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 大熊猫从深山走向世界

四川日报 2019-04-01 05:49 大字

(上接01版)目前,大熊猫野外监测体系正向宝兴、天全、芦山、荥经等县大熊猫栖息地覆盖。在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中,雅安野生大熊猫数量已比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报告的数据大大增加,从259只增加到340只,实现了大熊猫数量持续恢复增长,核心种群继续壮大。,150年 大熊猫从深山走向世界。

野化放归并非终点,而是另一个检验当地生态建设的起点。

半个世纪内,四川已陆续成立自然保护区169个,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近1/5。

以雅安为例,森林覆盖率达到65%,境内由北向南分布邛崃山系至大小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正在建设的泥巴山大熊猫栖息地廊道,连接了瓦屋山、大相岭、邛崃山大熊猫栖息地,是大熊猫基因交流的重要通道,不断绘制大熊猫“老家”的生态地图。

推动更高层级的大熊猫保护工作,四川也在发力。

2018年10月2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成都成立。今年1月15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7个分局在相关市(州)同时举行挂牌仪式。

输出136只大熊猫

“和平使者”联系四川与世界

3月28日,国外媒体报道,旅居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动物园的大熊猫母子——27岁的“白云”和6岁的“小礼物”将于4月下旬被送回中国。圣地亚哥的居民这样表达他们的感受——“心都碎了”。这两只大熊猫来自四川,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的成员。

新中国成立以来,雅安共输出136只大熊猫,其中有18只以和平友好使者的身份安居异国他乡。

一项调查显示,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排在第一的就是大熊猫。“大熊猫已经走出雅安,成为四川乃至中国沟通世界的‘使者’。”大熊猫文化研究专家谭楷认为。

碧峰峡基地旅游部门负责人高晓文对此深有同感,“基地设有志愿者服务项目,每年都有不少国外粉丝来到碧峰峡基地当大熊猫志愿者,时间长达两三个月。”

“大熊猫科学保护工作,四川的成果有目共睹。不过,围绕大熊猫的文创产业做得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成都以外的其他大熊猫栖息地。”著名大熊猫文化研究学者孙前认为,“我们不仅要重视大熊猫的科学价值,也要重视大熊猫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谭楷也认为,要深度挖掘大熊猫文化资源,应与市场融合,在旅游、动漫、出版、网络方面找到结合点。成都国际金融中心(成都IFS)的爬墙大熊猫成为地标就是很好的例子。

目前,成都市雅安市和平武县已试点建设大熊猫文化创意产业园,将合力打响大熊猫品牌,推动具有四川特色的“大熊猫”文化走向世界。

新闻推荐

科伦药业 多元创新全产业链成型

伊犁川宁全景“三发战略”获阶段成果,营收与净利双双刷新历史最好数据今年以来A股市场回暖明显,科伦药业(002422)股价也...

邛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邛崃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