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波:长秋新村的老朋友

家庭生活报 2019-09-03 00:57 大字

唐艳波仔细询问患者病情

一位来了就不愿离开的成都家庭医生

“代大爷,您这是支气管炎的老毛病,我给您开些药,下次下山就别提鸡蛋来了……”唐艳波给代德成嘱咐着。今年75岁的代德成,属五保户,还住在长秋乡山上,每个月两次下山来看病,每次都会给唐艳波提20个土鸡蛋。唐艳波推脱不了,就悄悄地把钱塞在代大爷的竹篾筐里。

7月18日,蒲江县寿安镇长秋新村卫生服务站像往常一样人来人往。这里是村民们解除病痛的地方,也是四年多来唐艳波坚守的地方。

新村的“元老”

长秋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地处蒲江县长秋乡,离蒲江县城约17公里,于2015年2月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也就是在那时,唐艳波从寿安公立中心卫生院来到了这里。“长秋乡是我老家,本来是暂时让我过去工作,但我也没想到会在这里待了四年。”唐艳波说道。

“当时我来卫生站的时候,还只有个框架,装修布置我一直在参与,就像是在打扮我闺女一样。”唐艳波说,“但是卫生站刚开业那会,门可罗雀,很多村民都只是远远地看着,没一个人来看病”。

而转机竟然是从唐艳波在新村买菜做饭开始的。卫生站平时固定的只有唐艳波和一个护士,因此两人只有在卫生站做午饭吃。结果在新村的菜市场,唐艳波几次遇到卖菜的老人因高血压晕倒的情况。在服用了唐艳波从卫生站拿来的药后,便清醒了过来,于是老人们称她“神医”。

就这样,来卫生站看病的人骤然多起来。以往,村民们看病只能坐车去寿安公立中心卫生院,来回路费要花8块钱。还有少部分像代德成那样住在山上的村民,看病就更难了。

“现在去买菜,我都要装点零钱,他们不要,我就把钱放在摊子上就走。”唐艳波说,“村民们把我当成家人朋友,那么我也要继续守护他们的健康。”

拥有大批“铁杆粉丝”

现在,唐艳波已经拥有了一大批“铁杆粉丝”。有一次,唐艳波好不容易休假带女儿出去玩几天,村民们来到卫生站找她看病。正值当班的医生王滔开玩笑地说:“唐医生调走了,我给你们看是一样的嘛!”结果,这句玩笑话却在长秋新村引来一场不小的风波,村民们集结在一起,商量着要去寿安镇卫生院找院长把唐医生调回来。“这件事情让我蛮感动的,很感谢村民们的信任。”唐艳波说。

获得这么多村民的信任,唐艳波是如何做到的呢?唐艳波说也没啥技巧,就是靠一份真诚和一种使命。去年年底,新村有些老年人想打肺炎疫苗,但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行动非常不便,于是唐艳波开着私家车,将几位老人送到寿安公立中心卫生院,来回跑了四趟。还有错过了每月来体检的老年人,唐艳波也不厌其烦地把老年人们送去卫生院体检,再把他们送回来。将心比心,或许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让村民记住了她。

不见不散的“老朋友”

在长秋新村这四年,唐艳波说亏欠女儿很多,工作太忙,很少陪她。女儿马上就要高三了,生活上也是自己的母亲在照顾。“但是她很能理解我,也很支持我。”唐艳波说道。

有一次,唐艳波好不容易周末有一天休息,她发现女儿不知不觉长高了许多,以前的衣服都不能穿了,于是便和女儿去逛街。结果,母女两刚到春熙路,唐艳波电话就响了,原来村上有个太婆,手被刀划伤了,非要等她回去给她缝针。唐艳波犹豫不决,这时,女儿却开口了:“妈妈,你还是马上回去嘛,大家都信任你,我陪你一起回去。”那一刻,唐艳波心里别提多欣慰了。

“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在长秋乡当村医的曾嬢嬢,她对人十分友好,小孩子去她的卫生室,她还要拿糖给我们吃。”提及学医的初心,唐艳波说曾嬢嬢给了她莫大的触动,让学医的梦想在她的心中埋下了种子,“当初来长秋新村,我没想别的,就想让村民们都能有一个好身体。”

四年来,唐艳波一直信守承诺,踏踏实实地扎根新村。在她的努力下,2018年卫生站的门诊量达到了5475人次。

唐艳波说,在这里出生,在这里萌生了学医的初心,这里就是她的家,四千多名村民就是她的亲人,“我愿意用自己的所学让村民们健康,做一个新村随叫随到不见不散的老朋友。” (范月秋 江波)

新闻推荐

坚定民政信念做群众贴心人记大兴镇民政工作者史燕婷

编者按:为弘扬民政“孺子牛”精神,展示新时代全区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奋发有为、亲民为民的职责担当,引领社会各界了解民政...

蒲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