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明月村的生活美学

成都日报 2018-02-04 04:12 大字

记得曾经走在清晨6点半的九眼桥,还有在路边摆一桌吃秘制花甲对瓶吹啤酒的青年;也记得成都的出租车司机从来不勉强自己说蹩脚的普通话而是热情洋溢地给你用低调成都话介绍好吃好喝,自己领悟多少算多少;更记得铁像寺大梧桐树下可以一缕阳光一碗盖碗茶瘫坐一下午的慵懒时光。

而在距离成都90公里的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生活之美是油盐酱醋与琴棋书画,松林竹海与诗酒茶花,老匠人与艺术家,老村民与新村民,日出而作日落欢聚,每天都是一场永不落幕的美好连续剧。

这个曾经的市级贫困村,村民勤劳质朴,世代过着采茶做陶的生活,因为一口古窑被修复,从此开启了整村变美的旅程。明月村首席主厨——吴大爷,应该很难想象自己竟然可以用自己的院子经营一个诗情画意、引无数游客趋之若鹜的“谌家院子”,推出爆款名菜竹林柴火鸡,自家亲制的灶头成了城里人争相打卡的网红乡村餐馆。随后,在城里机关当了几十年主厨的唐大哥也回到村里,开办了“唐园”,与根雕、玉雕艺术结合,做起不断推陈出新的私房菜。陪着七旬的唐妈妈一起,回归惬意又温馨的乡野生活。

还有在短短一年间如雨后春笋般老村民自主开办出来的民宿、餐饮、茶社,给整个明月村带来了太多如火如荼的热情和对生活的追求,头一次,这个不知名的川西小村落,美进了都市人的眼帘。

3年来,村民在邻居陶艺家李清老师那学做陶,在远远的阳光房学做草木染,忙时采茶,闲时做手工艺,把房前屋后拾掇得干净整洁,种上芬芳花卉植物,村里越来越美。

村里的民间建筑师杨大哥说:“我想象中未来的明月村是更漂亮的。走到家家户户都可以吃饭,不管这家是否是开了餐馆。到家家户户都可以住,和主人和谐地在一起住几天,大家都热情地接待来的客人。我家里以后也可以接待客人,五年之内就可以实现了,客人可以和我一起住3天、5天。现在村里的环境是很好的,以后我希望这里环境会更好,不是那种刻意的景观,而是自然形成的,每个月都有不同的花开。”

这就是明月村朴素的理想,生活最大,要美丽的生活。

而这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不断更新的村庄,最初是源自于一群爱做梦的“外来者”,准确来说,是一群爱搞事情的艺术家。

从第一批租下明月村老村民院子的“最美女主播”宁远,国家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蜀山窑创始人李清,到亲手设计建造理想中的院子的“水立方之父”赵晓钧,诗人阿野、美食家熊英,明月村的村民人口在缓慢增加,曾经出走的年轻人也再度回到故乡。

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善意的连接,吸引那么多新村民扎根明月村,又有那么多老村民相继回归。

美好是需要机会和场景去传递的,而新村民便是从空间和理念上都构造一个桥梁,新建的文创项目如呆住明月艺术酒店、晤里客栈、樱园在即将到来的春天会绽放,石头房子里定期开办的明月讲堂每次都有老村民挤得满满当当认真听讲记笔记,所谓学以致用,便是从新村民身上学到经验和眼界,让自己的生活也插上梦想的翅膀,美如画。

很多时候,造梦便是生活,因为敢梦,生活便有了方向。

有人说,明月村太过梦幻,松芽酿酒,春水煎茶,写诗吟诵,抚琴唱歌,既有串门小聚把酒当歌的欢喜,又有独处的宁静致远。其实,这就是明月村的日常生活。

春天挖春笋采春茶,夏季顶着烈日搬砖打桩造一美屋,秋天摆酒碗庆丰收,冬日晒暖阳看星空。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总有即兴的相聚,诗人阿野会组织诗歌朗读会,奇村长会邀请走过路过的村民到画月饮一杯爱情酿的蓝莓酒,李清大哥兴致来了就做一个限量版的窑烧鸡香透整个村子,我们要做的不过是每天等待日落后,去随便哪个邻居家围炉吃饭喝酒,弹一曲《沧海一声笑》,日子过得脚踏实地,又美得如梦如幻。

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而有一种生活叫明月村。

明月村的生活美学是茶田里刚冒芽的新茶,是树枝上悬挂的不知火,是竹林里刨出来的春笋,是田地间排着队唱着歌的小孩,是民宿前的树影婆娑,是墙头飘出的萨克斯风,是荷塘里彻夜的蛙鸣,更是大家碰得清脆响亮的酒杯。

明月村的生活美学就是好好生活,好好做梦,好好醒来。

当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到远处的西岭雪山,每一个住在明月村的人都会睁眼,醒来,告诉自己:凡此过往,皆为序章。

新闻推荐

蒲江签约12个项目 总投资额36.95亿元 三方共建中德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

高效率促进产业集聚,蒲江产业新城构建绿色现代化经济体系昨日,蒲江招商引资迎来2018年“开门红”——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蒲江产业新城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蒲江举行,12个签约项目涵盖专用装备、...

蒲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