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院诉讼服务办公室“零距离”服务暖人心

四川法制报 2019-01-29 01:01 大字

成都中院诉讼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服务本报记者 夏菲妮 文/图

刚刚过去的2018年,全省政法系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各级政法机关坚持民意导向,把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作为奋斗目标,把政法工作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努力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29)日起,本报将推出特别报道,通过来自不同行业的老百姓亲历的故事,展现和平年代政法人的默默坚守、平凡付出和不畏牺牲的可贵精神。“不久前,我在蒲江县法院有个借贷官司,因为路程比较远,过去立案办手续来回花了一整天,后来,了解到交案件材料可以直接在家门口的诉讼服务点办,节约了不少时间。”成都市居民冯达彬告诉记者,诉讼服务窗口是群众接触法院的第一道门,也是老百姓感受公平正义的窗口,诉讼服务办公室提供的便民举措和耐心细致的服务都让他感到放心。

近年来,成都中院诉讼服务办公室(以下简称诉服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对内服务审判,切实减轻员额法官办案压力,对外服务群众,构建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实现司法服务“零距离”全覆盖。

线上线下

“零距离”服务群众

2018年6月12日,北京律师刘丹给成都中院写来感谢信,感谢法院诉讼服务窗口工作人员陈俊杰在自己几乎绝望的情况下帮忙开出生效证明,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就是这样的小事汇集起来,才有了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信任和尊重。给陈老师手动点一万个赞。”刘丹表示。“给群众诉讼服务提供便利,应当根据群众办事习惯、事务类型,优化事务办理流程。”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诉服办实现了诉讼事务一次办和跨域服务就近办。108项辅助性事务中,如文书领取、生效证明等32项实行前台现场办结,76个裁决性事项现场受理、系统转办,后台法官限时办理,群众通过电话或者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即可查询办理结果。

目前,成都市共建成了24个法院诉讼服务中心、73个诉讼服务点、305个社区诉讼服务站,形成了“半小时诉讼服务圈”。与此同时,在线上建立了以PC端、阳光司法APP、微信、微博、12368诉讼服务热线无缝对接、互联互通的诉讼服务网络,与线下“实体店”共同构建起“立体化”诉讼服务格局,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深度剥离

创新服务审判

据了解,在司法体制机制综合配套改革中,诉服办围绕审判中心工作,将流转环节多、办理时间长的工作进行审判辅助事务的深度剥离。

在文书送达方面,引入公证机构参与法律文书集中送达,开发递进式智能送达系统,实现所有案件的法律文书可集中交由集中送达中心全流程管理、全节点跟踪,有效破解了“送达难”和“送达乱”问题。此外,诉服办首创邮政专递取证式送达,提升送达质效。邮递员交寄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同步回传办案系统。

在办理诉讼事务方面,应用诉讼服务系统实现诉讼事务流转无缝衔接,材料同步扫描、信息瞬时流转、内容同步显示,保障前后台协同办案。

近年来,诉服办多次获得先进集体、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最高法先后两次听取成都法院诉讼服务工作汇报,在《立案信访通报》以“成都法院创新诉讼服务模式,归纳整理108项审判辅助事务”为题将成都中院诉服办的工作模式向全国法院推荐。

新闻推荐

蒲江县获评“千年古县”

本报讯(记者刘佳)记者昨日从省民政厅获悉,近日,经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会议鉴定,确认蒲江县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

蒲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