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为杂交水稻多次来蓉 想为巴蜀老百姓做点事儿!
“四川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争取一年来一次成都,不仅要指导四川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应用,更主要的是‘回家’”
袁隆平不是成都人,却与四川和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曾说,在四川的生活,终生难忘,对川菜、川茶和火锅情有独钟……“四川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争取一年来一次成都,不仅要指导四川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应用,更主要的是‘回家’。”
来成都建立分中心
他说这是自己的“儿子”
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的袁隆平讲得一口四川话。2005年,袁隆平亲自来蓉建起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试验田。2006年,袁隆平来蓉为成都分中心揭牌。
问起为何把分中心建在成都,袁隆平说,四川本来就是农业大省和水稻大省,自古就是“天府之国”,气候温润,物产丰富,超级杂交水稻在四川推广应用,对确保四川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具有“标本”意义;而且他一直对四川有深厚的感情,“想为巴蜀老百姓做点事儿!”
第二年,袁隆平回到成都看望他亲手种下的“泰隆3号”和二伏8815杂交水稻。他说,“这个中心就是我的‘儿子’,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它茁壮成长。”
2017年,成都分中心试验田计划整体搬迁至郫都区德源镇,也就是如今的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新的科学园于2020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来蓉查看新品种
一到便脱鞋下田
“我普通话不好,在这里我说四川话,大家应该都能听得懂。”这是袁隆平曾经来川作报告时的幽默开场白,引来全场一片掌声。
2012年夏季,82岁的袁隆平来到成都专门查看杂交水稻新品种“Y两优973”。当时正值水稻收割之际,烈日当空。“他不戴草帽也不打伞,走路像跑,脱鞋就下了田。”
在“Y两优973”试验田里,袁隆平一眼就看出优点:稻穗压得低能防倒、稻叶尖且直,能更好吸收阳光,很适合在四川及西南等光照不足的地区生长。
也是在2012年,经历6年的反复培育,一个新诞生的两系品种“Y两优973”,实现了四川两系杂交稻新品种选育零的突破。
16年间,四川造水稻走出国门,也走进了新历程。如今,四川水稻面积、总产均位居全国前列,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全国第一。
据成都发布
新闻推荐
用艺术点亮乡村 用价值激活乡村 中国·成都第二届天府大地艺术季完美收官
打卡大地艺术季雷林摄独坐东林更护花岳鹰摄抽茧成锦张红旗摄被色彩包围的东林艺术村马川江摄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身在公园,春...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