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画院年会五大主题研讨古代山水画 涉及山水游历、笔墨等

赵琰哲 2018-10-22 09:27 大字

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暨“中国传统绘画研究中心”2018工作年会9月下旬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

其中“中国古代山水画学术研讨会”共汇集了来自不同高校及研究机构的21位专家学者,分“纪游胜景”、“图像流变”、“跨界传播”、“画作考辨”、“考证反思”五个主题板块,共同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艺术的各项议题。比如,古人山水游历与山水画创作之间的关系,山水画图式之形成及其在后世的传播与变异,山水画图式在不同媒介上的运用,山水画作的真伪考证、品格高下,山水笔墨图式的功能与意义等等。2018北京画院“中国古代山水画”学术研讨会现场

9月22日

第一场 纪游胜景

9月22日下午第一场主题为“纪游胜景”,主持人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凇教授。主要探讨的是针对山水实景进行描绘的山水画作,结合古人对纪游的兴趣,探讨山水游历与山水画创作之间的关系。

主持人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凇教授

第一位发言人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博士后研究员蒋方亭,题目为《明代王世贞与吴门画派后期纪行图之兴》。她认为以记录行程实景并体现游览过程为突出特征的纪行图,在明代中后期吴门画家的笔下发展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画类。吴门画派后期的纪行图之兴,除却吴门画家对文徵明风格的直接继承之外,亦与文人官员王世贞的纪史理想及其文坛盟主身份确立的过程密切相关。王世贞一生的艺事参与大致可分为4 个时期,而他对吴门画家创作活动的“干预”,集中在隆庆四年(1570)至万历五年(1577)间。吴门画家陆治、钱穀等绘制于此期的几套纪行绘画,几乎无一例外都与王世贞的推动有关。

发言人蒋方亭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博士后研究员 题目《明代王世贞与吴门画派后期纪行图之兴》

第二位发言人为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雷雯,题目为《虎丘夜月——沈周《千人石夜游图》解读》。她认为千人石作为苏州虎丘山上的一块平坦宽阔的奇石,历代文人来此游玩必在此处吟诵诗画以纪之。着重分析沈周的《千人石夜游图》画作,了解在画作中出现的相关人物杨循吉、徐霖。第二部分解读沈周、杨循吉二人往来和韵的五篇诗文。通过诗文可知沈周在月色下的千人石“澄怀示清逸”,对此次夜游经历颇多感慨。并尝试探讨自沈周之后虎丘夜月题材绘画的发展及其原因。

发言人雷雯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题目《虎丘夜月——沈周《千人石夜游图》解读》

第三位发言人为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程国栋讲师,题目为《“敢言天地是吾师” ——溯源弘仁的黄山游历和黄山图作》。他以传记、诗文、画作三类资料为依据,对清初画僧弘仁的黄山游历及黄山画创作展开了回溯,探析了个人山水游历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认为,黄山为弘仁的创作提供了海量的视觉素材,激发了他于笔墨技巧方面的创新,从而开辟了中国山水画美学的新境界。反过来,正是为了提升艺术的层境,达到与自然争胜的高度,弘仁才有意地强化自身的游历经验,并将游历深度化、哲思化,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黄山与弘仁,最终是互为成全的。

发言人程国栋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题目《“敢言天地是吾师” ——溯源弘仁的黄山游历和黄山图作》

第四位发言人为广州美术学院李若晴教授,题目为《浮山崛起:嘉道年间罗浮山的重新发现与实景山水画创作》。他根据存世的罗浮游记以及山志、绘画,探讨嘉道年间广东文人如何重新发现并开发罗浮山旅游资源(尤其是浮山)。讨论了宋代至清初的罗浮旅行情况,指出前人旅行中重罗山而轻浮山的特点。接着论证嘉道年间,浮山开始成为新的热门路线,众多粤籍文士入山旅游并以游记、诗文与绘画记录其浮山之行,单独为浮山而撰的山志也于这一时期出现。这一旅游新热线的形成,与地处浮山的酥醪观及其住持江本源有莫大关系。浮山之所以被重新发现并做相应的开发,其要因当是地方精英始终存在一种区分雅俗的焦虑。到了嘉道年间,广东精英阶层已经不满足于到达罗山,他们要开辟更为幽静的浮山作为新的景点。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够超越前人而且最大限度与俗文化区分开来。

发言人李若晴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题目《浮山崛起:嘉道年间罗浮山的重新发现与实景山水画创作》

第五位发言人为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姜永帅讲师,题目为《从“胜景山水”到“纪游图” ——画史上一个山水画类型转化的案例》。他认为“纪游图”作为中国山水画的一种类型,盛行于明代中期的吴门绘画。学界关于它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的研究更多集中在文献记载的追述或分类研究上,从而忽视了对与之相关联类型的山水画的考察。事实上,宋代兴起的“胜景山水”在后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误读并逐步演化,在元末、明初日渐盛行的文人雅集与纪游的世风下,被文人画家赋予为“纪游图”的形式。与“胜景山水”注重画面诗意的传达相比,“纪游图”侧重对名胜景点或游览过程的视觉呈现,以便唤起游览者或观者的视觉经验。不过, 明代以后的“胜景山水”并未随着“纪游图”的兴起而销声匿迹,而是与“纪游图”同样保持着记载地方名胜景点的功能,在某种意义上,二者含义已经完全相同了。

发言人姜永帅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题目《从“胜景山水”到“纪游图” ——画史上一个山水画类型转化的案例》

第二场 图像流变

22日下午的第二场主题为“图像流变”,主持人为上海戏剧学院施錡副教授。主要探讨的是不同主题的山水画图式之形成及其在后世的传播与变异。

第一位发言人为吉林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陈思所长,题目为《信笔? 墨戏? 云山游——“米氏云山”图式形成研究》。她认为米芾、米友仁的云山图开创了北宋山水画新风,他们超越再现,以符号化图式表现出潇湘洞庭等地域山水意涵和文化象征。“米氏云山”形成因素诸多。第一,“自我作故”和信笔“墨戏”是标新立异的观念基础;第二,诗书修养是“米氏云山”形象空简但笔墨丰富的技术基础;第三,广足游历所见的江南奇观物象是“米氏云山”的自然基础;第四,米芾推崇的江南董源、巨然可见云山图像审美渊源;第五,“云山”也是其他画家喜爱的题材形式,但米氏父子凝练图式并阐释内涵,借助其文化传播力产生了深远影响。

发言人陈思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所长 题目 《信笔? 墨戏? 云山游——“米氏云山”图式形成研究》

第二位发言人为北京画院理论部奇洁研究员,题目为《诗画声中作醉醒——南宋宫苑诗意山水研究》。她认为诗与画结合于北宋时代,南宋宫廷绘画将其推向高潮。历史上著名的画界圣手马远、马麟、夏圭所绘山水,多有宋宁宗、杨皇后,或宋理宗题诗。以马远与宋宁宗山水诗画册为研究原点,探究宋宁宗诗文题于马远山水画作的历史原境、心理动因等相关外延信息,并延展至马麟、夏圭山水画作中的帝后诗文,用以诠释南宋宫苑诗意山水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诗画诉求。

发言人奇洁 北京画院理论部研究员 题目 《诗画声中作醉醒——南宋宫苑诗意山水研究》

第三位发言人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万笑石,题目为《祝辞与图像 清代“九如”图像的寓意、图式及变异》。她认为“九如”是一种经典的祝寿图像,图像内容源自《诗经》“天保”篇中的九个比喻。最初,这种图像比较忠实地再现了祝辞文本,之后却逐渐脱离文本限制。清代以降,“九如”图像不仅发展出丰富的山水图式,还出现花鸟画、人物画等不同变体,在传达情感与祝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言人万笑石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题目 《祝辞与图像 清代“九如”图像的寓意、图式及变异》

第四位发言人为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赵琰哲副研究员,题目为《明清女画家笔下的山水景致》。她认为女画家画作在传统画史中所占比重本就较小,其中又以山水画数量最少。但明清二代涌现出多位擅画山水的女画家。闺秀画家如黄媛介、王端淑、陈书等人,名妓画家如柳如是、薛素素、林雪等人。以这些不同身份的女画家山水画作为关注对象,分析其艺术特色,探讨其山水游历与山水画创作之间的关系。明清女画家笔下山水多以摹古为主,长于文人写意画风,兼有少量实景山水之作。她们与钱谦益、汪汝谦等男性文士之间的交往,亦对其艺术创作产生影响。不少明清女画家以鬻画为生,其笔下山水画作亦是其经济来源。

发言人赵琰哲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 题目《明清女画家笔下的山水景致》。

第三场 跨界传播

22日下午的第三场主题为“跨界传播”,主持人为故宫博物院书画部汪亓副主任。主要探讨的是山水画图式在不同媒介上的运用,以及山水画图式在建筑空间中所发挥的作用。

主持人汪亓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主任

第一位发言人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倪葭副研究馆员,题目为《唐镜中的山水园林图》。她认为铜镜是鉴容理妆的生活用品,在青铜器中独具一格、自成体系。唐镜包含了园林艺术及山水画创作的诸多内容,既符合山水纹饰唐镜的共性,又呈现出近于山水画的独特个性,咫尺山林,小中见大。通过查阅文献以及铜镜、壁画、传世画等资料,为铜镜、山水画、园林艺术等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实物资料。

发言人倪葭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题目《唐镜中的山水园林图》

第二位发言人为首都博物馆李文琪副研究馆员,题目为《山水屏风、山居图与书斋图 ——宋代以来三种山水图像之间的演变与联系》。她认为传统绘画中的“山水”题材,在图像的形式方面经历过许多转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变化表现在,本来在画面上以屏风或壁画为载体出现的被详细描绘的山水图,历宋入元,在一种逐渐流行于文人士大夫群体中的书斋山水画中,不再被描绘。这种图像演变的背后,交织着山水与文人生活的密切关系,反映了人们观念与风俗的转变。

发言人李文琪 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题目《山水屏风、山居图与书斋图 ——宋代以来三种山水图像之间的演变与联系》

第三位发言人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专职博士后杜松,题目为《顾氏画谱》的图像来源》。他认为《顾氏画谱》作为万历年间浙江籍宫廷画家顾炳等人编写的一部画谱,通过对其中的图像与现存历代绘画作品的图像比对,试图找出《顾氏画谱》所临摹的原作,通过所临原作上的鉴藏印鉴分析作者从谁(鉴藏家)那里看到原作,通过对原作和原作出处和可靠性的梳理,进一步分析万历年间宫廷画家的图像来源和他对各朝绘画认知情况。

发言人杜松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专职博士后 题目《顾氏画谱》的图像来源》。

第四位发言人为南开大学吴若明讲师,题目为《以瓷鉴画:明清中国隐逸山水图式、意境与多元表达 ——以《桃源仙境图》和《渔乐图》为例》。她认为带有隐逸情趣的避世山水画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常见题材,并以“桃源仙境”和“渔夫图”两类为主,尤盛于明中期至清康熙年间。绘画影响了瓷器装饰的发展,从《桃源仙境图》和《渔乐图》出发,进一步探讨二者隐逸主题的表达、构图和图式发展。桃源仙境更倾向于对隐逸的叙事性题材情节呈现,跟随先古高士隐逸之心。渔乐图则是自然山水民乐场景的再现,从而委婉表达一种渔父的隐逸之心。介于桃源仙境和渔乐图隐逸题材的避世意境,明末清初的瓷器上出现了具有隐逸意境的瓷器,图式简洁化,以山、水、人三元素构成基本图式,形成和渔乐图相近的瓷器流行纹样,体现了隐逸山水的多元表达性。

发言人吴若明 南开大学讲师 题目《以瓷鉴画:明清中国隐逸山水图式、意境与多元表达 ——以《桃源仙境图》和《渔乐图》为例》

9月23日

第一场 画作考辨

23日上午第一场主题为“画作考辨”,主持人为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赵琰哲。主要探讨的是山水画作的真伪考证、品格高下,从绘画本体出发延伸及画面背后的意涵与趣味。

第一位发言人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李方红,题目为《高克明与他的画友们——兼论北宋前期宫廷画院的山水画》。他认为北宋前期的宫廷山水画主要由高克明、王端、燕文贵、陈用志四人及其传派主导。结合画史文献与传世作品可知,他们的山水画风格在师法自然的基础上,多传承自李成、关仝等北宋初期的山水画大家。明晰此四人的绘画风格即可较为全面的考察北宋前期宫廷山水画的发展状况。

发言人李方红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题目《高克明与他的画友们——兼论北宋前期宫廷画院的山水画》

第二位发言人为上海戏剧学院施錡副教授,题目为《略论南宋赵葵的《杜甫诗意图》。她从上海博物馆所藏南宋赵葵所作的《杜甫诗意图》出发,探讨该手卷定名和画意。研究发现赵葵的创作经历和家世背景中可梳理出他的禅画风格;该画递藏的地点可勾连出宋元时禅寺的风格和禅修的环境;画中诸家的题跋则体现了《杜甫诗意图》之定名始于元明之际。综合来看,《杜甫诗意图》虽不能确定为画“杜甫诗意”,也并非是梁清标所言的“竹溪销夏”之主题,应是一件具有士人禅修特色的南宋名作。但被后人理解为《杜甫诗意图》也未尝全无缘由。

发言人施錡 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 题目《略论南宋赵葵的《杜甫诗意图》。

第三位发言人为故宫博物院蒋彤馆员,题目为《侯懋功《溪山深秀图》真伪考辨与“溪山图”画意》。她发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晚明侯懋功名下的两件山水长卷内容与设色方式近乎一致,基本可判定二者出于同一稿本,属于书画鉴定中俗称的“双胞胎”,这两件作品分别现名为《邛崃图》和《溪山深秀图》。通过对两件作品现状及笔墨细节比较,笔者认为前者为真,且所绘与“邛崃”无关,应以《溪山深秀图》为是。从更广泛的艺术史角度看,侯氏《溪山深秀图》属于宋代以来流行的长卷“溪山图”画意范畴,并体现了明中后期吴门画派隐(避)居山水所发生的新变化。

发言人蒋彤 故宫博物院馆员 题目《侯懋功《溪山深秀图》真伪考辨与“溪山图”画意》

第四位发言人为广州美术学院陈婧莎讲师,题目为《三本同胞“摄山图”小考》。她从南京博物院藏《摄山栖霞寺图》、天津博物馆藏《摄山图》以及曾于嘉德2002 年春拍露面的《摄山游屐图》出发,发现三本“摄山图”画心部分几乎完全相同,应为同胞之作。但三本同胞“摄山图”卷后却有着不同的题跋,分别勾勒出三次不同的摄山之游。就三本同胞画作的作者身份、三次摄山之游的具体情状以及三本“摄山图”背后的创作因由略作考究,以期勾勒一个由政治力塑造的栖霞。

发言人陈婧莎 广州美术学院讲师 题目《三本同胞“摄山图”小考》。

第二场 考证反思

23日上午的第二场主题为“考证反思”版块,主持人为广州美术学院李若晴教授。主要探讨的是山水笔墨图式的功能与意义,将中国传统山水画提升到美学高度进行理论反思。

第一位发言人为上海美术学院林木教授,题目为《由意境的塑造到笔墨的抒写——对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大转折节点的研究》。他认为今天国画界视为天经地义的笔墨在国画中的底线性质,其实是此前流行一千余年的中国山水画意境的传统转化,经晚明松江派董其昌们倡导而确立的。通过对松江派董其昌及其后学“四王”与吴门沈周、文徵明乃至元际诸家在丘壑造型、笔墨地位、气韵观念及绘画本质方面的比较,论述了笔墨思潮出现的深厚的传统渊源,董其昌笔墨倡导对后世强大而深刻的影响,对中国山水画史上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做了详尽的分析和介绍。

发言人林木 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题目《由意境的塑造到笔墨的抒写——对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大转折节点的研究》

第二位发言人为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仇春霞副研究员,题目为《赵伯驹对元明画家的影响——兼论赵伯驹的“北宗”身份》。她分析了赵伯驹与王诜的关系,辨明了其笔意与气格相近的内涵。另外分析了钱选与赵伯驹的关系,尤其分析了赵孟頫、文征明、仇英与赵伯驹的关系,确认他们都曾对赵伯驹进行过深入研究和学习。还解析了为何这些著名画家都向赵伯驹学习,其关键原因在于赵伯驹作品具有独特风格,他的丘壑和笔意兼学王维和李成,青绿技法既学唐代二李,又将水墨技法引入其中,从而使其青绿山水呈现出精细工丽、风格清润的特征,兼有南宗北宗风格,是青绿山水画转型时期的代表人物,因而成为后代画家学习的大家。

发言人仇春霞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 题目《赵伯驹对元明画家的影响——兼论赵伯驹的“北宗”身份》

第三位发言人为故宫博物院秦明副研究馆员,题目为《黄易访碑图前传 ——兼论黄易访碑图内在关系暨整体结构问题》。他认为黄易作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金石考古家,最具成就代表、为后人推重的有四套访碑图册,即天津博物馆藏《得碑十二图册》、故宫博物院藏《访古纪游图册》、《嵩洛访碑图册》、《岱麓访碑图册》。访碑图作为黄易晚年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是传统四王山水画的继承与发展;是清中期最具时代风格特征的山水画;艺术特色则表现为简、淡、意、逸,文人气为第一。他就黄易访碑图中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比如黄易四套访碑图内在关系暨整体结构问题,以及为人们所忽视的黄易访碑图前传即早期访碑图创作问题,展开讨论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发言人秦明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题目《黄易访碑图前传 ——兼论黄易访碑图内在关系暨整体结构问题》

第四位发言人为中国国家图书馆陈都馆员,题目为《黄宾虹对明清文人画的批判》。他认为黄宾虹作为一位山水画画家,不管是笔法墨法的实践,还是画史画论的研究,都是践行传统文人画精神的代表性人物。然而,当细细研读黄宾虹的文章与信札,则会发现,从沈周、文徵明、董其昌,再到“四王”、吴、恽等,这些明清正统绘画史中的名家大师,无一不被黄宾虹所痛斥。那么,对于以山水画为主线的明清绘画,我们就能看到一个既肯定明清文人画,也否定明清文人画的黄宾虹,而整理、总结黄宾虹有关明清绘画的文论,研究他作为一位山水画家如何批评明清文人画,则是对变革之下的20 世纪中国美术的补充。

发言人陈都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员 题目《黄宾虹对明清文人画的批判》

传统中国书画研究学术研讨会的发言人皆具有严谨扎实的学术背景,对学术怀抱有敬畏与探索之心。他们来自不同地域与单位,有的来自高校系统,有的来自文博系统,有的来自研究机构,还有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三位研究员,展现了北京画院的研究力量。发言人大多数为中青年学者,他们充满了激昂的学术热情,具备锐利的学术眼光,以更平等开放的心态,不断开拓学术研究的新领域。

针对中国传统山水画,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体现出不同的关注兴趣与写作风格。他们或关注具体作品的真伪鉴定,从小处着手,严谨扎实的解决实际问题;或对山水画图式感兴趣,针对图式的产生、流变、传播、功能,展开长线索、历时性的探讨,将作品放入美术史大脉络之中,探究其成因与变化;另有学者将传统山水画提升到美学高度进行思考,给人以高屋建瓴的启示;亦有学者善于深入浅出的娓娓道来,将原本枯燥的学术论文以讲故事的方式趣味呈现。

最后,传统中国书画研究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中圆满落下帷幕。

(本文源自北京画院,原标题为《2018北京画院“中国古代山水画”学术研讨会综述》)

新闻推荐

新津首条城市下穿隧道通车

早报讯(记者李玥林)记者从新津获悉,作为新津首条城市下穿通道,“金三角”下穿通道工程经过一年多的加紧建设,已于国庆大假...

邛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邛崃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