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如何由楚入蜀
□蒋蓝
端午纪念屈原习俗的传播路线,是以汨罗、武陵为中心的湖湘向四面八方扩散而开。可以分为“食粽”与“竞渡”两大类。
“食粽”纪念屈原的民间风俗,可以追溯到东汉灵帝以前。唐朝前后开始北移,以至于进入宫廷。在宋、清两代,朝廷颁布有“端午赐粽”的惯例。北宋时期端午食粽出现了弘扬屈原爱国忠君的祈愿。端午“竞渡”纪念屈原的风俗,首先流传于湖南汨罗、武陵地区,隋代就开始遍及全国,唐朝被中原文化接纳后,宋朝以后风行华夏,但以南方水乡最为盛行。
可以发现,以“食粽”“竞渡”为主的纪念屈原习俗,隋唐以后逐渐传播四方。方志记载,与楚接壤的巴蜀,端午纪念屈原的习俗意义就是由楚地传入巴,然后逆江而上的。清同治六年刻本《巴县志》记载说:“至设角黍,闹龙舟,吊屈平,楚俗也。蜀楚接壤,亦如之。”清道光二十四年杨得质补刻本《金堂县志》也记载:“亲友或以角黍相馈遗,近水居民则为龙舟竞渡。相传屈原以是日沉江,故为角黍、龙舟以吊之。”
因安史之乱来到成都的唐明皇李隆基,端午节当日大宴群臣,作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可见宫廷端午习俗与百姓一致。他没有忘记借此良机对大臣训诫一番对于前途的展望:“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皇帝在另一首《端午》诗中表达了国泰民安的祝愿:“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杜甫在《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里提及了“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贺端午”,端午“赐衣”风俗,反映了唐朝宫廷对端午的重视。杜甫在成都居住期间,还曾到访新津观看龙舟竞渡。1645年端午节期间,大西国皇帝张献忠率领随从,来到锦江边,观看了一场浩大的划龙舟比赛。
成都的粽子,宋代已蜚声巴蜀。诗人陆游在其诗文中不止一次提到蜀地粽子。不仅有“白白粢筒美”的赞誉,在其《剑南诗稿》中也有“端午数日间,更约为解粽”之句。据清末的《成都通览·成都之小儿咒语》里有“肚皮痛,打鼓送,捡颗米,包个粽,吃了二回再痛”的记载,可见成都人很早就喜欢吃粽子。
天府文化包容而创新,巴蜀移民把带来的客家文化、岭南文化等也融入到节日活动中,使端午节在四川落地生根。《郫县旧志》中记载:“望丛祠,即二帝陵边,端午日,游人如蚁。农民竞田歌,声闻数里。”在成都部分农村,端午节还流行“送伞”。
最值得一说的,是成都端午节民俗“打李子”。
清朝成都人有到东较场举行传统“打李子”的活动,该活动起源何时无从考查,应该算是中国城市狂欢序列里甚为奇特的风俗。“光绪五年五月五日”当日,出任尊经书院山长的王闿运恰好在成都,他注意到了这一特殊的本地风俗,在《湘绮楼日记》里记录道:“端午节……成都俗以今日会儿童于东较场,撒新李子,相夺为戏……”
端午节前后正是李子上市季节,端午节当天,肩挑箩筐售卖李子的小贩,简直无法计数。“向例在城东南角城楼上举行,上下对掷如雨,聚观者近万人。”(徐心余《蜀游闻见录》,男人中者多福进财,远处的女人中者多生贵子,曾有一次超过6万人参加东较场打李子活动的记载……富室家庭的妇女、小孩穿着鲜艳衣衫,站在东城墙上踮足观看。巨大的狂欢气场又带动小贩、袍哥、算命先生、掮客、下江人、卖跌打药的跑滩匠,跟着群飞的李子进入了一个旋动的天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郫司宣记者郝飞)18日,郫都区司法局在三道堰镇古堰社区正式拉开《民法典》宣讲第一课。据了解,《民法典》共有1260...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