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防疫 端午节绑五色线
□席永君
今年冬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在很大程度上也切切实实地影响着每一位国人的生活。瘟疫曾一度肆虐中华大地。如今,国内的疫情已趋于缓解,但病毒已超越地理的边界在海外蔓延,形成一场全球健康危机,令人揪心。当我们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中静下心来回望历史,发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治本于农”的民族,有着浓重的避凶趋吉心理。基于这样独特的民族性,千百年来,在中国人的农历节庆中,许多习俗原来都与避疫、防疫有关。现在,我们就来细数那些和避疫、防疫有关的年节习俗。
壹
驱邪避疫的爆竹
一年之计在于春。先说春节吧,贴门神像就与避疫、防疫有关。大家都知道,门神,是中国民间信奉的“司门守卫之神”。在民间,新春时节祭祀门神、张贴门神画的习俗由来已久。一般贴“门神”,要在除夕吃年夜饭之前。旧时大门分两扇,贴门神像正好一左一右。最早的门神为神荼、郁垒。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过新年时大门上要有门神像的习俗在民间已颇为流行。据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中国人有那么多的大门需要把守,大家似乎觉得仅有神荼、郁垒两位门神人手实在太少,有些忙不过来,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门神”人数开始增加。今天我们比较熟悉的“门神”,大概是武将秦琼和尉迟恭。此外,还有钟馗、包公、魏征、文天祥等。后来,史学家吴晗曾为之鸣不平的明代清官海瑞也成了“门神”中的一员。
与现代的科学和医疗水平相比,中国古代的科学和医疗水平自然差了许多,瘟疫疾病对人们的生存形成很大的威胁。所以,门神就成了民间颇受欢迎的守护神,大家愿意在新春佳节、辞旧迎新之时贴上门神神像,恭请它们守卫家宅、祛除邪祟。此外,春节燃放爆竹,也是为了驱邪避疫。《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相传为东方朔所撰、被誉为中国两大神书之一的《神异经》,其书中也提到山臊。山臊是一种人脸猴身的鬼魅,高仅一尺余,赤身裸体,性不畏人。人若遇逢,易患寒热病。然而,山臊畏爆响声,因此,燃放爆竹正是出于驱邪避疫的考虑。
贰
屠苏酒可防瘟疫
过年喝屠苏酒,也是为了避疫、防疫。苏东坡有诗云:“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讲的就是旧时过年喝屠苏酒的习俗。古时候,医疗条件不好,新年的许多习俗其实都与防疫和保健有关,如穿干净的新衣、除夕大扫除等。而在作家邓拓看来,古人饮屠苏酒,实际上是一场“群众性的防疫运动”(见《燕山夜话》)。据记载,贵为天子的乾隆皇帝,每逢过年都要用金杯喝御制屠苏酒。
屠苏亦作“屠酥”,原本是一种阔叶草,南方民间风俗,有的房屋上画了屠苏草作装饰,这种房屋就叫做“屠苏”。相传一位住在屠苏里的高人,在腊月发明了一种能防瘟疫的药,并酿制成酒,至大年初一时取出饮用,这就是屠苏酒。“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在著名的《元日》一诗中,便用了这个典故。
有学者研究认为,屠苏酒的出现与汉末魏晋时期,频繁爆发的瘟疫有关,其中危害极大的一种瘟疫便是冬春时节多发的“伤寒症”。于是,有名医创制并推广屠苏酒,后来便逐渐成为中国人年节文化中的一个习俗。还有学者认为,屠苏酒的配方出自神医孙思邈。千百年来,屠苏酒可谓古代最著名的“岁酒”。无数文人雅士曾借着它的芬芳,把酒迎春,感怀新年。同时,屠苏酒是流传千年的防疫良方,是新年驱邪避疫的象征之一。清亡以后,中国民间岁时饮屠苏酒的习俗逐渐被简单的黄酒代替。不过,这一习俗却东渡至朝鲜半岛、日本,并成为当地民众过旧历年必不可少的饮品。
通常人们还在浓浓的年味中,就会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今年的立春日是2月4日(正月十一)。而立春吃“五辛盘”(亦称“春盘”),也和避疫、防疫有关。立春吃“五辛盘”,是古人在立春之日以蔬菜、水果、饼饵盛于盘中馈赠亲友的习俗。据成书于晋代的《风土记》记载:“元日造五辛盘。五辛所以发五脏气,即大蒜、小蒜、韭菜、芸苔(油菜苗)、胡荽(香菜)是也。”由此可见,五辛盘乃是由五种味道辛辣的生鲜蔬菜组合而成。人们认为这些食物可以“辟厉气、开五脏,去伏热”,是立春时节食用的最佳食品。但也并不拘泥于这五种蔬菜,其他味道辛辣或苦的蔬菜亦可代替。如今看来,这些时令蔬菜可以起到杀菌祛寒的作用。
吃“五辛”,迎新春,取的乃是汉字中“辛”与“新”的谐音。但五辛盘的初始意义并非迎新。其原始意义不仅在于一年农事完毕,为报答神恩而举行祭祀,而是在于为新的一年驱邪和祈福。其中暗含了一些朴素的医学道理。
叁
端午喝雄黄酒佩香囊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赛龙舟,可以说和避疫、防疫密切相关。龙舟,在中国人的原始图腾中表达的是对龙神的崇拜。龙舟竞渡,祈求龙神保佑,让灾祸瘟疫远离,而留下五谷丰登、吉祥如意。每年端午节,在成都锦江、金堂淮州、郫都区三道堰、新津南河、绵阳仙海、阆中嘉陵江、乐山五通桥、长宁蜀南竹海等靠近大江大河的地区,都要举行规模不等的龙舟会,由此成为当地端午节期间蔚为壮观的民俗事相。这一民俗事相无疑是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除了内涵丰富的龙舟会,端午节期间还会开展包括洒扫庭院、佩戴香囊、张贴福虎、插菖蒲艾草、涂雄黄药酒,以压制春夏之交苏醒的五毒等众多民俗活动,可以说端午节是古人防疫的一个重要节日。从而让避疫、防疫生活化、节日化、仪式化、审美化、诗意化。
端午节,为什么要佩戴香囊?为什么要喝雄黄酒避邪?旧时,很多传染病,老百姓总结不出正确的病因,一概称之为“邪”。因此,佩戴香囊、喝雄黄酒,其实正是防疫思想的生动体现。过年喝屠苏酒,而端午就喝雄黄泡的酒。记得儿时端午节,父亲还用手指蘸着雄黄酒在我小小的额头,画上“王”字,以求借雄黄酒祛毒,借猛虎镇邪。
此外,如今流传甚广的端午节绑五色线,也和防疫有关。据东汉泰山太守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国古代崇尚五色,五色合五行,故以五色为吉祥色。所以,在端午午时前,胳膊上绑五色线,不但可以避免兵祸和鬼怪,还可以避疫。
肆
菊花除凶秽招吉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今天,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旧时在重阳节登高,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躲避瘟疫。古人发现瘟疫往往发生在人口集中的平原地区,因此,瘟疫暴发后,很多古人从经验出发,纷纷去山中躲避。因此,就逐渐形成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而王维在诗中描述的重阳节登高插茱萸,也和避疫有关。茱萸是重阳节特有的辟邪之物,佩茱萸成为重阳节俗的主要标志,因此,登高会也称“茱萸会”,重阳节又称“茱萸节”。旧时,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秋高气爽之时,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的民众便采茱萸插戴头上,亦有用茱萸制成香囊佩戴的,俗信能避难消灾、驱邪治病。但在宋元以后,插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乃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可以说,这一习俗也和避疫有关。
正因为千百年来居安思危的中国人将避疫、防疫意识巧妙地融入一年四季的节庆之中,并将其上升为一种仪式化、审美化的民族心理,才使得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政府一声令下:“封城!”民众高度自律,积极配合,主动居家隔离。而且,在居家隔离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又一法宝。这与一些西方国家的民众,在此次全球化疫情中,当政府提出封城时,并不那么积极配合居家隔离,甚至反对封城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于中国人在此次疫情中自觉居家隔离,无怨无悔的表现,一位黎巴嫩人在社交媒体上感叹道:“我们需要一千年才能成为对瘟疫有意识的人。不要等到你爱的人死亡,你才相信疫病并不是个笑话。待在家你才不会感染别人。”这位黎巴嫩人说得不错,中国人的避疫、防疫意识是经过漫长的岁月,以及在与疫病的无数次抗争中才逐渐培养出来的。这位黎巴嫩人有所不知,尽管中国古代的生产力相对低下,但对疫病的认识却超乎他的想象,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就有了隔离措施。那种在抗疫中所激发出的巨大能量,不仅是制度性的,还是文化性的。
新闻推荐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秦怡)6月11日,由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成都市郫都区总河长办公室、郫都区水务局联合开展的节水...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