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聚集郫都 共同研究社区“嵌入式”养老

成都日报 2018-09-18 02:22 大字

9月13~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政府、西南交通大学主办的第二十三届社会经济国际研讨会(郫都论坛)在成都市郫都区召开。此次聚集了国内外老年福祉专家、经济专家、社会学者的国际盛会,围绕应对人口老龄化,对成都市提出的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促进成都市养老服务体系发展。

大会上,成都市郫都区老龄工作委员会以《郫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实践》为题,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国际友人介绍郫都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经验。会上介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基本国情。到2017年底,成都市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303.98万人,占户籍人口数的21.18%。成都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5个百分点。郫都区60岁以上老年人11.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0.01%,养老机构16个、床位3037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首要问题是老年人问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解决老年人问题的“压舱石”,居家社区养老又是老年人的主体养老方式,是重中之重。面对老龄化的挑战,在社会养老基础设施还未进入成熟阶段,“嵌入式”养老模式应时而生。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郫都区政府、郫都区民政局多年来积极主动作为,老龄事业及养老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全国首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区。近三年来,郫都区按照民政部试点要求,积极贯彻城乡一体老龄化理念,借鉴国际、国内经验,探索出“政府主导、公建公助、专业运营、多元参与”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形成了以居家社区养老为主导、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嵌入式郫都养老服务体系”。在该体系下,全区191个村(社区)中建成11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今年还将建成18个。到今年底,全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将达到70%。在机构运营管理方面,郫都区率先在全省组建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负责的区养老服务运营指导中心,负责全区居家社区养老的管理、指导、培训、评估工作。同时,郫都区民政局还联合大学、研究机构和专业运营机构组建研发团队,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服务内容、评估标准、培训教案等方面的研发和制定。通过近三年的改革试点探索,城乡标准统一、社会多元参与、智慧信息养老为特色的郫都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得到省、市民政部门的认可。省市民政部门多次在郫都召开现场会,学习郫都经验。

大会还进行了各项主题演讲。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就探讨老龄化对策、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老年社会福祉服务,改进国民健康对策以及完善社会福祉保障制度、社区治理与地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进行演讲,为成都市养老服务带来国内外前沿声音与权威讲解。

本报记者 阳敏 文/图

新闻推荐

大妈去世 遗物中还有10盒“蛋白肽” 痴迷“蛋白肽”,去世前还在吃;质监部门介入调查

邓女士的金卡、银卡和盖戳“签到”本子邓女士吃过的蛋白肽产品邓女士的盖戳“签到”本上的记录52岁的邓女士...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