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动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建设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对成都制造业进行了一次突击考试。近期,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少企业危中寻机主动提升智能化水平。在这场考试中,成都智能制造究竟会如何答卷?围绕产业生态圈建设、强链补链等议题,成都今年又会有哪些动作?昨日,成都市举行成都市智能制造产业强链补链推介会,副市长曹俊杰出席会议。
“智”强
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按下了经济运行的“暂停键”,也让很多智能制造企业意识到:当产业上下游协同、零配件适配、物流运输等平衡被不可抗因素打破时,身边的产业生态圈就是那根“救命稻草”。据成都蒲江县的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内的博世电动工具(成都)有限公司工厂的本地配套率已经达到80%。同样,在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格力电器、民航物流、千亿广电等龙头企业聚集也为产业功能区带来了多家配套企业。
“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是全市14个生态圈之一。”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各功能区产业主攻方向和细分领域更为聚焦,比如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聚焦智能装备及核心部件、智能家居及硬件产品等领域发展,致力于打造核心聚集区,成都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聚焦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服务等领域发展,致力于打造机器人研制基地,产业形成错位协同的发展格局。
在产业定位方面,成都市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聚焦供给需求两侧发力,双向推动智能装备发展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目前已经制定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智能装备产业培育方案,明确了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五大发展领域。
同时,成都还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更多应用场景。“我们正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成都)节点上线,启动建设‘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成27个工业云平台,1.2万家企业上云。”该负责人表示,成都市还分行业分梯度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引导1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成功打造17个国家级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试点示范项目,34个省级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试点示范项目成效显著。
“智”变
更多企业寻求智能化改造
其实,不管有没有疫情,对成都制造业而言,智能制造早已成为重构制造业新格局的重要动力和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的必由之路。只是疫情的突然袭击,有望加速推动成都智能制造产业强链补链,帮助龙头企业拓宽零部件供应渠道,实现供应链多元化,完善产业链配套体系。
作为国内最早把国产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应用于实践的公司之一,在新基建的东风吹进智能制造领域之时,成都卡诺普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不仅订单数量接连创下历史新高,公司还获得了资本的认可,在3月初完成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一方面因为公司的产品有核心技术优势;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以往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生产方式,很难经得起这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愿走向智能化改造的道路。”
成立于2012年的卡诺普起初生产机器人控制器,2019年推出机器人整机产品。其机器人产品以服务焊接、冲压、搬运等工业细分领域的一般工业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客户为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机器人近年来在生产制造领域的上下游都已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如汽车制造领域、物流领域已有大量的工业机器人。随着工业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逐渐开始替代一些规则清晰的重复性劳动岗位,如弧焊、喷涂、搬运与上下料以及加工等方面。
据了解,为推动成都市智能制造要素聚集,成都市还推动成立智能制造生态圈产业联盟,设立了规模10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和6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研究出台支持重大装备首台套推广应用、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12条等政策措施。此次疫情发生后,成都市还出台了工业稳链补链行动方案,制定了大力支持供应链平台建设、补链项目落地等9条政策措施。
本报记者 程怡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我区2019年度人防民防工作先后获得全省人防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考评优秀单位(全市四城区中连续两年唯一获得此...
蒲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