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筹资投劳 社区变身“微”公园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3-07 05:49 大字

庙峰家园小区新貌。

□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花台、草坪、六角亭、儿童滑梯、孝善文化小广场……近日,走进蒲江县复兴乡庙峰村庙峰家园小区、九曲村祥和园小区等地,仿佛置身一个个美丽的“微型”公园。过去杂草丛生的社区死角,如今实现了华丽变身,居民主动筹资投劳,让社区公共区域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也彻底改变了小区脏乱差的旧有面貌。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蒲江县复兴乡农民集中居住区已达13个,全乡大部分农民搬进了小区。小区治理是复兴乡党委搞好社区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治理格局,根本是要依靠小区居民,充分发挥居民的积极性。只有把解决小区居民思想问题和切身利益问题结合起来,事事体现民主,不搞行政命令,不包办代替,通过办实事做好事,深入宣传教育和组织发动,才能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内生动力,避免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干部带头 找准小区治理路

以复兴乡庙峰村为例,因发展猕猴桃产业早,种植水平高,赶上了猕猴桃发展的黄金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早已超过3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但物质上的富足,并没有带来精神上的转变。庙峰家园小区2010年建成,集中居住了庙峰村350户农户、1000多人,从散居到集中居住,问题逐渐暴露出来。2012年为解决问题,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庙峰村党支部决定成立小区居民委员会,由居民自己推选业委会主任,该村8队队长王先树高票当选。因为王先树当队长时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和好事,所以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017年9月,庙峰村党总支书记徐富银拉着王先树一起共谋小区发展治理之路,他们一心想要改变现状,让庙峰家园美起来,让小区居民的日子“精致”起来。经过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多次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明确了“不等不靠不要,主动作为,建设美丽家园”的小区发展治理思路。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王先树作为业委会主任,针对小区入住初期出现的房屋漏水、下水道堵塞、绿化与路灯的管理等问题,与村“两委”商量请来四川省建筑设计院的专家提出了整改措施;针对小区四面通,居民电动车频繁被盗的问题,小区业委会组建了居民巡逻队,王先树和村组干部带头参加巡逻,并积极主动向上争取,新建小区门卫室,设立30多个监控,切实保证了居民们的财产安全,解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

王先树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民心,为后来的小区形态提升行动打下了基础。

居民参与筹资投劳美化家园

在小区的治理过程中,王先树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想让居民自己筹钱建主题院落。他与村支“两委”商量后,请小区年轻人在网上购买了10多本主题院落建设的资料。庙峰家园小区有8个院落,每个院落都有院落长,是由各院落居民推荐责任心强和热心肠人来担当。王先树召集院落长开座谈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院落长,大家心里都犯了嘀咕,“居民筹来的钱,该如何管理?”王先树想出了办法,由院落居民大会推荐两人,1人管钱、1人管账,每个院落的收支情况都在院落内公开;购买建材等材料要把价格压到最低,为节省资金,动员院落内居民自己动手,进一步激发居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不过,王先树的这一想法并不是所有居民都认可。于是王先树号召院落内的党员干部带头入户宣传、率先筹钱,最终每个院落都筹集到上万元的资金,各院落有的购买了休闲六角亭、儿童滑梯,有的种树栽花,居民自己动手将院落打造成休闲运动场所、儿童乐园等,小区居民的生活越来越“精致”。看到党员干部和部分居民义务投入到建设之中,那些没有参加义务劳动的居民心里觉得过意不去,也愿意加入筹资投劳,为小区建设出一份钱出一份力。小区业委会还在每个院落张贴了红榜,表扬参与义务劳动的居民,8个院落打造仅工时费就节省了2万元。小区居民都说:“王先树办事正派,公开透明,和大家说掏心窝子的话,干事儿从来不背着大家,所以小区里的事情大家伙儿都支持。”

如今,庙峰家园打造主题院落活动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将每年开展一次居民筹资投劳美化小区活动,将每个院落形态再提升,再美化,打造美丽和谐宜居精致的生活社区。”徐富银说。

新闻推荐

集中整治“保健”乱象 职能部门联合打击

“春雷行动2019”暨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启动后,蒲江县市场监管局会同县卫计局以辖区内销售保健品的药店、商场、...

蒲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