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 宜宾未来的文化经济地标

宜宾日报 2019-08-19 00:52 大字

□ 于晴

宜宾有2200年建城史、4000多年酿酒史,是国务院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宾临港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以“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对“双城”(大学城、科创城)建设给予重大支持,使之成为宜宾经济增长新引擎。而大学城的建设,承载着这座城市的人文积淀,经济发展,将成为宜宾未来的文化经济地标。

大学城建设,是宜宾发展的大计。2016年10月,宜宾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这次大会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提出了实施“科教强市”战略,作出了加快建设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的决策部署。这是宜宾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研判、抢抓机遇、立足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确立的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举措,是关系宜宾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大计。

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建设对宜宾来说,意味着新一轮的机遇与可持续发展。在高校方面看来,“双城”是一个集中办学、资源共享的园地,具有传统办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政府方面,“双城”建设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拉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改善投资“软环境”等;在市民方面,则能享受“双城”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收获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富足。这种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

短短3年,宜宾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一个又一个“拦路虎”,实现了“双城”建设的历史性突破。曾经的长江之滨荒野土地,已经成为一片开拓的热土。许多产业在此生根发芽,有的已经开花结果。如今年6月19日政府拍卖了大学城区域第一宗商住用地——临港SC-F-02-02地块。该地块占地约146.1亩,紧靠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西华大学宜宾校区、宜宾学院临港校区等高等学府。该地块最终被邦泰集团竞得,项目定名“邦泰·大学路1号”。今后,会有更多的开发企业加入到“双城”建设的浪潮中,让这片区域变得更加美好。

一座大学城,就是一个经济圈。大学城的兴建不仅涵养一座城市的人文环境,同时,大学的集聚,促进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产学研一体化,创造城市经济新增长点。有大学的地方,就有商业、房地产业和其他产业,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圈,自成一城,为城市发展作出经济贡献。

国内,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广州大学城所在的地区,起初只是有着13个村落的小谷围岛。2004年9月,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十所高校的新生陆续进驻大学城,充分推动广州大学城片区乃至全广州市的全面发展,利用大学城的资源优势,推动创新创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大片区蝶变。截至2017年,广州大学城片区吸引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健康产业基地、IC基地三大产业园区进驻创新型企业约300余家,年产值近20亿元,并培育了有米、盈世等一大批领军龙头企业。

宜宾大学城,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径。宜宾大学城,不是单纯几所大学的集聚或扩建,而是一个以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为核心,配套有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商业、生活等设施的城市区域。大学城作为临港“双城”建设重要支柱,不仅是对宜宾文化名城的加持,更为宜宾吸纳高阶人才,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科技人才支撑。放眼全川,成都的大学成点状主要分布于五大区,没有一处是超过十所大学的(金堂大学城共4所大学,温江大学城共6所大学,郫县大学城共5所大学,龙泉大学城共6所大学),重庆大学城仅8所大学,而宜宾大学城,有18所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其中15所大学签署了落地协议,也就是说,至少将有15所大学落地宜宾大学城,目前宜宾的留学生数量已排川内第二,所以,宜宾将是当之无愧的川南第一高等学府聚集地。

西华大学长江产业园区规划研究院院长、教授,宜宾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何东认为:“宜宾这个大学城,实际上找到了一种创新驱动的新路径。通过‘双城’建设,破解了我们传统的区域经济,包括产业园区发展的一种路径。过去,我们都从产业上去发展,现在宜宾‘双城’建设跳出传统,从人才上、从科技资源上、从创新动力上,去找一种驱动的路径。这个做法是非常先进的一种大手笔的做法。”

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宜宾大学城一定会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辉,为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8月成都或有15000多套房源入市

本报讯(记者文强)进入8月,无论是土地成交还是楼市供应量都出现了一波热潮。据统计,预计本月大成都范围内或有超过50个项目、1...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