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女生挑起“重担子” ——记邛崃市羊安镇高河村“第一书记”王雪力

四川科技报 2017-08-11 04:31 大字

[摘要]——记邛崃市羊安镇高河村“第一书记”王雪力

“一个来自城里,而且还文静秀气的小女生,到我们村任‘第一书记\’,行不行哦?”2015年11月,在村民一脸的疑惑中,成都邛崃市团委青少年教育服务中心主任王雪力被选派到羊安镇高河村任“第一书记”。

如今,时间过去了一年半,这个曾经问题多、群众意见大的软弱涣散村,甩掉了软弱涣散的“帽子”。“王书记是来给我们办实事的!”“没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小女生,能挑起‘第一书记\’这副重担子!”一说起王雪力,干部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疏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7月下旬的一天,骄阳似火,笔者随王雪力到高河村走访群众。因为道路施工,车辆无法行进,我们只能步行去农户家。“我已经习惯了这样下村的日子,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我绝不能成为一个匆匆‘过客\’。”王雪力说。在她看来,经常走访村民是促进驻村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金钥匙”。

王雪力从到村后的首次村组干部见面会后,就经常性主动进组入户,找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座谈,掌握村情民意,理清工作思路,争取群众支持,用心疏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王雪力在一次次的走访中发现,村里很多制度不完善。对此,群众意见很大,加上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老化,较大程度制约了村上的发展。在王雪力的推动下,高河村落实了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完善了村里的党务、村务(组务)公开及民主管理、群众监督、干部坐班等制度。

而让群众感受颇深的是,自从来了“第一书记”,高河村的村风村貌都在悄然发生变化。“现在,我们到村上办事方便多了,早来迟来村上都有干部值班。”到村上办理社保卡的村民李长久说。

真正把自己当“村里人”

走进高河村,不少村民热情地与王雪力打招呼。“我们从刚一开始的有些质疑,到现在完全把王书记当作了村里人!”村民聂水芳直言不讳地说。去年4月,羊安镇组织开展了“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进村入组亲民扫户行动。王雪力借此活动,将自己的党员服务“连心卡”发给全村群众。至此,她的手机就成了服务群众的“热线”电话。

“对群众打来反映问题或求助的电话,一定要做到及时解决处理,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前不久,正在村上走访群众的王雪力,接到一名杨姓困难老党员的求助电话。她马上赶到这名老党员的家,了解情况后,为老党员申请了临时救助,解决了老党员看病的难题。

在高河村,王雪力通过走访调查摸底,重点规范了全村38家养殖户实施沼气池,建设化粪池12口,对不达标养殖户按照相关政策,劝其关停并转。在建好两池(沼气池和化粪池)的基础上,她还鼓励种殖户多用农畜肥,做到种养循环,千方百计减小畜禽养殖污染。

为民化解矛盾纠纷

在高河村,笔者还了解到这样一件事。3年前,高河村引进一个农业开发项目,流转土地600余亩,涉及6个村民小组。但该项目很快因经营不善倒闭,业主也失踪了,农户拿不到土地租金,三天两头找村上、到镇政府反映问题。

“当初,这事确实让我寝食难安。”王雪力说,让她感到头痛的是,项目业主失踪了,化解矛盾纠纷不知从何下手?后经多方打听,终于打听到了项目业主的行踪,并通过法律途径帮助农户追讨回土地租金。

同时,王雪力与村“两委”一班人一起,积极引进莲藕、粮油种植大户,将这部分已经杂草丛生的土地重新流转给种植大户,解决了这部分土地的后续矛盾问题。

“驻村以来,她瘦了、黑了!感觉她是越来越像我们的村民了。”问及王雪力到村上来的变化,高河村党支部书记李春寒笑着说,“王书记来村后,帮助我们化解了村上遗留的债务、帮助部分农民工讨回了工钱、牵头组织企业捐资看望困难群众等,实实在在帮助村上解决了不少民生实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话,写在王雪力驻村日记的扉页,她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唐文迪)

新闻推荐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批

新华社成都8月10日电(记者吕庆福)记者10日从四川省林业厅获悉,《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得国家正式批复。《方案》将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野生大熊猫种群高密度区、大熊猫主要栖息地...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