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企001”到“500强296” 成都这样与世界谈生意

成都商报 2019-09-02 02:46 大字

坐标

1985年,凤凰山

1985年,从成都市区到市郊的凤凰山,只有一条24路公交车线路可达。但在距离凤凰山机场不远的一块荒地上,几间厂房很快伫立起来……当时的人们很难意识到,就是这几个小车间,开启了外商投资企业赴蓉投资兴业的大幕。

时至今日,“蓉欧快铁”已将成都与欧洲联结,落户到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到296家。仅2018年,全市批准外商投资项目就达到472个。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成都已由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已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正由区域性中心城市跃升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国家中心城市。

1985年

1月25日,成都市政府正式批准由成都市农垦总公司、市饲料公司、中国银行成都分行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组建的成都凤凰正大合营有限公司成立。

2003年

英特尔落户成都,拉开了高新技术外资企业进驻成都序幕,引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驶入快车道。

2004年

英特尔示范效应得以显现:2004年下半年的短短半年时间内,马来西亚第二大芯片封装测试厂友尼森(Unisem)公司、世界第三大芯片制造代工巨头中芯国际、菲律宾功率半导体封装商PSI和美国芯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MPS)分别投资2.1亿美元、1.75亿美元、2000万美元和1200万美元在成都市高新区安营扎寨,数十条生产线相继开工,扩容计划也纷纷推出。其后,德州仪器、富士康、紫光IC国际城等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相继落地,电子信息产业也被规划为成都的首个万亿级工业产业。

2019年

7月,又一家世界500强落地成都——吉利德科学西部运营中心项目落户高新区。落户到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到296家。

一个人

他砸掉“铁饭碗” 进正大

月薪从80元涨到300元

1985年,是成都商贸史上意义重大的一年。这一年的1月25日,成都市政府正式批准由成都市农垦总公司、市饲料公司、中国银行成都分行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组建的成都凤凰正大合营有限公司成立。

1989年,学兽医出身的28岁青年白宇飞主动砸掉“铁饭碗”,离开畜牧局、进入成都正大有限公司(成都凤凰正大合营有限公司更名),当起了销售员,工资从每月80元涨到300元。

现在,白宇飞是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30年来,他亲历了公司的快速发展,也见证着成都对外商贸的突飞猛进。

谈起公司落户成都的故事,白宇飞向记者透露了一段正大与四川的秘辛,抗战期间,正大集团创始人谢易初的大儿子谢正民、二儿子谢大民在成都学习和生活过。因为这段经历,两兄弟对四川这片土地有着特别的感情。“正大集团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和成都市接触,只是当时成都还没有什么出口,缺乏外汇,公司才在1985年创立兴建起来。”白宇飞说。

因为在四川饲料工业发展事业上的贡献,白宇飞曾获评四川省饲料工业协会1987-2017功勋人物。他说:“说起饲料工业在四川的发展,也包括养鸡、养猪等养殖业方面,可以说正大起了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为这些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现在我们在省内的一些饲料、养殖企业中,其中的中坚力量不少是从正大这里锻炼出来的。”他用“黄埔军校”来形容这家公司,正大进来之前,四川的养殖业、饲料行业还处于比较原始的“小规模散养”阶段。正大带来了更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理念。

公司刚成立时,饲料厂、种鸡场共占地150余亩,年产6万余吨饲料、商品代肉鸡苗500余万只。上世纪最后十年,成都正大迎来了快速增长期,又拓展了茶叶生产、葡萄酒生产等领域的业务。2005年,该公司开始拆除位于凤凰山的工厂,并搬迁至现在的成都郫都区新址。

白宇飞告诉记者,2010年后,公司开拓了生猪养殖和食品加工业务,现在川内养殖了约50万头生猪,未来将达到200万头。位于眉山东坡区、全中国最大规模的300万只蛋鸡厂也在抓紧建设中,预计2020年底前投产。而这几年,该集团在川年销售金额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投资累计达到20亿元。未来,正大集团还计划向成都零售、电商和物流配送领域进军,把农副业产品一条龙链条拓展到零售端。

一家公司

英特尔示范效应

助推成都形成首个万亿级产业

2003年,一家世界500强的入驻,注定改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版图。

随着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英特尔计划将成都选为打入中国西部的桥头堡,而四川则提出“要把英特尔成都项目建设成为合资合作样板”。英特尔的落户,拉开了高新技术外资企业进驻成都序幕,引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驶入快车道。

英特尔成都人文战略总监赵蓉至今对2003年的郫县印象深刻:“如果你在2003年曾到过成都市郫县周边,会发现那里一片荒凉。”但那一年,英特尔正带领一个团队准备驻扎到这一片“农田”之中。

当年8月,英特尔公司与成都签约成功,宣布在成都高新西区建立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工厂。赵蓉回忆,签约当晚,“英特尔项目工作协调办公室”启动,第二天英特尔便正式向市政府有关部门递交了企业设立的申请报告。

2005年,英特尔在成都工厂竣工投产时,便投资3.75亿美元重金,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很快,英特尔示范效应得以显现:2004年下半年的短短半年时间内,马来西亚第二大芯片封装测试厂友尼森(Unisem)公司、世界第三大芯片制造代工巨头中芯国际、菲律宾功率半导体封装商PSI和美国芯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MPS)分别投资2.1亿美元、1.75亿美元、2000万美元和1200万美元在成都市高新区安营扎寨,数十条生产线相继开工,扩容计划也纷纷推出。

其后,德州仪器、富士康、紫光IC国际城等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相继落地,电子信息产业也被规划为成都的首个万亿级工业产业。目前,英特尔成都工厂已经发展成为英特尔在全球生产制造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业务包括封装生产,封装测试,晶圆预处理,并引入了英特尔全球最先进的高端测试技术(ATT)。

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举行。期间,一句“成都,都成”让世界记住了成都的气魄。赵蓉说,其实,这句响亮的口号诞生于2004年,诞生在年轻的成都英特尔团队的文案中。他们想以“Chengdu can do”作为企业扬帆启程的口号。而园区的一位员工却脱口而出——“成都,都成”。

2013年,四川预备将此口号用在财富论坛上,发现该口号已被注册,便征求英特尔公司的意见,已和成都走过10年时光的英特尔早已与这座城市难分你我,很爽快地答应了。

和英特尔的顺利合作,为成都在招徕跨国高端制造业企业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座城

自1978年以来

GDP年均增长11.68%

先来者先得,跨国大企业的入驻极大地推动着成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又反哺着这些企业占领更大的市场。

全球房地产顾问五大行之一的第一太平戴维斯成都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第一家在中国西部成立独立法人有限公司的国际顾问行。2006年该公司以物业及资产管理为切入点,进入成都市场,随后成立项目及开发顾问部、商业楼宇部、投资部。借着2006年至2010年间物业及资产管理业务在中国西部地区发展迅速,第一太平戴维斯成都公司把握利好机会,为其在整个华西地区的发展奠定基础。2011年第一太平戴维斯在成都成立华西区总部。

经过13年的发展,这家公司也从刚进入成都时的6名员工,发展壮大到整个华西区超过1400人,其中成都团队超过600人。

今年7月,又一家世界500强落地成都——吉利德科学西部运营中心项目落户高新区。落户到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到296家。

这家以研发为基础的生物制药公司,是聚焦艾滋病、肝脏疾病领域的生物制药先锋。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罗永庆介绍,此次吉利德科学设立中国西部运营中心,是将成都作为国内布局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负责西部区域的运营管理。中心将借助成都“一带一路” 战略节点城市优势、成都全球供应链服务中心等资源,充分利用国家(成都)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产业基地和丰富的人才、临床资源,引入更多的治疗艾滋病、肝脏疾病领域的产品和服务,扩大产品和服务覆盖范围。

越来越多外企的入驻,看重的是城市巨大的发展潜力。

自1978年以来,成都的GDP年均增长达11.68%。在2018年GaWc评价体系中,成都跃升至Beta+。

2013年3月,蓉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简称“蓉欧快铁”)正式开通,成都出口货物通过“蓉欧快铁”到波兰罗兹后,可以在1至3天内通过欧洲铁路或公路网络快速分拨至欧洲任何地方。2018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1591列,年度开行列数及累计开行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新开通“蓉欧+”东盟铁海联运班列和铁路班列,国际班列通达24个海外城市,国内“蓉欧+”互联互通城市达14个。“蓉欧快铁”的开通,打破了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港口的老路,彻底改变了“蜀道难”的历史,变西部内陆地理劣势为出口欧洲前沿主阵地优势,极大改善和提升了成都面对欧洲市场的投资环境。

2018年成都新批准的472个外商投资项目中,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达到68个。也是2018年,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583.0亿美元,新增注册外资企业271家,注册资本达17.76亿元。

数字不过是历史的注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成都正用“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胸襟拥抱世界、走向未来。

红星新闻记者 曾那迦 李彦琴 摄影记者 吕国应

新闻推荐

22岁女孩疑陷传销拉黑家人失联 朋友圈最后一条动态:对不起…

“我跟你说实话吧,我进了个传销,我男朋友他就是里面的!”这是22岁的四川巴中女孩何昭君和同学8月24日的对话。从今年6月20日...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