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邛崃市多部门联动整治小河沟 让群众享受家门口优美整洁的环境

成都日报 2017-08-28 07:31 大字

整治后的小河沟已见清澈河水

日前,邛崃市收到中央驻川环保督察组转来的群众投诉件,反映该市临邛街道晨阳村14组有人直排污水,使泉水河变成臭水沟,臭气熏天。接到投诉件后,邛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临邛街道办与该市农林、环保、国土、水务等部门协作,进行现场核实并及时开展整改工作。昨日,记者来到当地发现,原来的臭水沟经过大力整治,已经一片清澈,再无臭味,“环保整治真是太及时了,让我们享受到了优美整洁的环境!”村民杨政兰告诉记者。

联动整改 干部群众集体清理沟渠

“在十多年以前,这条小河是很多泉眼冒出的水形成的,所以叫作“泉水河”。那时清甜无比,很多村民都喝这里的水。后来水位下降水量减少,再加上部分临沟住户有排污现象,让这条小河的水质渐渐受到了影响,形成了一定污染。群众反映的问题反馈到邛崃市,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晨阳村村支部书记王兴全告诉记者,临邛街道办与农林、环保、国土、水务等部门联动起来,第一时间对群众反映情况进行现场核实,掌握基本情况,并进行集体会商,提出了整改方案。同时,将整改方案进行公示,并入户征求群众意见,得到了群众的支持。

“听到要整治这条河沟,我举双手赞成。”杨政兰告诉记者,从8月20日起,连续几天,她与家人都来到河边参与整治。在现场,干部群众集体清理起了沟渠。“大家干劲很足,很晚才收工。”村支书王兴全说,经过调查核实,晨阳村14组无养殖户粪污直排现象,沟渠也无断流现象,但因部分临沟住户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入沟渠,沿沟竹林枯枝落叶散落沟内,形成了污染水质的情况,因此在整治时,重点对沿沟倒伏竹林、沟渠内生活垃圾、枯枝落叶进行了清理。

经过连续几天的整治,小河沟不再脏臭,清清的水流从家门口淌过,让村民欣喜无比。

建立长效机制

生产生活更文明

昨日,当临邛街道办工作人员来到村里进行满意度回访调查时,村民均表示满意,“现在大家虽然不喝河沟里的水,但泉水河仍是重要的排水沟渠,河水的畅通清洁太重要了!”街道办负责人还做起了村民工作,让大家平时注意卫生讲文明,养成生产生活的好习惯。“村庄的整治,必须形成长效机制,为此我们在宣传引导的同时,制定了制度,定期清理住房周边的生活垃圾,做到及时清运。同时,还组建监督队,专人巡查村里的环境整洁。”

记者采访时,村民王占云来到了村口的垃圾池倾倒垃圾,“现在每天都养成了习惯,垃圾不随便丢,村里安排了专人清运垃圾。”他家虽然养殖了生猪,但建有沼气池8立方米,蓄粪池3立方米,沿河没有排污口,粪污主要利用到田里进行蔬菜种植。经调查,晨阳村14组共有生猪养殖户4户,家禽养殖户7户,无规模养殖场。

邛崃市农林局有关人士称,虽然这里养殖无直排污水的现象,但正逐步将晨阳村纳入PPP粪污综合利用项目里,所有养殖户的粪污全部由专业粪污合作社转运,实现粪污还田综合利用。“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邛崃市按照“西控”的要求,构建“精新智造、精细农业、精品服务”的绿色产业体系,“精致城乡、精彩生活”的宜人民生体系,全力建设绿色创新高效发展先行区。”

本报记者 杨华春 文/图

新闻推荐

邛崃市正式启动审代办服务机制

本报讯(记者邓超辉)近日,邛崃市市政务中心依托微信企业号,搭建移动式的网上预审平台。办事群众只需通过手机微信端就可以填报预审表单,上传要件。审批人员通过系统后进行预审批,预审批合格后,申请人再持...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