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幺妹灯”欢笑声里送祝福

华西都市报 2021-02-25 02:27 大字

“幺妹灯”走村串户表演。

欧继安表演“幺妹灯”。

2月11日,农历除夕当天,成都市蒲江县大塘镇洪福村,一群身着红色演出服的演员表演起了“幺妹灯”。往年这个时候,是他们走村串户最为忙碌的时刻,今年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他们通过录制网络节目的形式为人们送去祝福。

幺妹灯是蒲江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因其融合了川剧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被誉为“川剧的活化石”。幺妹灯的表演者被称为“耍灯人”,他们多为普通劳动者,平常忙于劳动生产,逢年过节才自发组成演出队伍四处表演。

今年67岁的欧继安就是一名“耍灯人”,从事幺妹灯表演已有41年。据他介绍,表演队伍走村串户期间,每到一户人家或商铺前,“耍灯人”都要在锣鼓伴奏和帮腔中高唱拜年词,向对方恭贺新春。这一表演形式深得群众的喜爱。

一支队伍通常20人

“幺妹”“花鼻子”“媒婆”是主角

“以前表演的时间是从除夕到春分,现在一般到正月十五就结束了。”欧继安告诉记者,表演时间的变化跟当地的春耕有关,“表演者都是乡里喜欢艺术的农民,以往春分一过,他们就要回归田地开始春耕。如今一般是到正月十五,过了这个时间就要下地采茶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对很多人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的娱乐方式,正月里幺妹灯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最为热闹的地方,“上千人挤在一起看热闹。”尽管现在娱乐方式很多,但幺妹灯仍是蒲江春节期间一项重要民俗。

欧继安介绍,一支表演幺妹灯的队伍通常有20人左右,其中“幺妹”、“花鼻子”和“媒婆”是主要角色。“幺妹”要求嗓子好,有说学逗唱随机应变的能力;“花鼻子”则是戏中的搞笑角色,通常由经验丰富、能说会道的中老年男子扮演,用插科打诨的方式,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幺妹’和‘花鼻子’的表演贯穿始终,只有在一些大型晚会的主题表演中,‘媒婆’才会上场。”欧继安说。

演出过程中,一般由“花鼻子”和幺妹嬉笑打闹开始,随着“花鼻子”夸张的动作和诙谐的台词,逐步展开情节。而舞蹈动作主要为“十字步”,唱词和念白则为蒲江方言,唱腔旋律简单、质朴高亢,加上即兴发挥和不断抖出的笑料“包袱”,整个表演极具艺术感染力。

祝词大有文章

考验“耍灯人”的应变能力

毛狮子、青狮子、文绉、幺妹装、新郎装、媒公装、媒婆装……表演幺妹灯,能叫得出名字的道具就有上百件,还同时涵盖了二胡、笛子、唢呐、锣鼓、板胡等乐器,不得不说是个“大工程”。

幺妹灯的祝词中可谓“大有文章”。走村串户中,主人家递给“耍灯人”一杯茶,他们就得根据这杯茶送出祝语;若是送出糕点、果品,祝语又不一样。表演内容包罗万象,祝词内容也要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地历史、文化、民间传说、著名人物及社会生活等均有所涉及。这些祝词虽有脚本,但大多需根据主人家的情景即兴创作。

在欧继安看来,这考验的是“耍灯人”的应变能力,当然也与平日里的积累分不开。为了呈现更完美的表演,欧继安常常提前很久就与队伍中的表演者开始排练,“乡亲们一年也看不了几回,必须得把节目表演好。”

幺妹灯为何受欢迎?

这是一项尊重人的民俗

幺妹灯的缘起,还要追溯到唐朝。当时,民间就有男女同台说唱的“灯戏”,相传唐太宗小女儿常在宫中扮成农家小女,嬉戏玩耍,以此取乐。

这项流行于民间的古老艺术,在长久的发展中,融合了蒲江的民俗风情和人文精神,但如今也面临着传承的重任。在蒲江,传承、保护、发掘整理和开发幺妹灯艺术,增加演出剧目并注入新鲜血液,也成了有关部门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2006年,幺妹灯正式被列为首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塘镇作为幺妹灯文化的核心区域,也致力于深度挖掘幺妹灯的文化内涵,培植幺妹灯的群众文化根基。

幺妹灯为什么受欢迎?蒲江县史志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兴华说,因为这是一项尊重人的民俗,也是一门让人“笑”的民俗,“送福贺春的过程,都体现了‘耍灯人’对主人家的尊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新闻推荐

里面的耙耙柑怎么更甜了?

大雪覆盖柑橘园。刘仁洪摄新技术让刘仁洪在大雪霜冻之年喜获丰收。杨勇摄□杨勇1月7日,一场大雪突袭成都,在大家欢...

蒲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江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