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古镇:北上通羌要道(上)
茶马古道
百岁老人谢润身
谢家坝铁索桥
姚蕾/文 杨辉祥/图
邛崃茶园古镇位于大邑县新场古镇对面,仅有一条公式江河相隔,可谓一静一动。河对面的新场古镇活得风生水起,而茶园古镇依旧保持那份纯真和古朴,如今成为摄影、建筑、考古、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打卡地。和参与邛崃田野调查的杨辉祥老师等一起走进这个似乎被遗忘的古镇,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挖掘潜在的复活的基因,探索兴衰成败的背后,以史为鉴,面向新生。
从西江到茶园
从古镇的名字去注解古镇,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茶。茶叶作为饮品,始发于神农氏,据《古代的巴蜀》记载,“汉有扬雄,司马相如……之徒皆饮焉”。2100年前,饮茶就在成都、邛崃一带蔚然成风。邛崃在唐代便有“万担茶乡”的说法。而邛崃素来有“六山三田一水”的地貌结构,境内东低西高,坝、丘、山俱全,宜茶土地面积都在海拔600至1000米的山丘之间。古镇的茶坝这个地名就承载了茶园厚重的茶史文化。
据说,茶园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产茶,以前几乎家家户户种有茶叶,茶园乡的茶以周场的最好。周场村以前叫周沟场,在西南古茶马道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这里做买卖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集市——周沟场。街上五十多个铺面,有烟馆、轿子铺、行嫁铺等。周沟场因处于川西坝区和邛崃山脉的交汇点,集市起到了中转站的作用,王泗、新场等坝区的大米卖给山里人,而山里的茶叶等山货由此交易出山。茶叶之外,当地人自豪的、周沟场生产加工的蓝靛也借道远销崇州、成都,辐射川内外。据《邛崃县志·民国志》记载,一年的产量可达八千挑,约六十四万斤,是川西乃至四川最大的蓝靛产区。
1980年地名普查,当时茶园叫西江,因与崇州的西江重名,邛崃西江让步崇州西江,又因茶叶是其支柱产业,于是西江摇身一变成茶园。据《邛崃县志》记载,茶园明代为里甲制,属邛州北路第五甲,清代沿袭明代里甲制,末期改制为保,民国时期实行保正和团首合一,称西禅团。1982年改建为茶园乡,现一直沿用茶园乡名。当地人告诉我们,茶园现有2000多亩老川茶,准备建老川茶保护区,把老川茶作为主打品牌对外推介。
茶马古道兴衰轮回
在专家眼中,茶园其名更与“茶马古道”息息相关。史料称,“茶园,是古临邛的北大门,位于四川省邛崃市北15公里处,是名重史典的‘西蜀茶马道’上的大货栈、大码头,是西蜀‘北上通羌’的要道。”茶马古道久远繁华,而茶园则是茶马古道上不可缺的一段。
茶园乡山林中的古驿道从镇上一直延伸到大同银台山顶,时断时续,其中两三段基本完好。驿道宽3米,呈鱼脊背形,中央用石板铺成一条笔直的中心线,两旁用鹅卵石铺成路面。杨辉祥等人称,这些古驿道遗址是古巴蜀“北上通羌”要道,连接天台山脚下的古镇夹关,打通出羌通道。当年盐、铁、茶、纸等货物经茶园北去,羌寨的骡马终年不绝;而成都等城市所需茶、纸、柴草木炭、粮果等物在茶园、新场起运,由船筏、马帮、背夫南运。2000多年的“马道”繁荣,使茶园聚集了人气,虽历经风雨沧桑,依然保存了茶马古道大码头的风貌。商贸无断绝,远近商旅纷至沓来,留下了不少历史文化遗迹。古代“茶马道”马帮通商史、昔时战争遗迹,均已成为研究茶马古道交通文化的重要依据。《三国演义》有“七擒孟获”,传说诸葛亮同 “蛮王”“一箭定疆界”的神箭即经由茶园“箭道”密送到打箭炉,至今茶园仍有叫“箭道”的山梁。古代羌族岩屋、岩穴、岩墓沿山丘星布,时有稀奇物品出土,被文史学者誉为成都平原少见的羌族遗迹。
如今,茶马古道上的繁华交易不见,但沿线分布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庵观寺院,成为今人辨识丝绸古道的重要标识,文化交流的重要佐证。研究古镇演变、古道的走向以及迁移之路,史学家很多倾向于以寺庙的布局来探究脉络。茶园的历史可上溯到西汉,三国蜀汉时取名西禅,而西禅之命名则是来自场镇上东汉始建的西禅寺。值得关注的是,蒲江西来、大兴、复兴,邛崃宝林、傅庵、观音场、观音阁、十方堂……周遭许多地方都以寺名为地名,向我们昭示了佛教西来的南传之路。
当年羌人南迁入蜀,本地人出羌西行,这条道上来往的不仅仅是贸易,还承载着心灵的慰藉,生死都在这茶马古道上来回。茶坪坝后来逐渐走向衰落,究其原因,很多人都说是搬垮的。随着新场到大邑、成都的公路修通,场镇上很多人迁离了茶坪坝,到现在茶园场上修房置屋。人走茶凉,何止古镇。
土地以另一种魔力把人唤回。当地人曾经挖泥做砖瓦,发现了很多古时候老茶树的疙瘩,于是这里有了茶坝之名。如今,人们发现这里的沃土富有硒,于是一种含硒的产业开始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辟新天地。
茶界袍哥 百岁老人谢润身
茶坝之下还有小地名——谢家坝,祖祖辈辈做茶叶生意的谢润身老人是谢家坝祖师爷级别、袍哥般的人物。我们幸运地见到了已满百岁高龄的谢润身,聆听茶马古道的故事。
谢大爷居住的小院已有上百年历史,占地约200平方米,四个天井串联,典型川西建筑风格。百年小院少了阔气多了些温馨,在最后一个天井,一棵象征风水的柑橘树栽种在靠近堂屋的一角,橘黄色的柑子在阳光下期待着成熟的日子。谢大爷居住在最后一个天井的房屋里,门前桌子上放了一个暖水瓶和泡茶的保温杯。当地人说,2017年夏天,谢大爷迎来了百岁大寿,周围乡里乡亲都来沾长寿之福,好不热闹。环视周围,房屋门帘上,红色喜庆的贺寿对联还没有完全褪色。“福如东海 海屋欣添百岁筹 瑶池喜晋千年酒”;“寿比南山 天边将满一轮月 世上同尊百岁梦”等当地人题写的对联,贴满了小院各显眼处,让人仿佛看见谢大爷生日宴上九大碗、乡亲邻里熙熙攘攘前来添福增寿,热气腾腾的喜庆场面。
谢大爷戴一副眼镜,身体硬朗,见到我们立即从椅子上站起来,不紧不慢地打理烟斗里的叶子烟,吧嗒吧嗒地吐着呛人的烟雾。“当然我要亲自押货!”“成都、乐山、雅安、西安都要跑……”他听力还不错,对我们的提问能清晰地回答要点。谢大爷算得上一位精明的商人,除了收购本地茶,还把附近茶农做成的半成品茶集纳起来,再送到茶厂深加工,打成约50斤一包,最后用骡马送到成都茶叶市场卖,偶尔搭运输公司的汽车运到中江、雅安等地去卖,更远则卖到陕西等地,来回有时长达两个月左右。茶园的茶很受欢迎,一闻一品就知道来路。问及做茶叶生意赚不赚钱。他说,赚钱啊。方圆几里都有人在做茶叶生意,不过有大有小,而除了茶叶之外,也贩卖一些当时的禁运商品。周围邻居一起帮腔:“当然赚钱,谢大爷当年那可是袍哥、豪门!现在也不错,都向200岁冲刺了!”历经沧桑,谢大爷不紧不慢地讲述过往,滔滔不绝,似乎在品自己的叶子烟。当我们离开小院时,他竟然快步地跟上我们走出泥塑、花纹装饰的龙门,目送我们远去。简朴的龙门内外,封存了谢大爷的江湖记忆。
新闻推荐
一首《致平凡英雄》唱响《直通春晚》成都警察用自己的方式唱出警察故事
“请你为我再将双手舞动,忠诚守护使命牢记心中,做平凡英雄让我们同享光荣……”26日晚,中央电视台《直通春晚》栏目里,一首名...
邛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邛崃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