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4版
(上接14版)
当我们坐在街边铺面的屋檐下吃饭时,古街上仍不见多少行人,我仿佛已经快要变成自己笔下的人物。一大碗豆花,一小碟煮腊肉,一小盆清水煮豆角。这一路我忽然明白了一件事,《山海经》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这是史上第一次出现“邛”字,后世无人知其义,各种猜测解释都有,有的甚至说写错了,应该写为“印”。包括当代神话学大师袁珂在内,他的解释也不可信。他把这几句话译为:颛顼生了老童,老童生了重和黎。颛顼为了要断绝天和地的通路,便命令重两手托着天,把天尽力往上举;又命令黎两手撑着地,把地竭力朝下按——这样天和地就分得远远的了。现在我忽然想到:“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两句,意思应当对称翻译为,颛顼帝命令重上天庭,命令黎把邛弄下凡间。其中最关键的“邛下地”,既然黎管地,就命令他把邛赶到地下去。此事发生在大荒西部,当在青藏高原边缘的岷山上,年代不明,上古无时间。但相传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女,在若水边即蜀地雅砻江流域生下颛顼,颛顼20岁登帝位。颛顼帝老时命令孙辈重掌管祭献上天,黎掌管土地和平民,使其各有所属。显然因为邛与蜀两个游牧部落已不能再共处一山,颛顼帝便命令黎把强大的邛赶下山去。如果黄帝真如传说那样生活在四千七百多年以前,那么“邛下地”一事至少也就出在四千五百年以前。上古时期的这次“邛下地”,不过迫使邛经过漫长迁徙到了蜀地水泽成都平原,包括形成邛邑,从前的游牧生活变成半游牧半渔猎,而距离以后真的“邛下地”还有一段路途要走。这一时期约有两千年,大约从公元前2500年至前316年,期间蜀地先后经历了黄帝之妻教蜀山氏养蚕以及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称王时期。对这一时期的人种变动情形,常璩的《华阳国志》追忆说:“汶山曰夷,南中曰昆明,汉嘉、越嶲曰笮,蜀曰邛,皆夷种也。”用今天的话说,住在汶山的叫夷,住在南中的叫昆明,住在雅安、凉山的叫莋,住在蜀地成都的叫邛,都是夷人种类。秦灭蜀后,派蜀守张若同时在邛邑建城。邛渐渐告别成都、邛邑,南下进山,寻找落脚地。山里的南人远远望见邛翻过最大的高山,还度过可怕的沫水,即大渡河,纷纷传说“邛来了!”那座大山位于今天的荥经至汉源之间,以后便叫邛来山(今大相岭),史书上有此记载。秦便以此山为边界,给“来”字加上山旁,于是有了邛崃山。因邛人的故地临近此山,邛邑被取名临邛。邛崃县志说,先秦时期临邛就有邛民居住,秦时又迁上郡土著南下实边,其中部分落籍临邛,汉景帝时县内人口至少已达四五万人。
饭后,我们去文君井林园,想看看西汉时司马相如弹琴感动才女的处所。
南下的邛部落最终到达群山深处,在一块平坝上住下,周边河谷平原和山上早已散住着其他一些游牧部落。无人知晓邛的平坝上怎样渐渐有了一个邛都之国,百年过去,临邛商人卓王孙,才女卓文君之父,因与山里常年贸易而致巨富,司马相如娶文君之后,请命汉武帝进山通好,在邛都故国设置邛都县,但不久且作罢。很快到了前111年,汉朝出兵征伐进山,杀邛君,复置邛都县……司马迁随大军走遍西南,后来在《史记》中写道:“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又过百年是公元初年,王莽登帝位,把临邛叫作“监邛”。再之后,《后汉书》出现了这样的记载:“邛都夷者,武帝所开,以为邛都县。无几而地陷为污泽,因名为邛池,南人以为邛河。”至此,果然又发生“邛下地”,那一片平地已变成今天的西昌邛海。
离开正在装修的文君井林园,我们又坐公共汽车去了鹤林寺。在山上眺望邛崃,境内河流纵横,平坝远处山丘起伏,更远处群峰兀立,气势雄伟。随后再次远望下山,好像再过一会,便会望见从前那个北方来的商人。从当初到现在,他已历经千辛万苦,从大凉山数千年神秘史走出来,比寻常人知道的更多,会把大凉山一位真正的美人写的《氐羌源流》亲手交给我。
新闻推荐
邛崃市夹关镇临江社区一角。邛崃市区全景图。邛崃市临济镇喻岗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邛崃市桑园镇黑虎村亲民化改...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