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内江史家镇 得名明朝高姓家族

华西都市报 2017-07-23 04:27 大字

内江以高氏家族为骄傲。

高迎祥。

高拱。

高弘图。

高攀龙。

高士奇。

明清时,高姓人大多集聚在东南地区,以山东和江浙地区最为集中。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两次大战乱,导致人口大量死亡或逃散,人口分布失衡。明清两朝政府都采取了移民措施,无形中推动了中国姓氏的迁徙活动。明初在北方的山西洪洞大槐树和湖广填四川,以及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都促进了高氏进一步在国内甚至国外迁徙流动。

渤海高氏在唐朝解体后,融入全国各地的高氏中。如今,几乎所有的高姓家族,即使族谱中世系记载不完整,基本上都说是出自渤海高氏。由此可见,渤海高氏在高姓人中的地位已根深蒂固,世代相传。

明朝的高姓大约有93万人,只比宋朝增加了4万人,增长速度缓慢,在明朝的姓氏总人口中排名第19位。山东是高姓第一大省,大约有17.5万人。其次是江苏有11.6万多人,浙江有11.3万多人。高姓人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北迁移,特别是向江浙赣地区移民。

据不完全统计,明朝高姓人一共出了226名进士,其中四川(含今重庆)有17名,内江最多,有6名,其次是绵阳和铜梁,分别有3名;清朝高姓人一共出了285名进士,其中四川(含今重庆)有10名,泸州最多,有3人(高树清、高枬清、高寿清,疑为同一家族)。

川西高姓:始祖高君赞因征战入川

明朝时,湖广、陕甘、江西、安徽等地高姓人,因各种原因不断迁徙入川。

洪武元年(1368),原籍湖广麻城县孝感乡柳河村的高觐和,带着儿子高兴二、高兴六迁往四川,定居在内江县石狮口龙马槽。子孙后代繁衍昌盛,家业发达,至今墓、碑尚存。

古蔺县双沙镇一支高姓人,是高政的后裔。高政是静宁州庄浪县(今甘肃庄浪县)忠孝里高家湾人,洪武2年(1369)奉命南征,在古蔺县双沙镇麻柳沟(今活麻沟)受伤,3个月后去世。高政后裔遂定居下来,第5世孙高登第曾参与平定奢崇明、奢寅、安邦彦的叛乱。

洪武13年(1380),原住在苏州府安吴县青石桥杨柳湾第十三甲高家庄的一户高姓人迁徙入川。先在宁远府西溪沟(今西昌市西溪乡)暂住了3年,又迁到川兴堡(今西昌市川兴镇),最后迁到如今的德昌县宽裕乡境内。

大竹《高氏族谱》记载,入川始祖高仙(高浅),祖籍扬州府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后迁居到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今江西贵溪市),高仙的父亲又迁徙到湖广麻城县。

高仙在正德16年(1521)考中进士,后任职于黄州府都察院,嘉靖年间入川,定居在忠州垫江县(今重庆市垫江县)北里二甲地名狮子塆又藕塘塆居住,后裔繁衍在今重庆市和川东北一带。

今川西高姓始祖高君赞,原是今安徽凤阳市临淮关镇大贤庄人,武举人出身 。 成 化 13-23 年(1477-1487),因四川发生战乱,高君赞征战入川,屡立战功,被授予正三品卫指挥使职务,镇守邛州(今邛崃市)。

高君赞娶李氏为妻,落业在高水井(据传此井为高君赞在住地所掘,现存今邛崃市临邛镇广场路高水井街7号门前)。

高君赞有高万人(高万仁)、高万国(高万斛)、高万相、高万品、高万堂5个儿子,分衍为五大房人。到高君赞的第三世,全部族人从高水井迁出,原因不明。

高万人的3个儿子高廷用、高见用、高国用,迁往邛西火井桃花潭高家营(今邛崃市油榨乡堰坪村)。到高君赞第6代,正逢明末清初战乱,族人再次分散迁居到邛崃境内、都江堰、大邑等地。

高万国的儿子高拱,迁居到夹门关碓碓溪(今邛崃市夹关镇熊营村),后裔分散迁居在邛崃境内、名山、雅安雨城区上里镇等地。

高万相有高国恩、高国钦、高国英3个儿子,先是落业在邛州北岳家坝宝烛寺(今大邑县岀阝江镇宝珠村),但后人又全部迁出,分散在大邑、邛崃等地。

高万品有高用、高谟、高志3个儿子,先是居住在邛州南河,后来分别迁出,后裔分布在邛崃、名山等地。

高万堂的儿子高国羽,后裔分散在成都、双流、仁寿、邛崃、名山等地。

清乾隆47年(1782),住在火井高家营(今邛崃市油榨乡堰坪村)的高君赞第8代高如海,与侄子高作仰联合族人,在桃花潭之东修建了一座高氏祠堂。1974年,祠堂被烧毁。

内江高姓:以高公韶为代表最有名

明朝四川高姓最为有名的,是以高公韶为代表的内江高氏家族。

高公韶,字大和,号三峰,祖籍湖广,后迁居到内江县三堆铺(今内江市市中区史家镇)。史家的来历,就是因为高姓家族出了多个御史而得名的。

高公韶出自官宦世家,祖父高友恭,贡生出身,官至浙江江山县(今浙江江山市)知县;父亲高齐南,考中举人,官至岳州(今湖南岳阳市)通判。

高公韶“生而颖异”,18岁那年考中举人,弘治18年(1505),25岁时考中进士。

正德年间,高公韶升任御史,曾弹劾总兵官郭勋,又弹劾尚书王琼误边防之事,结果反被王琼诬陷,被贬为今云南富民县典史(掌管缉捕、监狱的官职)。

嘉靖帝即位后,高公韶恢复官职,历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江西巡抚、户部右侍郎,人称高司徒(司徒是明清时对管户籍和土地长官的称呼)。

大约在嘉靖 19 年(1540),60岁的高公韶退休,回到三堆铺,在三堆山下著书立说,直到终老。

高公韶曾经在内江圣水寺藏经楼苦读。考中进士做官后,他曾在嘉靖29年(1550)返乡时,为圣水寺修建的石牌坊题写了“圣水古刹”、“宋兴慈院”。如今,这两个题额还在。

整个明朝,高公韶所在的高姓家族,先后有7人中进士。此外,高公韶的弟弟高公武、高公夏是举人,高公护、高公勺考上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

明朝时,如今的内江城区阴家巷被称为高家巷,高姓家族在高家巷的北段,修建了父子进士、科甲联芳、重荣第等5座牌坊,即所谓“高氏五桂联坊”,高公韶是“五桂”之一。

两个首辅:高拱张扬,高弘图凄凉

担任首辅(相当于宰相)、尚书、御史、巡抚等重要职位的高姓人就多了。其中,高拱、高弘图曾任内阁首辅。

高拱,祖籍山西洪洞县。元末战乱,先祖迁到新河南郑高老庄村。高拱的祖父高魁,是成化年间的举人,官至工部虞衡司郎中。父亲高尚贤,正德12年(1517)考中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

出身于官宦世家的高拱,自幼受到严格的家教,“五岁善对偶,八岁诵千言”,是个少年天才。

17岁那年,高拱考中举人,结果13年后的嘉靖20年(1541)才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职翰林编修。嘉靖31年(1552),高拱成为后来的隆庆帝、裕王朱载垕的老师。

嘉靖37年(1558),在内阁首辅严嵩、次辅徐阶的推荐下,高拱升任翰林侍讲学士。嘉靖44年(1565),高拱升任礼部尚书。

第二年,经已升任首辅的徐阶荐举,高拱兼任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同年底,嘉靖帝驾崩,朱载垕继位,封高拱为少保兼太子太保。不久,高拱与徐阶反目成仇,退出内阁。

隆庆3年(1569)年底,高拱被起用,以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身份重新回到政治权力中心。隆庆5年(1571),高拱升任内阁首辅。

高拱位居高位,加上性格本来就比较张扬,至此更是颐指气使,“专擅国柄”,埋下祸根。

隆庆6年(1572),隆庆帝驾崩,万历帝继位。高拱在与内宫争夺司礼监权力中,被司礼太监冯保告了一状,被勒令退休。

万历6年(1578),高拱在新郑家中去世。第二年,高拱被赠复原官。万历30年(1602),高拱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襄”。

另一个担任过内阁首辅的是高弘图,胶州(今山东胶州市)人。万历38年(1610)考中进士,授职中书舍人。后因上书触犯万历帝,被停薪两年。

天启元年(1621),高弘图出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天启6年(1626),因得罪大太监魏忠贤被罢官。

崇祯3年(1630),高弘图复官,出任左佥都御史,后升任左都御史。

崇祯5年(1632),高弘图改任工部右侍郎,因反对宦官专权,再次被罢官。

坐了11年冷板凳后,崇祯16年(1643),高弘图再次复官,出任南京兵部侍郎,后升任户部尚书。

李自成攻破北京,福王在南京被拥为新主,高弘图出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后加封为太子太保加太傅。

因内部权力斗争,高弘图4次打辞职报告,最终被批准。辞官后,高弘图无家可归,流落在会稽。

弘光元年(1645),清军攻破杭州,高弘图的儿子高朗跳海自尽,高弘图带着一个小孙子逃到会稽竹园寺,绝食9天而死。

高姓君子:东林党人高攀龙斗阉党

明朝还有高攀龙值得说一说。高攀龙,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

高攀龙的家世也有根底,祖父高静成曾任浙江黄岩县知县,父亲高继成生有5个子女,高攀龙排行老二。因为叔叔高静逸没有子嗣,高攀龙被过继给叔叔为子。叔叔去世后,高攀龙回到生身父母家。

高攀龙自幼“好读书,懂礼仪”,潜心研究程朱理学,确定了治学方向。

万历17年(1589),高攀龙靠考中进士。5年后,因弹劾首辅王锡爵,被贬为广东揭阳典史。

在揭阳干了7个月后,高攀龙辞职回家,在家讲学20多年。

万历32年(1604),高攀龙与顾宪成等人重建东林书院,提倡“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每年举行东林大会,直至天启5年(1625)书院被拆毁为止。

天启元年(1621),高攀龙重获起用。天启4年(1624),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日益扩张,以高攀龙为首领的东林党人上书弹劾,双方争斗激烈。在阉党的排挤下,时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高攀龙被罢免。

天启6年(1626年),阉党诬告高攀龙等人贪污,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64岁。崇祯元年(1628),崇祯帝为高攀龙平反,追赠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忠宪”。

高攀龙的儿子高世儒,在父亲自尽后,也受到阉党迫害,先是被抓进大牢,后被处以徒刑(拘禁服劳役)。崇祯帝为高攀龙平反后,高世儒重新得到朝廷任用。

明末战争中,涌现出了高迎祥、高一功两个高姓人物。

高迎祥,又名高如岳,今陕西安塞县人,曾做过马贩子,体力过人,善于骑射。崇祯元年(1628),明朝廷已经腐败不堪,加上全国又连年遭遇饥荒,各地起义风起云涌,高迎祥在安塞县趁机而起。

崇祯3年(1630),高迎祥进入山西,陕晋各路义军结成三十六营,高迎祥为领袖之一,被推称为闯王。李自成及侄子李过、张献忠等部也与高迎祥会合,义军达到20万人。

后来,高迎祥经河南转战湖北。崇祯9年(1636),折回陕西,准备攻打西安。走到周至黑水峪(今陕西周至县黑河水库)时,被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高迎祥负伤,在山洞中被俘,押至北京,凌迟处死。

高一功,陕西米脂人,李自成的妻弟。崇祯16年(1643),任大顺军襄阳卫左威武将军。李自成从北京败退时,高一功镇守陕西榆林,牵制清军阿济格部南进。

李自成死后,高一功归顺南明,授职御营前部右军,挂龙虎将军印,封为列侯,赐名高必正。

因受到南明朝廷的排挤,高一功率军进入四川。永历3年(1649),高一功在贵州遭到张献忠原部下孙可望的袭杀。

高姓填川:多支高姓家族分散各地

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后,康熙帝发动了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大量高姓人迁徙入川。

“民国”初编写的内江、资中《高氏族谱》记载,乾隆中叶,广东嘉应州长乐县黄沙村(今广东五华县歧岭镇黄沙村)高文远的3个儿子高耀发、高英发、高世发(高始发),迁徙入川。

高英发落业在资州(今资中县)银山镇连池铺,高世发落业在资州朱家场鹿角嘴(今银山镇鹿角嘴村)松林沟,高耀发定居何地没有记载,至今情况不详。

高英发的三儿子高祥凤,又迁居到内邑跳墩里董家冲(今内江市东兴区富溪镇长山村)。高祥凤的后裔散居在东兴区的富溪、双才、贾家、三溪,资中县的银山、报恩、龙山等乡镇,如今已有1000多人。

绵阳市游仙区小枧沟镇和东宣乡有一支高姓家族,现有1000多户高姓人家。据说,其先祖是两兄弟,湖广填四川时,从“江西省宁国府污泥巷”迁移而来。

游仙区东宣乡高家店的一支高姓人,其入川始祖在康熙年间因家境贫穷,为求生计,不得不携儿带女,从“陕西麻池县百尺山桐子湾高家墓”出发,过秦岭,进入四川广元、剑阁、梓潼等地,辗转20多年后,落脚在高家店。

湖广麻城县孝感乡磨子沟椒子弯的高安西,迁徙入川,落业在旺苍县红刺藤(凤凰山下)。高安西有9个儿子,分家时,把家中的一口大锅砸碎成9块,每人拿一块,分散居住在苍溪、阆中、南江、南部、广元、旺苍等地。

其中,老三高可民在苍溪县土鲤乡老屋沟插占立业,繁衍生息,至今后裔1000多人。

清朝时,四川高姓比较沉寂,文脉不兴,这从整个清朝四川(含重庆)才出了10个高姓进士而全国有285个高姓进士,就可看得出来。所以,清朝的四川高姓名人也很少。

清朝高姓:文学艺术方面人才辈出

从全国来看,高姓名人有康熙帝师高士奇、著名书画家高凤翰、指画创始人高其佩、《红楼梦》整理者高鹗等。

高士奇,祖上在北宋靖康之变时,从汴京(河南开封市)南迁到浙江慈溪,高士奇出生在浙江余姚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市匡堰镇高家村),顺治18年(1661)入籍钱塘(浙江杭州市)。

康熙3年(1664),高士奇跟随父高古生到北京游学。高古生不久去世,高士奇以卖文贴补生活。

康熙8年(1669),高士奇进入太学,康熙帝很是喜欢他的理学文章,赐予会试资格。高士奇二试都是第一名,从此踏上仕途。

康熙19年(1680),高士奇升任额外翰林院侍讲,很快又升任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迁为右庶子。不久升任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成为康熙帝的老师。

高士奇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著述丰富。他能诗善书,精通鉴赏和医道,为人诙谐幽默,所藏书画甚富。据说高士奇的鉴赏水平相当高,凡是经过他鉴赏过的作品,身价立增10倍。

高凤翰,今山东胶州市三里河街道三里河村人。扬州八怪之一,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19岁那年,高凤翰考中秀才,此后3次参加乡试都没考中。45岁时,高凤翰被举荐去参加“贤良方正”特考,考取了一等,出任安徽歙县县丞。但他很不适应官场,在官场派系斗争中被诬下狱。后来冤案被平反,但他已对仕途失去兴趣。

此后,高凤翰暂居扬州,与扬州八怪中的其他人十分投契,靠他们资助和卖画维持了几年流浪生活。59岁时,高凤翰返归故里,8年后病逝。

高凤翰生性豪迈不羁,擅长诗文、书法、绘画、篆刻等,不受传统限制,生动而有妙趣。他的右臂病废后,书画篆刻全用左手,作品朴拙中有生趣,被世人所推重。

高其佩,辽宁铁岭人,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指画创始人。

高其佩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高尚义官至二等轻车都尉,为铁岭高氏带出满门高官。高其佩的父亲高天爵,为铁岭贡生,后任大学士。耿精忠叛乱时,高天爵率家丁数十人抵抗,失败后被俘,康熙15年(1676)被杀。

高其佩年轻时学习传统绘画,山水、人物,跟随叔父高承爵游宦广东时,遇到一个用手指作画的画家,深受其影响。高其佩没参加科举考试,因父辈功勋而进入仕途。

高其佩开创了别具情趣的“舍笔而求之于手”的表现技法,将指头画创造发展到比较完美地步,涉及人物、山水、花卉、鸟兽等。画史评价说:“以指为画,始于高铁岭使君韦之。”

高其佩尤其善于画虎、钟馗。他画的人物形象极为生动,面部用尖指甲细勾,简练传神,画衣纹指尖指甲并用,顿挫自如,冠靴用指掌涂抹,墨色浑然。他的《钟馗变相画册》现藏在故宫博物院,画了12幅不同形貌的钟馗,墨气淋漓,神情活现。

高其佩的同宗本家高鹗,乾隆53年(1788),考中举人,7年后考中进士。

长期以来,中国红学界都认为《红楼梦》后40回是高鹗续写的。据最新考证,乾隆56-57年(1791-1792),高鹗应友人程伟元之邀,协助编辑、整理、出版《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没有续写,而是编辑整理。

200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全本《红楼梦》停止使用“高鹗著”“高鹗续”等字样,更新为“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标志着“高鹗续书说”发生动摇。 黄勇

/读者互动/

欲知您的姓氏 请关注公众号

截至目前,我们已详细报道王、(铁改)余、萧、潘、傅、刘、孔、廖、邓、李、易、冯、白、罗、贺、谢、滕、方、吴、汪、杨、郑、唐、周、曾、巫、蒋、岳、张、徐、文、颜、许、赵、秦、黄、彭、蒲、梁、向、陈、万、牟、先、袁姓等,正在报道高姓。

读者如想查看此前的报道,可订阅微信公众号“四川百家姓”(scbaijiaxing)。因报纸版面容量有限,微信上推送的文章更详尽、更丰富。读者要想获取某个姓氏的文章,只需发送姓氏即可。如想查看“王姓”的相关文章,只需向公众号发送“王”(不含引号)即可。

特别致谢:

本期稿件的采访,得到高路加、高远奎、高祥君、高泽均、高华仲等先生的大力支持。

新闻推荐

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 检察院支持起诉获调解

本报讯(记者曾昌文)昨(5)日,记者从邛崃市检察院获悉,该院成功办理了一起涉及30名农民工的劳动报酬追索案。2015年以来,李某良雇用徐某等30名农民工在其建设工地从事劳务。后李某良与发包方因项...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