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溪槐花落

成都日报 2018-08-20 02:00 大字

季先(邛崃市)

今年,我居住城市的槐花开到荼蘼,日日路旁花落如雨。就想起川西,河口上,甘溪沟畔小学校操场边的槐花。

河口村小学,是我发蒙读书的地方。

小时候,总听成年人说,不听话,长大了,穿鼻子,幺到学校去读书拴起来。什么是穿鼻子?大人说,你看,牛儿大了不好管了,就要在鼻子上打个洞穿上绳子,牵到起或者拴到起就不乱跑了嘛!所以,把不听话的娃娃弄去学校关起来读书比喻成牛儿穿鼻子,我们不懂,以为去上学读书要穿鼻子,好痛,吓得不轻。

反正,信不信,怕不怕,长大了都还是要去上学的。

河口村一共有6个生产队,我家在3队,居东山下,河口村小学校,在河对岸紧挨4队和6队之间的西山脚下。我们去上学,要穿越河坝头一坝子的稻田油菜花田小麦田,四季风景如画不自知。

九月开学,总是下雨。只听到脚上不合脚的大鞋子噗哒噗哒的声音,或者雨打在草帽上簌簌的声音,也或者雨大了,出门时大人给围在身上的尿素塑料袋子上啪嗒啪嗒的雨声;天晴时四周都是鸟鸣声、蛙声,一走就是6年。

那时,上小学一年级,一学期只需交二元五角钱,发新书新本子和铅笔。那种带香味儿的橡皮擦,大约是自己买的吧,也或者自己没买过,用过别人的。

小学校就在河坎上,修了个拱桥连起来。我的第一个教室就在最靠近河坎的那间。沿河的操场边是一排高大的槐树。槐花开时四五月,是川西最舒适的季节,我们在槐花树下,踢毽子、抓石子、跳房子、跳绳。我们女孩子拉起绳子集体跳,一个接一个冲进绳里,跳几下又冲出来,技术都好得很,不会轻易被绳子绊住。跳啊跳啊,初夏的阳光洒在我们身上脸上,无忧无虑。我记得,那个美丽的4队女孩儿,穿着漂亮的紫色丝绒裙,头上有黄色蝴蝶结,真好看啊!

槐花一旦凋谢,也是花落如雨。地上密密一层白色花瓣,扫完又有。那时,我们都是集体大扫除,每个班都有自己的扫除范围。我们班没捞着扫槐花。

我们的班主任杨素芳老师,在我眼里是美人,长长的大辫子,笑起来有酒窝。杨老师总是有许多神奇的小道具,用来给我们上数学课,可以粘贴在黑板上的小动物、小花朵,总是吸引我们的目光跟着她走。教我们写字一笔一画,在我们身边转来转去一个个矫正,耐心细致。

杨老师也惩罚过我。一次夏天涨水,我和一个女同学溜到河坎下去踩水,把衣服裤子都打湿了,她很生气,把我们俩罚站在讲台上。我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站在高了十几厘米的讲台上往窗外看,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河坝上的风景,觉得很不一样,哭就变成了干嚎,把脸别在一边,光盯着窗外看。

小学校的老师,大多和我爸爸熟悉,所以,我爸妈从来没去给我们开过家长会。老师也会对我们姊妹格外关照。我曾经作为一个什么代表去学校操场的土台子上发言,连字都认不全,读到不认识的字就停住,直到老师过来告诉我,我再接着念。那个土台子上,栽了一排桂花树,据说,是我那调皮的三哥和他同学犯错被罚去山上挖回来栽的。

王华灯老师,是我的毕业班主任,他家有一群美丽的女儿,依次和我大哥二哥三哥及我同学。王老师家里拾掇得干净整齐栽满了花,照相师傅下乡来,总是选景在他家照相。那时候,照相要么拿几只塑料花,要么打个花阳伞,我和王老师的女儿王彦如同学,就这样照过一张像。过一段时间,照相的杨师傅才会把照片送到乡下来。

学校里的老师,大多是本地人,都是放学回家种地,上学到学校上课。有限的几位外地老师,都给我们留下过深刻印象。黄树霞老师是其中一个,也是我心里的美人。她是我三哥的班主任,经常穿花衣服,辫子上有蝴蝶结,头发自来卷,唱歌很好听。我对音乐的启蒙,大约就是从听到她唱《珊瑚颂》开始的吧。

听说,王老师等好几位老师都已不在人世。像操场边的槐花一样,随风飘走了。

河口村小学,后来娃娃少了,和另一个大队的合并,校园被村民租了变成茶厂。一到茶叶上市的季节,村小旁甘溪沟边的马路上,就变成了茶叶市场,许多外来的商家在此收购新鲜的茶叶,十分繁忙。

那些记得的记不得的,好多的人和事,都在那一地槐花里,堆积,一路香气。

那些从槐花树下出发,散落天涯的孩子,那些依然在甘溪忙碌的乡亲,那些已经故去的人,曾经,我们,在槐花树下,共饮过甘溪水,一起背过太阳下山,一起,在川西的土地上,穿越过三月的烟雨五月的麦地八月的稻田十月的山岗……

川西,河口往事,许多,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新闻推荐

地铁1号线再增主题列车 文君、相如带你去逛“南丝路”

南丝路主题列车满含邛崃元素昨日上午,一列“南丝路”主题列车亮相成都地铁,萌态可掬、活泼可爱的文君妹儿、相如哥哥,将带领...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