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访战旗村、三进两河村 我听村民算幸福账
记者王垚在战旗村,感受新农村,探究乡村振兴的秘密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或许只有脚步从不停歇思考从不停歇,才能承担起记者的使命,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传递精神与价值
又一年记者节来临,每年此时,当我回望自己的记者之路时,总会由衷地感叹:这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年!收获,来自扎根基层,来自脚踏实地。于我而言,今年的记者之路上,有处别样的风景格外难忘,那些风景真实质朴却彰显着新时代的风采——那正是成都乡村的风景。
今年春节前后,我曾三次前往郫都区战旗村,三次进入蒲江县两河村。两个村子的振兴之路截然不同,却有着同样欣欣向荣的当代新农村风貌。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都许许多多的新农村,都在成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新发展,新气象。
很幸运,作为一名时政要闻记者,我始终在路上。当我一次次前往成都的乡村,每一次都对那些村庄的繁荣发展有了更深的体会与感触。那正是对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的探究。也正是在这一趟趟探究的路途中,我得以一次次见证并书写成都乡村振兴的多样实践。
这收获与经历,弥足珍贵。
今年春节,战旗村比往年热闹。仅春节七天假期,小小的村庄就迎来近十万游客,洋房、街道,甚至超市、公厕,都成为游客们参观的“景点”。
这其实折射出一种新的潮流,许多人都想看看,振兴的乡村,究竟什么样?
我承担的其实也正是这个任务。三进战旗村,就是希望将这个村庄美丽又现代的风采展示给世人,也希望呈现成都乡村的进化史,探究乡村振兴的深层原因。
很奇妙的是,三次进村采访,我的感触次次不同,每一次都有更深的体会。
初次是春节前。我第一次看到农村的洋房可以如此精致、乡村的打造竟好过城市的小区、村民们的热情礼貌如同亲朋。那一次,我由衷羡慕起乡村的生活。
第二次是春节放假期间。我被村里日均上万的游客惊到。然而,村庄始终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后来我得知,村庄早已形成现代有序的管理体系。制度上有保障,村民更是人人有责人人守则。乡风文明,完全经得起游人“爆仓”的考验。
第三次到战旗村,我走进了村民家中。村民冯忠会一家富足,但仍在努力学习新技术;村支书高德敏,在为了村口建筑一砖一瓦的搭配忙碌。还有几百户村民,面对成群游客,承担起接待引导、维护环境、讲解咨询等任务……
我想,一个现代化的乡村,一定伴随着村民收入的提高、环境的美好、产业的升级。更加不容忽略的,是村民整体素质、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他们不断追求发展、向往更美好生活的心。
三次探访,我采写了三篇稿件,以不同角度呈现了乡村的振兴记和进化史。我想,或许只有脚步从不停歇思考从不停歇,才能承担起记者的使命,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传递精神与价值。
除了战旗村,我还十分熟悉另一个村庄——蒲江县的两河村。初进两河村,只见青山绿水中掩映着一排排别墅洋房,村庄风景如画,与山水相融。三次前往,我在采访中结识了许多两河村的朋友。他们都是农民,更准确地说,是“新型职业农民”。他们用新技术引领种植发展,用新技术开拓市场,还创立了“两河口”的品牌,让村里的柑橘甚至销售到了国外……
这与我印象中的乡村,真是不一样!
或者说,亲身走过,亲眼见过,亲自体会,我才真正深切地了解新农村、新农民是什么样的。当我采写的《村里来了一群“新型职业农民”——蒲江县两河村乡村振兴故事》刊发,不仅引发网友点赞,两河村的朋友也告诉我:“每天都有人来村里参观,看新农村的发展”。
这一刻,我的成就感难以言表。
我很庆幸自己一直在基层,一直在路上。这些走过的步伐书写成文字,呈现出的才是一个真实的、震撼的、振兴中的乡村。
时代的进步,我们是见证者与记录者。而我始终坚信,作为记者,要承担见证、记录、传播的重任,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永远走在现场,永远走在人群,永远走在路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蒲江司记者陈博)日前,蒲江县司法局组织全县27名重点社区服刑人员赴邛崃监狱,开展了一场以“正确认识过往·积极接...
蒲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