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针灸那些事儿
□ 蒲江县中医医院 郑晓红
很多人对中医针灸都十分熟悉,但是对它的治疗方法了解较少。近些年来,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中医保健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很多人会选择采用中医针灸的方式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目的是将病痛缓解及祛除。虽然中医针灸优势很多,但是很多人对其还没有全面了解,以下为大家讲解关于中医针灸相关内容。
中医针灸误区
误区1:针扎多更好。实际上并不是针扎得越多越好,中医针灸治疗应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其重视选穴且有章法,在对各类疾病治疗时真正有用的仅有很少的穴位,在无用的穴位上扎也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扎错穴位,极易引起不良后果。
误区2:一劳永逸。针灸为患者调整机体仅仅属于缓慢过程,应持续、反复治疗,同时患者在治疗之后也应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将各项护理工作做好,且养成较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并要合理运动锻炼。
误区3:针灸易发生感染。实际上针灸的针十分细小,对皮肤所产生的损伤非常小,机体一般可以快速修复,若不是由于其他损伤感染,除了贴嵌针应避水,其他体针一般不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生活。
误区4:贴耳针的时候不可洗头。一般耳针不可湿水的原因是担心胶布沾水粘性丧失,如果为嵌针,应避水,但是可佩戴耳套洗头。
重视寻找穴位
古书上表述穴位一般是采用体表标志表示,例如:骨旁、腕横纹等,有时取穴需具备特定的体位才能将好的穴位找到,例如:足三里应确保患者曲膝九十度找筋骨间凹陷、曲池应曲肘关节将肘横纹端凹陷找到。根据同身寸对穴位量取仅仅是少部分,并且在量取完成后仅能将穴位大致位置找到。此外,还需通过触摸的方式寻找筋骨、肌肉间凹陷才属于真正穴位,其在古代被称之为揣穴。但是很多人取穴,仅是量,无揣,量之后就为患者针灸了,而这样会影响治疗效果。
部分疾病无需扎穴位
大众认为将针扎在经脉之上的穴位,便能够起到治病救人的效果,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经脉仅是人体的一部分,仅可以治疗与经脉有关的疾病,还有部分与经脉不相关的穴位即便针扎,也不会有相应效果。对此,若想清楚地认识到该问题,就必须要对人体的经络系统进行普及,从而清楚地了解经络、经脉系统。用针刺穴位是对经脉当中的气血进行调整。通过经脉气血的调整,便能够治疗由经脉问题带来的各类疾病,若并非是经脉的问题,则用针刺穴位便不存在任何效果,还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如发生在皮部的部分皮肤病,便要直接医治经筋、皮肤病则要直接针刺经筋之上等。总的来说,同样是中医针灸,针刺的区域却各不相同,作用也是千差万别。所以,需要正确认识中医针灸。
将针扎好比较难
将针扎在人的身上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初学者却往往无法做到,老针灸医生说这是因为初学者的指力有所不足。其实并非如此,让初学者拿针进行实践操作往往是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是在于扎针的当时心理状态,初学者的情绪往往极其容易紧张,从而使得手指头无法正确发力,使原本轻松的事情变得愈发困难。除此之外,还误解了“指力”。所谓的指力并非是捏针力量的大小,而是针灸医生对针的综合操控能力。针刺疗法与内科当中的按照药方抓药一样,需要基于辩证的方式。当前,有许多针灸医生缺少辩证的功夫,若是单纯的经筋问题尚可,一旦遇到脏腑经脉问题,便会不知所措。加之电针、拔罐、推拿的出现,已经使针灸医生在基本功方面有所不足,而这也从整体上影响了人们对于中医针灸的看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浏)“蒲江耙耙柑”最近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蒲江县第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此前,蒲江已拥有“蒲江雀...
蒲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