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区方言
我小学三年级时,从外婆家所在的西城区转学到了父亲供职的成都机车厂的子弟校。
机车厂是典型的“企业办社会”的大厂,不仅有自己的食堂、医院、幼儿园和学校,还有自己的方言,这方言不东不西,非常奇特。机车厂的主体从安徽迁来,大概这方言就是在安徽话的基础上杂糅了大连等地口音,但跟四川话基本不沾边。
那时的国营大工厂代代相承、亲亲相护,俨然一个大村落,包括口音在内的习俗都十分顽固。操成都口音的我于是就成了异类,很容易被识别为一个“外来户”,而外来户是天然要遭受歧视的。
十里不同音,这个问题在几十年前上溯至数千年前非常普遍,至今,坐地铁十几分钟可达的温江、郫县、双流这些地方,你还可以明显地感到口音的区别。据说,农耕时代的村落是靠这个来迅速识别不速之客,从而筑起第一道防护墙的。真是个好办法。
社会演化同样赐予了小孩子惊人的语言天赋。很快,我学会了“家属区方言”。有同学到家里时,我跟父母说话也憋着这方言,生怕漏了馅。
那时的国营大工厂是优越的,生活在大工厂的家属区是自豪的。机车厂方言实际上圈定了这种优越感,就像托翁笔下那些说法语的俄国人。
后来我又转学到了西城区,跟爷爷住。1983年,我重回机车厂子弟校念高中。那时的家属区已经显出了衰败迹象,同学之间操家属区方言的似乎很少了,而且他们一开口总让人感到一股土味。那里的人把去一趟春熙路叫做“进城”,而对于进城的各种勾当,我显然比同学们熟悉多了,这种熟悉带给我一种能明显感觉到的优越感。
如今,机车厂已经迁走了,厂区旧址被打造成了文创产业园。家属区还在,我父母仍旧居住在那里,我偶尔回去一趟,穿过当年的菜市场时感慨万千——风貌和业态甚至完全无法同成都任何一个乡镇相比!
再也听不到家属区方言了。(散花楼)
新闻推荐
活动现场三六三医院联合郫都区梓潼社区家庭与生活报讯(记者陈健)新中国7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成都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