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区域品牌建设的四川经验

农业科技报 2019-10-22 07:58 大字

“郫县豆瓣”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大凉山”区域品牌年产值高达210亿元……近年来,四川省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不断强化对区域品牌的构建、经营、培养和管理,深入挖掘区域品牌发展潜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机制 培育区域品牌

“区域单产业品牌模式系基于特定地理区域范畴(县域)之内、以特定区域内的单一产业为基本前提、以特定区域内的产业集群为基准的区域品牌,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地理标志核定区域的商标品牌。”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党组书记赵辉介绍,“郫县豆瓣”是四川省拥有的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自2000年商标被核准注册以来,成都市郫都区以“郫县豆瓣”品牌为核心打造了中国川菜产业园区,汇集了78家知名食品加工企业,豆瓣产业年产量达120万吨,年产值超130亿元。

近年来,四川尤其重视区域品牌规划设计,完善规划架构,并将目标任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各级政府为实施区域品牌建设的责任主体,建立考核机制,设立区域品牌发展奖励专项基金,支持地理标志品牌、优势区域品牌、重要产品品牌、重点企业品牌开展宣传推广、营销推介等。其中,“大凉山”区域品牌涵盖了苹果、石榴、青花椒、牛肉、脐橙、苦荞、青茶、黑山羊、阉鸡等当地集群特色产业,涉及20余件地理标志商标、200多个品牌、1500余种特色农产品。2018年,“大凉山”区域品牌旗下产业产值达到210亿元。

强化管理 推动产业升级

“四川省在挖掘和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品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区域品牌建设力度,通过多种举措,因地制宜打造并充分释放区域品牌的价值。“赵辉说。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四川省委、省政府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而打造的区域品牌,“四川扶贫”是跨越市(州)区域,面向全省范围内的多个产业,以省域内的产业集群为基准的区域品牌。赵辉介绍,“四川扶贫”集体商标重点运用在四川省88个贫困县的旅游、手工艺品、农副产品种植、生产及销售上,集全省之力构建四川扶贫销售新体制。目前,已有449家贫困地区的企业获准使用“四川扶贫”区域品牌。在2018年8月举行的第三届四川省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活动中,“四川扶贫”区域品牌的扶贫产品首次大规模亮相,总成交金额2.65亿元。

在赵辉看来,区域品牌运营要顺畅,需要政府、企业、协会的共同努力,从品牌的管理上、产品的标准上、品牌的定位上建立一套完善的“输血造血”机制。为此,四川省将借助高等院校和专业机构,抽调专人负责组建专业团队,大力推进区域品牌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广区域品牌认证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实现数量向质量转变、表面展示向深度挖掘转变、要素流出向要素集聚转变,提升品牌效益。(王国浩)

新闻推荐

20家中华老字号在杭掀起川味旋风

近日,五粮液、郎酒、全兴、沱牌舍得、江口醇、陈麻婆、赖汤圆、郫县豆瓣、天车、龚扇等四川“中华老字号”品牌悉数亮相第...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