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划定13条生态保护红线 占全省幅员面积超3成

成都商报 2018-07-26 03:07 大字

若尔盖湿地草原 图据视觉中国

记者昨日从四川省政府网站获悉,《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出台。根据《方案》,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4.8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0.45%。空间分布格局呈“四轴九核”,分为5大类13个区块,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山地、盆周山地的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富集区和金沙江下游水土流失敏感区、川东南石漠化敏感区。

《方案》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共13条,包括雅砻江源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大渡河源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邛崃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等。

A

红线是如何划定的?

科学评估

按“四轴九核”

格局分布

《方案》指出,四川省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科学评估结果表明,全省水源涵养极重要区、水土保持极重要区、生物多样性维护极重要区面积分别为10.56万平方公里、6.77万平方公里、10.8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极敏感区、土地沙化极敏感区、石漠化极敏感区面积分别为5.28万平方公里、2.31万平方公里、0.74万平方公里。叠加后(去除重叠部分)总面积为16.2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3.38%。

在科学评估基础上,对各类保护地进行叠加校验、边界处理、规划衔接、跨区域协调、上下对接等,去除城市建设用地、耕地(含永久基本农田)、商品林(含苗圃)、交通用地、工矿用地以及能源、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用地,完成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4.8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0.45%,涵盖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和核心景观区,等等。

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于川西高山高原、川西南山地和盆周山地,分布格局为“四轴九核”。

“四轴”指大巴山、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川东南山地以及盆中丘陵区,呈带状分布;“九核”指若尔盖湿地(黄河源)、雅砻江源、大渡河源以及大雪山、沙鲁里山、岷山、邛崃山、凉山-相岭、锦屏山,以水系、山系为骨架集中成片分布。

B

13条生态保护红线有哪些?

包括“邛崃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等

13条生态保护红线包括,雅砻江源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大渡河源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若尔盖湿地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沙鲁里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大雪山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岷山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邛崃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凉山-相岭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锦屏山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水土流失敏感生态保护红线、大巴山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川东南石漠化敏感生态保护红线、盆中城市饮用水源-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

邛崃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

行政区涉及大邑县、邛崃市、崇州市等

邛崃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其地理分布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华西雨屏”的中心地带,属于岷山-邛崃山-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行政区涉及大邑县、邛崃市、崇州市、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小金县,总面积0.63万平方公里,占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4.26%,占全省幅员面积的1.30%。

这一区域内河流主要为青衣江水系,森林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为主,区内原始森林以及野生珍稀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这一区域还是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分布区。区域内分布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省级地质公园、1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部分或全部区域。

而这一区域的保护重点,则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大熊猫等重要物种及其栖息地,加强低效林改造和迹地修复,加强生态廊道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物种保护区建设;以及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

盆中城市饮用水源-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

行政区涉及成都市等,将严控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

盆中城市饮用水源-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这一区域位于四川省东部成都平原及盆地丘陵区,行政区涉及成都市、自贡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资阳市,总面积0.08万平方公里,占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0.54%,占全省幅员面积的0.17%。

四川盆地区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渝城市群核心区域,人口密集,城镇化率大于50%,该区主体功能区定位为重点开发区域和农产品主产区,其主导功能为人居保障和农林产品提供,该区的生态保护红线主要以保障城市饮水安全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主,还有零散分布于四川盆地及成都平原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类生态保护重要区域,它们在维护区域水土保持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方案》,该区域分布有32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世界地质公园、5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省级地质公园、2个国家湿地公园、4个省级湿地公园、14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的部分或全部区域。将严格按照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对禁止开发区域的管理要求,对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严格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区内自然生态的干扰。

C

将带来哪些效益?

提升生态屏障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根据《方案》分析,13条生态保护红线将能起到优化生态安全格局,系统保护山水林田湖草;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升生态屏障功能;保护生物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效益效果。

例如,在保护生物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四川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覆盖了省域内3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总面积达5.47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96.49%。

大熊猫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在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四川岷山、邛崃山-大相岭是大熊猫栖息地的主要分布区,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核心片区。参考国家公园边界征求意见方案,四川境内大熊猫栖息地进入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占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的96.67%,这将对保护和修复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系统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

新闻推荐

步长制药拟6.6亿元投资邛崃天银用于建设制剂车间等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吴绍博)日前,步长制药(603858.SH)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邛崃天银拟以不超6.6亿元投建二期工程,项目内容包...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