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积极创新 郫都区以机构编制实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四川日报 2018-11-05 06:07 大字

机构编制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成都市郫都区如何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机构编制保障入手,为承担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中心城区功能提供更大的助力,一直是郫都区委编办思考的问题。

从进一步理顺和夯实机构编制改革工作做起。

郫都区委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全面落实年”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郫都区紧扣发展与民生,创新管理方法、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环境,加大对民生等重点领域的保障,为推动郫都建设“天府水源地、电子信息城”提供更有力的机构编制支撑。

□安宁

紧扣发展主题

为促进重点领域改革保驾护航

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坚持以政务服务“仅跑一次”改革、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综合行政执法智慧服务平台建设“三项改革”为抓手,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环境。通过深耕“三项改革”,郫都区政务服务实现了由“繁琐”向“简约”转变,基层政务公开由“无序”向“规范”转变,城市治理由“粗放”向“智能”转变。

以“仅跑一次”改革为例。郫都区坚持以群众、企业对政务服务的新需求为导向,着力破解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按照功能模块化、服务智能化、设备一体化要求,投入运行面积1.57万平方米的新政务大厅,设立服务窗口200余个。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政务大数据分析系统、3D-VR大厅导视系统,全面打造政务服务“大数据系统”。借力“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厅、开设邮政快递窗口,推广“郫都服务”微信及手机APP等新媒体政务服务,全面助推“仅跑一次”改革纵深发展,实现了审批服务事项实体大厅端、PC端、移动端、自助端“四端”办理,初步构建起营商环境优化、办事效率高效、服务流程智能的政务服务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20日,郫都区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其他服务事项635项中,实现“仅跑一次”573项,占比90.24%,实现“审批不见面”事项66项。

在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方面,郫都区依托区城管局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将规建、环保、市场和质量监管、水务等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及执法队伍统一划转,推进城市管理执法重心下移,为综合执法局配置300余套执法终端设备,下沉26名执法人员到街道(镇),全面实施“互联网+行政执法”,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管理水平。

除上述改革外,郫都区委编办还在监察体制改革、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在优化组织架构、理顺体制机制、规范职能运行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紧扣民生主题

为推动社会事务发展提供保障

强化社会民生保障。郫都区委编办主动作为,积极开展事业单位要素清理、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医改编制备案制管理,加大对教育卫生等民生重点领域公招、人才引进用编保障,切实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

认真开展事业单位要素清理工作,对全区事业单位的机构名称、隶属关系、人员编制、领导职数、机构规格、内设机构、机构类别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做到全区事业单位底子清、数字准、情况明,为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在编制备案制方面,郫都区在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探索试行编制备案制管理,制定县级实施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暂行管理办法,参考医疗卫生行业评审标准,根据区级公立医院级别和床位数等因素,人员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切实赋予医院用人自主权,激发医院活力。

与此同时,郫都区还将机构改革深入到产业园区,推动郫都区乡村振兴博览园、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郫都区)、郫都区团结影视文创基地、中国郫都川菜产业功能区等建设,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努力推动郫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新闻推荐

太牛了!成都小区业主自筹200多万“豪装”小区

小区改造的公示鲍先生掏了一万三千两百元,李女士交出一万一千元……业委会为每户定了最低额1.1万元,有的业主自愿多交...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