期工作中,他负责撰写的小传和注释,具有《宋诗选注》一样的特色。后期是修改阶段,他对作家作品的增删和注释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如1975年,他给全体编写组成员写的一封信说:“增选目已一一校对原诗,鄙见五纸附呈,陶诗所谓‘所言多谬误,君当恕醉人’也。杜、韩、三李等大家篇什,加添者皆允惬,无可议,足衡鉴之公明,甚佩。”钱锺书的热情支持之意溢于言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曾昌文)1日,记者从邛崃市司法局获悉,为保障临邛古城文脉巷片区街巷复兴项目工作有效推进,打好复兴项目攻坚战,...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