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思路“走出去”把郫县豆瓣浇在意大利面上

四川日报 2018-09-27 07:13 大字

“我去过世界很多城市,中餐馆和意大利餐馆是最普及的。”9月25日,第六届中国-意大利食品安全对话上,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分享了自己的旅行见闻。他发现不仅中餐厅和意大利餐厅的数量多,而且经常挨在一起,“两个国家都是美食之邦,合作的空间很大。”

本次对话举行之前,中意两国部分政企代表来到成都市郫都区实地考察。重庆德庄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中国川菜产业化功能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动郫县豆瓣“走出去”。

从四川和意大利的代表食物中找结合点,郫县豆瓣将如何走好“国际化路”?□本报记者寇敏芳

郫县豆瓣的困扰:拓展海外市场手段有限

郫县豆瓣很早就在尝试“出海”。作为郫县豆瓣的代表企业之一,2006年,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开始探索打入国际市场,10多年来,已经把郫县豆瓣销往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副总经理杨帆介绍,为更好地拓展国外市场,公司专门成立了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负责豆瓣出口事宜。“以往更多是让它自然生长,去年公司调整了思路,计划花大力气做大国际板块。”

虽然探索得很早,但拓展手段有限,“主要还是通过参展,之后没有后续跟踪和深耕,效果一般。”杨帆说,去年出口额数百万元,与公司4亿多元的销售收入相比占比太少。

“丹丹”的困扰也是郫县豆瓣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数据显示,2016年,郫县豆瓣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而当年销售额超过120亿元,出口占比约5%。

在重庆德庄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卢卡看来,由于烹饪饮食文化的差异,国外消费者不知道怎么使用郫县豆瓣,是海外推广的痛点。“产品‘走出去\’,都是卖到华人圈。”

意大利面的畅想:用郫县豆瓣浇出新口味

今年初,麦当劳推出一款“四川辣酱”,被调侃为“郫县豆瓣加点糖”,一度被抢断货。这给郫县豆瓣提供了新思路:更好地与当地餐饮融合。

重庆德庄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主要做平台,帮助中国特色饮食走出去。张卢卡说,他曾经建议开发一款宫保鸡丁馅的饺子,受到中国员工“群嘲”。一个月后,在美国的一个美食展上,宫保鸡丁馅饺子却被食客评为最受欢迎的食物。“地方餐饮走出去的背后,实际上是两国饮食文化的互通和融合,一定要打开思路,勇于创新。”

中国川菜产业化功能区管委会主任李维东就大胆猜想:“意大利面主要配番茄酱,以后能不能配郫县豆瓣呢?”张卢卡给出肯定回复:“当然,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让意大利面多一种郫县豆瓣的口味。”

根据合作协议,德庄国际将在生产环节介入,共同开发适合国际化传播的郫县豆瓣新产品。“比如,改变郫县豆瓣的食用方式,改烹饪佐料为调味料,更加适合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张卢卡说,公司已经注册“chineat”品牌商标,将挑选包括郫县豆瓣在内的所有中国特色餐饮产品进行国际化改造,实现抱团出海。

新闻推荐

监督检查不放松 郫都区确保惠农惠民补贴阳光发放

本报讯(记者李萌)日前,郫都区农林局纪检组走村入户,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检查。“大哥,你知道一卡通每月都...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