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固驿镇:一品当朝驿承署衙(上)

成都日报 2018-11-19 01:59 大字

固驿古镇老街的通街沿

俯瞰邛崃固驿老街

古墓出土的驿使图

姚蕾 /文 邛崃新闻中心供图

上世纪70年代初,嘉峪关一古墓中出土的“驿使图”记录了距今1600多年前的邮驿情形,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邮递员。“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与唐代诗人岑参笔下的诗句相互印证,诗意飞扬、马蹄声声似乎犹在耳响,成为古驿站的历史回响。如今,从一个驿站名字演变为区(市)县一级的行政区名称,龙泉驿全国独一份儿。而固驿呢?在邛崃田野调查发起人李志的邀请下,我来到固驿古镇。“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年千里加急的荔枝是否经过固驿驿道,抵达杨贵妃之口呢?

西汉驿站 戏圣故里

沿川藏要道,从成都到双流,经新津到邛崃,从成新蒲快速通道转入新邛路可直达固驿镇。古镇名字一说是因当时镇内设“驿承署衙”,专司迎送驿使往来事宜,传达附近州、县公文的机构,后废,但固驿镇之名遂由此而始。清朝定鼎后,固驿镇因地处水陆交通码头,物产丰富,移民众多,与本地人互相融合,发展生产,共同建设,使固驿镇更加繁荣起来。受移民文化影响,古镇陆续修建了江西馆、福建馆、广东馆、湖广馆、陕西馆,连同本地的川王宫、东皇宫等六省四乡会馆寺庙共有七八座之多,“一品当朝”的布局就基本定型。从当时集市的气势可知,固驿镇已是首居邛东的繁华古镇。邛崃三大古镇历来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说法,有2300多年历史,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平乐稳坐“一哥”位置,夹关迎头赶上,而固驿在邛崃民间有谚语云:“平乐坝的人,固驿镇的神。”神仙居住的地方,凡人哪有不羡慕之理?

古镇不以“驿站”历史自夸,而拿“戏圣故里”“千年古镇,一代新风”的牌坊迎接四方八客。川剧戏圣康芷林生于清同治九年,就出生在固驿镇康石桥。川戏故事大都来自于民间传说,当然少不了各路神仙,经典川剧《白蛇传》中的神仙打仗扣人心弦,成为传统保留节目。联想到谚语“固驿镇的神”,古镇戏里戏外名堂很多。而驿站呢?如果找到驿站的历史遗存,串联起来,梳理出一个南丝路重镇上的驿站的前世今生,或许比牌坊上的文字更为精彩。牌坊上的字更替过多次,但不变的是牌坊下两公里长的卷洞桥街。桥没有了,两旁的水沟也盖上了,想当年这条街有桥有水,通江达海。

固驿街面宽约两米,而临街铺面屋檐外延却又达到3米左右,大部分街沿被屋檐遮盖,外柱就立在街沿上。这种设计,方便了左邻右舍出来围成团拉家常,也可行走在其下,免了日晒雨淋之苦。当地人把这种建筑样式叫通街沿,宽阔的街沿更利于大家物物交换,或者摆摊做买卖。这与古镇周边的风雨廊桥功能类似,权叫作全天候交易市场。古镇而今还遗存十三条老街,多为明清建筑,木结构、小青瓦,大都一层楼格局,两层楼的豪华建筑间或其间,虽原汁原味,但均破败低矮。除正街、下河街、烟巷子、横街子、大井坎街、新街子、鱼市街、猪草市街等外,还有著名的乌龟凼、卷洞桥、灯棚子、榨子门。

“一品当朝”台子坝

下河街2号有一个约500平方米空空的台子坝。廖国堂老人说,这是以前的万年台,上世纪60年代一把大火给毁了,后修此建筑作为供销社营业用房,而今拿来晾晒粮食和集会。四周有街巷连接,似台子坝长出的手臂,手指则深入到街巷的院落与房中去。当地人钟情的巫家大茶馆是一层楼格局,门口一棵梧桐树冠颇大,茂密树叶褪去阳光热浪,成为炎夏揽客的一大优势。老板介绍说,茶铺始于清代末期,以前楼上楼下皆可吃茶,背后还有连接正街的烟巷子街。一个存在近百年的茶馆与以交易烟草的烟巷子街为邻,不知道该有多少“冲壳子”的故事肆意飞扬。过了台子坝便是一公里长的下河街,直抵固驿码头的大南河。正街尽头是鱼市街,是交易鱼产品集中地。而紧邻的楠木林街,交易楠木的痕迹早已无影无踪。

八旬老人廖国堂对台子坝的故事如数家珍:固驿镇街道设置很特殊,可用“一品当朝”四个字概括。朝廷大臣官服上绣有仙鹤与红日组合称为“一品当朝”,“位高权重”用在固驿街道上,那自然也不可小觑。

“一”字是指大庙(东皇宫)前的照壁。东皇宫是古镇最大的庙宇,位于古镇正中。庙内东岳大殿右侧有口大钟,为明末所铸,上有御史王廷简书撰“玄灵弘化”的铭文,天启某年书等字样。该庙始建于明朝中叶,扩建于明末清初,到乾隆年间已是拥有殿堂二十余所,庙房五六十间,名副其实的固驿首庙。庙宇正中还有一座三层木架结构、带有回廊栏杆的“皇经楼”。

这座“照壁”可谓古镇第一大景观。固驿经年洪灾,每每淹及全镇,庙门外的“一字形”照壁也受灾倒毁。洪水过后,人们清洗淹没的庄稼时,在河滩泥沙中发现了一个呈椭圆形的高大巨石,高约2米,宽约4米,似铜非铁,上面纹路纵横分明,于是奉为上天派给固驿的“神”。有人建议把此巨石移到大庙门外,用红砂石作基础,两旁再用火砖嵌砌成一座呈“一字形”的长方体的“照壁”,使它矗立于庙前,既气派又可镇妖慑魔,以免固驿连年洪灾祸民。

川王宫内的玉皇楼和其前面左右对称的钟楼和鼓楼“三角鼎立”,形象地成个“品”字。台子坝南部的万年台戏楼高大雄伟,从上面俯视,极像一个“当”字矗立于台子坝,威严端庄。集会时,人流涌动而出似浪潮汹涌,向着万年台扑来。万年台的前堂和后台有一雕花木屏风隔开,屏风两侧立一对联。联曰:人生如戏,当戏、当戏、当当戏;过客似潮,朝潮、朝潮、朝朝潮。这“一品当朝”于是成为对古镇最高的赞誉,祈福古镇万年不衰,吉祥如意。

驿站何处 驿使何在

正街一说是当年南丝路经过的主要路线,留下了一排排前店后院中天井的清末民初建筑,相比其他街巷的房屋豪华气派些。保存至今的南华宫是固驿繁盛时期的代表,为广东客商所建会馆,是古镇上最为重要的一条街。

在正街上我们努力寻找古驿站遗址,但街坊大都含糊其辞。有人说正街109号曾经是驿站驿使的歇脚地。因为驿使落脚,周围有巫家大茶馆、大井坎张显成茶馆、仁和茶社等旅馆、茶馆次第开来,生意格外兴隆,旁边还有栅门、拴马、石梯子,形成一套完整的喝茶歇脚之处。还说这里曾有一棵柏树,上有三杈,刻有里程记录,类似于高速路上的公里数。

南华宫位于正街120号,整个建筑物内部仅存房梁、几根木柱作为骨架苦苦支撑。居民说,50年前自己还是孩提时,镇上老少常在此看戏、看电影。移步到南华宫背后的建筑屋顶,俯视其破碎的瓦砾屋顶,可见重檐歇山式建筑上的飞檐翘角,两端翘角形如飞鸟展翅,曾经的辉煌毕露。此宫为广东客家人于大清嘉庆癸酉修建,坐南朝北,两侧山墙是穿架式结构,中间是抬梁式结构,金柱直径约30厘米,为典型的清式建筑风格。遥想当年,宫门辉煌何等威风霸气,到如今,落魄得“下嫁”给一个烧烤摊作为后厨,伤感之情一泻千里。街坊说有200余年历史的南华宫,房顶上曾经有两条龙,屋顶和梁架上灰尘蛛网少见,堪称奇观。专家认为大殿独特的结构形成一种“风道”,使梁上不容易积灰尘;更有专家认为特殊结构产生的回旋风有可能是一种独特的声波,使飞鸟不敢接近。

布市街在清代,便是专门进行布匹交易的场所,民国时期布市移到大庙前面的坝子,全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纺车,一派“但闻机杼声,不闻女叹息”的繁忙景象。有布市就有染坊,那时固驿下河街、正街还有染坊10余家。赶场时,农户把纺成的纱线拿到布市、棉花市去卖,多采取以物易物的形式。不过,这些自产土布最终经不住洋布的冲击,大部分运往边远山区农村,或者通过茶马古道远走他乡直到销声匿迹。

新闻推荐

“成都面对面·监督问责第一线”聚焦邛崃 现场直播质询 曝光三个问题

“成都面对面·监督问责第一线”节目现场被曝光过的街道,没想到摊贩经营依旧,还没到晚上就满满当当占据了街道两旁;一片葱葱...

邛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邛崃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